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節(jié)鏡下“三聯(lián)術”治療復發(fā)性髕骨脫位

      2013-08-07 08:49:52沈鵬程何耀華徐能朱立帆翁峰標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3年6期
      關鍵詞:髕股股關節(jié)髕骨

      沈鵬程 何耀華 徐能 朱立帆 翁峰標

      復發(fā)性髕骨脫位在日常臨床工作中經(jīng)常遇見。由于髕骨脫位的原因涉及多種先天性骨骼及軟組織發(fā)育異常,并且不同學者對髕骨復發(fā)性脫位機制理解不一致,因此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在該疾病診療上存在著較多爭議。臨床上目前治療復發(fā)性髕骨脫位的手術方法很多,有軟組織結構手術、骨性結構手術及聯(lián)合手術等。2008 年4 月~2011 年9 月,我院應用關節(jié)鏡輔助下“三聯(lián)術”(外側支持帶松解、內側支持帶重建及脛骨結節(jié)截骨內移抬高術)用于治療16 例復發(fā)性髕骨脫位患者,取得不錯的近期療效,現(xiàn)將其簡單匯總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男性患者4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齡19~43 歲,平均22.8 歲。初次脫位機制均為外傷,術前平均脫位次數(shù)均超過4 次。其中左側7 膝,右側9 膝?;颊呔鶠橄蛲鈧让撐唬颐撐缓缶墒址◤臀?。體格檢查所有患者恐懼試驗陽性,被動活動亦明顯受限,無膝關節(jié)內外側及前后向無明顯不穩(wěn)定。在16 例病例中,男性患者患膝Q 角平均值為(22.9±0.2)°,女性患者為(21.7±0.5)°,均明顯高于正常Q 角值。術前膝關節(jié)正側位X 線片可見:髕股關節(jié)間隙有明顯退變;下肢外翻畸形大于15°;髕骨與健側相比位置較高,且形態(tài)明顯偏小,即高位小髕骨。軸位X 線及CT 片提示患膝股骨外側髁發(fā)育偏低和髁間凹淺平明顯。MRI 提示髕股關節(jié)面可見不同程度的軟骨損傷表現(xiàn)。

      1.2 手術方法

      本組16 例患者均采用腰麻及硬麻聯(lián)合麻醉,取膝關節(jié)前外側及前內側入路。對于髕股外側支持帶明顯緊張者行關節(jié)鏡下外側支持帶松解術。松解范圍:距離髕骨外側緣1cm,自髕骨尖水平髕腱外側緣至髕骨外上極的外側2cm,近側2cm。內側支持帶重建:取下自體半腱肌及半膜肌,編織縫合,再對折,然后分別于髕骨內側緣及股骨內側髁處鉆孔建立骨隧道,將肌腱一端從髕骨內側緣通道口拉入,再從另一通道口拉出,然后反折,緊貼髕骨表面將肌腱拉回,屈膝90°,復位髕骨至滑車中央,將肌腱兩端一起植入股骨隧道,并用合適直徑的擠壓螺釘固定,以確保牢靠固定。脛骨結節(jié)截骨內移抬高術:于脛骨結節(jié)內側緣行切口暴露整個脛骨結節(jié),分別于脛骨結節(jié)的內外側緣用克氏針鉆孔,孔距約5~10mm,使其成勺形,然后用骨刀將內外側孔線打通,但需暫時保留脛骨結節(jié)遠端與脛骨主體的連接。沿截骨面將脛骨結節(jié)的近端推移至前遠側,遠端依舊維持原位。推移到位后,用3~4 枚克氏針固定,截骨處留置負壓引流管一根。

      1.3 術后處理

      術后將患肢伸膝位固定,術后第2 天拔除引流管后即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并輕度推動髕骨鍛煉,術后常規(guī)預防性使用抗生素48 小時,術后1 周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不負重功能鍛煉,2 周后行膝關節(jié)主動屈伸運動,4 周后逐漸開始部分負重運動,一般在術后6~8 周逐漸去除拐杖或支具,從而完全負重。

      2 結果

      所有患者術后均獲得滿意隨訪,隨訪時間1~2 年,平均隨訪時間16.7 個月。在術前及術后均采用評定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的Lysholm[1]和Kujala[2]評分,并采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對手術前后的評分結果進行配對 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所有患者隨訪期間均無脫位發(fā)生,術后12 個月復查軸位X 線平片測量外側髕股角及髕骨外移度,并與術前測量值進行配對 檢驗,亦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術后1 年根據(jù)Insall 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標準,其中優(yōu)13 膝,良2 膝,可1 膝,優(yōu)良率達93.7%。

      表1 16 例患者術前與術后1 年的評分

      表2 手術前后外側髕股角及髕骨外移程度比較

      圖1 a 可見術前髕骨向外脫位明顯;b 術前鏡下觀髕股關節(jié)吻合欠佳;c術后可見脛骨結節(jié)截骨,并予三枚克氏針固定;d術畢鏡下觀髕股關節(jié)吻合良好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治療髕骨脫位的各種手術方式較多,但尚無明確統(tǒng)一的“金標準”術式[3-5]。據(jù)文獻報道,僅行外側髕股支持帶松解術治療髕骨半脫位或脫位的患者,其成功率僅有70%左右[6,7];而對該類患者行外側支持帶松解合并內側軟組織緊縮手術,其成功率可達93.6%,明顯高于前者,從而認為對復發(fā)性髕骨脫位患者應當行外側廣泛軟組織松解和內側關節(jié)囊緊縮術[8]。在國內,李冰[9]等通過對28 例復發(fā)性髕骨脫位的患者進行關節(jié)鏡下小切口重建內側髕股韌帶,術后平均隨訪26 月,術后無再次脫位發(fā)生。唐恒濤[10]等通過對25 例急性髕骨脫位患者進行關節(jié)鏡下外側支持帶松解、內側支持帶緊縮治療,隨訪結果滿意,無再次脫位發(fā)生。因此,目前外側廣泛軟組織松解和內側關節(jié)囊緊縮術是所有聯(lián)合手術中的基本術式[10]。但是外側支持帶松解、內側髕股韌帶重建均屬近側矯正技術,通過該方法能夠增加股內側肌對髕骨的牽扯,從而在解剖性Q 角無改變的情況下減小生理性Q 角。但因為本來股內側肌和內側支持帶表層對穩(wěn)定髕骨只提供較小的牽扯力,僅通過該方法來穩(wěn)定髕骨的效果始終受到懷疑。

      本組術式的優(yōu)點:本組16 例手術全部在關節(jié)鏡下進行。關節(jié)鏡是檢查關節(jié)內結構病變的金標準。關節(jié)鏡下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可在直視下手術,從而達到恢復軟組織張力平衡以及恢復髕骨正常軌跡的目的[11]。與傳統(tǒng)切開手術相比,復發(fā)率明顯降低,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且本組患者加用遠側校正技術,對16 例患者采用脛骨結節(jié)截骨內移抬高術,通過脛骨結節(jié)的內移來改善解剖性Q 角。并且該方法截骨較薄,可避免應力集中造成骨折的危險。由于大多數(shù)習慣性髕骨脫位患者都存在髕股關節(jié)軟骨缺損、損傷或者退變等病理改變,因此本組截骨方法將脛骨結節(jié)內移并抬高還有助于緩解髕股關節(jié)壓力,防治髕股關節(jié)炎。

      總之,復發(fā)性髕骨脫位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最佳手術方式。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關節(jié)鏡下“三聯(lián)術”治療復發(fā)性髕骨脫位,該方法同時進行了軟組織手術及骨性手術,最大程度地恢復了生物力學特性,手術創(chuàng)傷小,固定牢靠,恢復快。本組患者術后均得到隨訪,且術后均再無髕骨脫位發(fā)生,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明顯增加。因此我們分析本組患者后指出,認為選擇恰當?shù)牟±?,采用“三?lián)術”治療復發(fā)性髕骨脫位不失為一種有明顯療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廣泛推廣。當然本次研究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可能與本次研究樣本量尚且不足夠大(僅16 例),有待于進一步積累病例;且隨訪時間偏短,平均16.7 個月,對于遠期療效則需要更長時間隨訪。

      [1] Lyshom J,Gillguist J.Eva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 Am J Sports Med,1982,10(3):150.

      [2] Kujala UM,Jaakkola LH,Koskinen SK,et al.Scoring of patellfemoral disorders[J].Arthroscopy,1993,9:159-163.

      [3] Deie M,Ochi M,Sumen Y,et al.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after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transferred semitendinosus tendon for patellar dislocation[J].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05,13(7):522-528.

      [4] 陸軍,王金輝,王滿宜.復發(fā)性髕骨脫位的治療現(xiàn)狀[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5,7(10):981-984.

      [5] 路闖,袁宏偉,陳向榮,等.習慣性髕骨脫位的手術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3(21):1662-1664.

      [6] Canale ST,Beaty JH.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11th ed.Philadelphia: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2008:2656-62.

      [7] Ricchetti E,Mehta S,Sennett B,et al.Comparison of lateral release versus lateral release with medial soft-tissue realign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atellar instability:a systematic review.Arthroscopy,2007,23(5):463-468.

      [8] 徐獻倫,聶志奎.習慣性髕骨脫位的治療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15(7):528-529.

      [9] 李冰,趙德偉,王衛(wèi)明,等.關節(jié)鏡輔助下小切口重建內側髕股韌帶治療創(chuàng)傷性復發(fā)性髕骨脫位[J].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2,27(4):307-309.

      [10] 唐恒濤,蘇訓同,王義雋,等.關節(jié)鏡輔助治療急性髕骨脫位[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1,25(1):9-12.

      [11] Miller JR,Adamson GJ,Pink MM,et al.Arthroscopically assisted medial reefing without routine lateral release for patellar instability[J].Am J Sports Med,2007,35(4):622-629.

      猜你喜歡
      髕股股關節(jié)髕骨
      髕股關節(jié)疼痛對老年人樓梯行走時髕股關節(jié)力學特征的影響
      一例犬髕骨內脫位的診斷與治療
      髕股關節(jié)紊亂對膝骨關節(jié)炎影響的研究進展
      成人大骨節(jié)病髕骨不穩(wěn)的影響因素及其相關性分析
      成人大骨節(jié)病髕骨不穩(wěn)的影響因素及其相關性分析
      運用逐痰祛瘀固本法治療髕股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分析
      中成藥(2017年8期)2017-11-22 03:19:52
      髕股關節(jié)病的研究進展
      髕骨鋼板治療髕骨骨折
      髕股關節(jié)痛病因、治療和分組的生物力學研究進展
      克氏針張力帶與髕骨爪內固定治療髕骨下極骨折的療效比較
      乐昌市| 茂名市| 竹溪县| 福安市| 柳州市| 龙山县| 会东县| 甘孜县| 阿城市| 台东县| 徐水县| 玉林市| 嘉善县| 浑源县| 沂南县| 得荣县| 红原县| 阿城市| 嵩明县| 永川市| 五原县| 富裕县| 镇坪县| 鞍山市| 临泉县| 鲁甸县| 长丰县| 大丰市| 远安县| 景德镇市| 和田市| 突泉县| 上林县| 荃湾区| 门源| 封开县| 普洱| 全州县| 麻阳| 潞西市|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