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輝
近來H7N9禽流感在我國若干省份不斷發(fā)生,上海地區(qū)發(fā)病與死亡病例最多。于是上海、江浙一帶地方政府都已經下令暫?;钋萁灰住]有“活雞”吃了,市民反應倒還平靜,到底性命交關,不吃也罷?;叵肫饋?,十年前“SARS”流行,政府亦曾有過此禁令,當時就懷疑病毒來自果子貍或是禽鳥。后來有稱這果子貍是“被冤”,不過這禽鳥卻是脫不了干系,以致有“禽流感”之說。當然,專家認為此類病毒除禽鳥之外,亦可感染人畜,稱“流感”即可。
食物理當新鮮,方始符合衛(wèi)生。不過這“新鮮”是相對“變質”而言的。國人講究美食,追求新鮮食材的鮮美,倒也符合衛(wèi)生原則。然而,國人追求食材之新鮮,有時已失去理性?;畛院锬X、烙鐵驢肉,或犯眾怒,自然是極為個別之現象,但鵪鶉剝皮、青魚腰斬,則是常見的了,雞鴨之類更喜歡“現殺現吃”。據說某地有一小飯店生意清淡,一日店主忽出奇招,在門口立一招牌,上書“活殺青菜”四字,以廣招徠。原來其店屋后有一畦菜地,種些青菜,顧客可先去菜地選菜,刨好后洗凈下鍋。恐也未必味美多少,但從此門庭若市。
殺雞剖魚甚是費時、費事,人們本可買些已經宰殺、洗凈的成品雞鴨魚肉,方便烹調,但國人仍沿襲舊例,要吃活雞、鮮魚。好在商販為爭取顧客,多愿為代勞。于是菜場內外,雞啼魚躍,雞毛鴨糞遍地,污血臟水橫流。為了滿足人們口腹之欲,市場管理人員也只好多多督促商販做好清潔工作。至于現場宰殺之血腥、空氣中彌漫之燥臭,也就顧不了許多了。
城市禁養(yǎng)雞鴨,除城鄉(xiāng)結合部外,許多城市做得是很好的,而且市民對此亦多自覺遵守。然而菜場卻是死角,而且此種交易還常常擴散至街頭巷尾。當街宰殺之不雅且不去說,環(huán)境污染、疾病流行,不能不為現代城市管理者所重視。其實,并不只是活雞鮮魚,菜市場上豆類皆連莢入市,竹筍俱帶殼出售,不僅增加了烹飪的繁瑣,也帶來了許多城市垃圾,所為的也只是一個“鮮”字。
其實,如今科技進步,要解決保鮮問題也不是難事,何況已有研究認為,現殺現烹之魚未必鮮美,要待其蛋白質略有分解之時烹之最佳。
當然,如果烹調大師們能把那些冰雞、凍魚設法做得鮮美可口,當屬兩全其美之事?;蛘咭部蓮慕涍^檢疫、消毒的屠宰場中將部分剛剛“活殺”的雞鴨魚肉不經冷凍,“快遞”出來,直接送入“吃客”手中,以滿足這部分食客的需要,當然要請他多破費一點。此舉還可發(fā)展快遞業(yè),增加就業(yè)機會,拉動“內需”,亦應是兩全其美之策。
總之,城市人煙稠密之地,每日運進大批活雞鮮魚,宰殺之后,垃圾箱中多了許多雞毛魚腸,下水道中沖入雞糞污血,空氣中散發(fā)腥臭之氣,終非現代城市管理之道?;蛟僖l(fā)疾病傳染,致人死命,豈是為求一己口福者所能擔當?
衷心希望“暫停”活禽交易之禁令能夠永久,一如20多年前對毛蚶之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