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
昨日上街,不時看到有賣香包的,那些香包散發(fā)著一股香味,樣子有花草魚蟲、飛禽走獸,被叫賣的人掛在圓形架子上,花花綠綠的,很是招人眼球,惹得人們紛紛圍觀挑選。妻說:端午到了,我去給兒子也買一個。端午節(jié)到了,不知怎的,我心頭突然飄過了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離開家鄉(xiāng)已有十六七年,在外度過了十六七個端午節(jié),卻沒有留下任何能回憶起的東西,倒是兒時過端午節(jié)的情形,在腦海中越來越清晰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是從天不亮開始的。各家各戶大一點的男孩子們雞叫頭遍就爬起來,跑到村子后面的山上去打柳枝。沒有大男孩子的家,男人們就在房前屋后的柳樹上打柳枝。天還沒亮,家家戶戶的門頭上就掛上了嫩嫩綠綠的柳枝。還沒等院子里大梨樹上的麻雀嘰嘰喳喳叫,姐姐就搖醒我,揉著惺忪睡眼的我被她拉出大門時才看見,姐姐和鄰家姑娘們一樣,大麻花辮子梢上都扎上了一束細(xì)長細(xì)長的柳葉,在她們的身后晃來晃去,很是好看。我跟著姐姐和鄰家姑娘們(只有我這樣的小男孩才會跟著她們,大男孩子們是不屑于這樣子的)一路小跑,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碧綠碧綠的田野里。我的家鄉(xiāng)在北方,所以到端午時節(jié),田地里的小麥才一尺來高。這時的田野是最為美麗的,整個田野一片嫩綠,和遠(yuǎn)處的綠山相互襯映,渾然一色。田地里每一片小麥的葉子上都掛著圓圓的、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閃著亮光。這時的空氣格外清新,濕潤甜爽,讓人心曠神怡,覺得滿腔已被這清清爽爽的鄉(xiāng)村早晨給洗滌得干干凈凈的了。我們一大早來到田野里,就是要趕在太陽沒出來之前,用小麥葉上的露水洗洗臉,據(jù)說端午這天的露水洗過臉后,臉上就不會起“斑”長“痘”,所以姑娘們都要早早地趕到田野里,用露水洗臉,好讓自己變得更加美麗。用手在小麥葉上輕輕拂過去,露水便濕了整個手掌,洗洗臉,再輕拂、洗臉……姑娘們甜美的笑聲不一會就響滿了整個田野。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爬上山頭,用一道道光束將我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鋪在了小麥地里。忽然聽見母親在呼喊我的名字,回頭望去,整個村莊籠罩在一層淡青色的炊煙之中,圍著圍裙的母親們正站在村口呼喊著自家孩子回家吃早飯。
記憶中家鄉(xiāng)端午的午后總是晴空萬里,天空藍(lán)得就像是剛剛被清洗過一樣。房前屋后總是晾曬著幾天前就打來的艾草,村子里一片安靜,大人們都出去干活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們便摘下艾草葉,用手揉搓成一條小棒棒,點燃了,或放在墻頭上,或拿在手里玩,看著裊裊青煙慢慢向四處彌漫,那股淡淡的艾草的香味兒便竄進了鼻子,十分好聞。午后的鄉(xiāng)村就靜靜地沐浴在那淡淡的艾草香味兒中。
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頓好吃的,玩耍了一天的我們一定要吃得小肚圓圓才會罷休。家鄉(xiāng)的端午不吃粽子,我想可能是家鄉(xiāng)只產(chǎn)小麥,不產(chǎn)稻子的緣故。我也沒有從大人那里聽到過屈原的名字,紀(jì)念屈原、吃粽子,這些習(xí)俗都是后來我才知道的。有時我也想弄清楚家鄉(xiāng)端午的風(fēng)俗為什么和其他地方不大相同,卻一直未能如愿。不管怎樣,端午節(jié)的記憶給了我在喧囂都市中的一份寧靜,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河,不時撫慰著我浮躁的心靈,讓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有一塊清新嫩綠的天地,這已經(jīng)很讓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