流沙河
今稱太陽古稱日。古人說日是“太陽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圓,弧線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圓日。日中有圓點(diǎn),太陽黑子也,風(fēng)沙天肉眼能看見,所以《漢書》記載日中“有黑氣大如錢”。
太陽與地平線結(jié)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氣折射形成的虛像,知先民觀察之精細(xì)。
太陽與樹木結(jié)合,孳生出東的繁體,以及杲和杳。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暗也。太陽與草月結(jié)合,孳生出朝,朝朝暮暮的朝。這個(gè)朝字看甲骨文,日出草中,月還未落,是早晨也。如果太陽舍月取水便是金文潮了。臣拜君,有定時(shí),如潮水,所以去掉水旁,又是朝廷的朝和朝拜的朝。
太陽之子還有冥字。冥,幽暗也。甲骨文冥,雙手持巾覆蓋物上,就是晚造的冪字。物被覆蓋,當(dāng)然就幽暗了。后來又有篆文冥字,原有持巾的雙手被改成六,于義無取,徒滋困擾。
太陽之子還有暮字,與朝相對(duì)。暮字初作“莫”,二草之間已有日,又加一日在下面,于理不通。篆文暮字,日在二草之間。其實(shí)這二草是一個(gè)茻字,音義皆同草莽之莽,作為聲符使用。莽暮雙聲,可對(duì)轉(zhuǎn)也。與暮義近者,還有昏字?;枭厦媸秦底质÷猿闪恕笆稀薄X?,低也。日低為昏,今呼黃昏。古時(shí)娶妻之禮,都在黃昏舉行,所以造出婚字。《詩經(jīng)·陳風(fēng)·東門之楊》:“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p>
太陽之子還有顯字。繁體作顯,頭上的裝飾品。引申義為明顯。篆文顯是日下看絲(繁體作絲),纖毫畢現(xiàn),乃知太陽可顯微也。
太陽之子還有曝字。日旁乃是不必要的蛇腳。《孟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北扔魅藷o恒心。此暴即今之曝。上為日出二字,下為雙手搬米到日下曬。此“暴”音pù同“曝”。若讀bào,便是暴君之“暴”,又是另一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