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湖南工程學院 紡織服裝學院,湘潭 411104)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升級,高檔面料需求不斷增加,“彈性纖維”在面料中出現的越來越多,高檔面料中含有彈性纖維的占[1]80%.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彈性纖維:DOW XLA纖維[2],它是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紡織纖維部開發(fā)的新一代耐熱、耐化學藥劑的聚烯烴基彈性纖維[3],以烯烴為基礎,由熔融紡紗交聯(lián)聚合而成,是一種獨特的彈性纖維.DOW XLA纖維的彈性由大分子結晶度、非結晶柔鏈長度與交聯(lián)點數量來決定[4].DOW XLA纖維不會釋放可揮發(fā)的有機化合物,不含重金屬,不會妨礙服裝的回收利用,被稱為“環(huán)?!崩w維[5].DOW XLA 纖維 的 出 現 并 不是為了取 代 氨綸,而是針對氨綸產品所達不到的性能或尚未應用的領域進行研究,以彌補或填充氨綸在市場應用上的不足.
通過實驗,來驗證含XLA針織物的的尺寸穩(wěn)定性是否優(yōu)于氨綸,在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使用價值,探究XLA纖維在將來的發(fā)展前景,對XLA拉架織物的市場發(fā)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試樣采用平針添紗組織,采用兩路一喂喂入方式,由16英寸筒徑機號E28的單面四針道圓緯機制備而成.其中棉紗作為面紗,彈性紗線(氨綸或XLA)作為地紗.試樣針織物如圖1、圖2所示.
YG061單纖維強力儀(常州第一紡織設備有限公司)
HD026N多功能電子織物強力儀(南通宏大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織物經過煮練→濕松弛處理后測得的數據如表1、表2所示.
表1 棉/XLA(44dtex)針織物密度和線圈長度
表2 棉/氨綸(44dtex)針織物密度和線圈長度
由以上數據顯示:經過濕松弛處理后棉/XLA針織物的橫密有所減小,縱密增加;棉/氨綸針織物縱橫密都增加,橫向收縮大于縱向收縮.由此可得出結論:煮布后再經過濕松弛處理,兩種織物的尺寸都不會再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兩種織物的尺寸變化規(guī)律:棉/XLA針織物幅寬有較小的增加,縱向有較大的收縮;棉/氨綸針織物縱橫向都有收縮,橫向收縮大于縱向收縮.從纖維角度考慮:棉/XLA針織物橫向變寬,縱向收縮,棉/氨綸針織物縱橫向都收縮,說明氨綸絲的收縮大于XLA,進一步驗證了XLA的穩(wěn)定性更好.(由于兩種織物的地紗完全相同,織造工藝相同,所以這種收縮的差異性取決于XLA與氨綸的性能差異.)
織物經過煮練→全松弛處理后測得的數據如表3、表4所示.
表3 棉/XLA(44dtex)針織物密度和線圈長度
表4 棉/氨綸(44dtex)針織物密度和線圈長度
以上數據顯示:經過煮練→全松弛處理,相對于煮布后,棉/XLA針織物的橫密有細微的減小,縱密有所增加;棉/氨綸針織物的縱橫密都有較大的增加.經過煮布→全松弛處理后,棉/XLA針織物的幅寬有很小的增加,縱向有較小的收縮,總體而言尺寸變化小.棉/氨綸針織物縱橫向都有較大的收縮,且縱向收縮大于橫向收縮,總體而言尺寸變化比較大.兩種織物對比發(fā)現:棉/XLA針織物的尺寸穩(wěn)定性更好,由于兩種織物的地紗完全相同,織造工藝相同,所以這種尺寸穩(wěn)定性的差異取決于XLA與氨綸的性能差異.由于全松弛實驗要經過70℃烘干處理,所以這個實驗也反應了XLA的耐熱性和尺寸穩(wěn)定性都優(yōu)于氨綸.
從表5數據表明,棉/XLA在不同的處理下密度變化率相差不大,棉/氨綸在不同處理下密度變化率相差明顯,說明氨綸對溫度更加敏感,所以棉/氨綸織物的尺寸也容易受溫度的影響.
表5 兩種織物在濕松弛和全松弛處理下平均值對比
煮布后再進行拉伸彈性回復實驗,測得的數據如表6所示.
表6 兩種織物拉伸數據平均值比較
由實驗結果可知:(1)棉/XLA針織物的緯向形變率遠大于棉/氨綸針織物的緯向形變率,經向形變量相差不多.由于地紗和編制工藝都一樣,這種差異取決于XLA和氨綸.這種差異也說明了在反復拉伸過程中33dtex XLA的回復性能不如44dtex氨綸.(2)比較兩種織物的定伸長率力值發(fā)現:在相同伸長的條件下,棉/XLA針織物經緯向的力值分別大于棉/氨綸針織物經緯向的力值,由于在相同伸長時,XLA的應力值小于氨綸,說明拉架織物產生的服裝壓不是完全由彈性纖維的力學性能決定,還與棉紗紗線轉移所需的力有關.
棉/XLA針織物橫向變寬,縱向收縮,棉/氨綸針織物縱橫向都收縮,說明氨綸絲的收縮大于XLA,進一步驗證了XLA的穩(wěn)定性更好;XLA的耐熱性和尺寸穩(wěn)定性都優(yōu)于氨綸;通過反復洗滌和進行拉伸回復實驗,發(fā)現棉/XLA針織物在力的作用下更易產生變形,尺寸穩(wěn)定性差.
[1]張素珍,龍海如.彈性針織物的尺寸穩(wěn)定性[J].紡織科技進展,2010(6):63-65.
[2]孔慶偉,顧 平,張 晶.XLA彈性纖維及其包芯紗的研制[J].上海紡織科技,2008(6):23-24.
[3]李巧蓮,謝梅娣.服裝壓力舒適性與彈性針織物拉伸率關[J].紡織科技進展,2008(5):97-98.
[4]宋曉蕾.條件平衡處理對針織物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分析[J].鹽城工學院報,2010(4):66-69.
[5]董勤霞,張永波,潘玉明,馮新秘.新型XLA彈性針織面料[J].印染,2006(1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