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苗,武俊瑞,代金月,邱小玉,岳喜慶*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遼寧 沈陽 110866)
豆醬(soybean paste)是我國四大傳統(tǒng)的發(fā)酵豆制品之一,它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醬,經(jīng)自然發(fā)酵而成的半流動狀態(tài)的發(fā)酵食品,也稱黃豆醬、黃醬或大豆醬[1]。傳統(tǒng)發(fā)酵豆醬具有獨特的風味,豆醬具有獨特的風味,其風味是由釀造過程中微生物引起的生物化學反應形成的。把原料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質(zhì),分解成低分子化合物,這些物質(zhì)的相互結合形成了種類繁多的呈味物質(zhì)[2]。這些呈味物質(zhì)主要是氨基酸。因此豆醬中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量決定了豆醬的品質(zhì),分析其含量和數(shù)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對所進樣品要求很嚴格,需要所進樣品除去有機酸、脂肪、蛋白等物質(zhì)。雖然樣品溶解在水中后,游離態(tài)氨基酸可溶解在水中,但非水解樣品溶液中的部分水溶性蛋白經(jīng)過高速離心仍無法除去,因此需選用蛋白沉淀劑除去經(jīng)高速離心后仍無法去除的水溶性蛋白[3]。三氯乙酸(TCA)沉淀法原理是:TCA作為蛋白質(zhì)變性劑可使蛋白質(zhì)構象發(fā)生改變,暴露出較多的疏水基團,使之聚集沉淀[4]。本研究利用蛋白質(zhì)遇TCA產(chǎn)生沉淀的特點,結合雙縮脲比色法測其含量[5],以此為指標來確定TCA沉淀測定豆醬游離氨基酸中蛋白的最佳實驗條件,為氨基酸含量測定提供簡便可行的方法。
豆醬,采自當?shù)剞r(nóng)家自制的傳統(tǒng)發(fā)酵豆醬,樣品保存于密封袋中,4℃冷藏備用。
酪蛋白標準品(生化試劑,純度≥99%) 北京世紀奧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三氯乙酸(TCA)、氫氧化鉀溶液、酒石酸鉀鈉(KNaC4H4O6·4H2O)、硫酸銅(CuSO4·5H2O)、95%乙醇、四氯化碳(均為分析純)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混合氨基酸標準溶液、茚三酮 德國Sykam公司;實驗用水為超純水;磺酸型陽離子樹脂分離柱(4.6mm×60mm,3μm) 日本Hitachi公司。
CR22GⅡ/CR21GⅡ日立高速冷凍離心機 日立工機株式會社本社工廠;KQ-500DB型超聲波清洗機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UV-5100B紫外分光光度計 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L-8800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 日本Hitachi公司。
1.3.1 樣品干燥
樣品在恒溫干燥箱中55℃烘干至恒質(zhì)量。
1.3.2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與雙縮脲比色法測定蛋白質(zhì)含量[6-11]
1.3.2.1 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的建立
準確稱取10、20、30、40、50、60mg酪蛋白標準品分別置于6個50mL離心管內(nèi),各加入20.0mL雙縮脲試劑,搖勻。靜置10min后,以雙縮脲試劑調(diào)零,540nm波長處測定各標準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y)為縱坐標,以酪蛋白質(zhì)量濃度(m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0.1759x+0.0023,r2=0.9994。
1.3.2.2 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
稱取1g研磨均勻的豆醬干粉,加入8g/100mL TCA溶液,再充分研磨混勻轉移至50mL容量瓶,25℃水浴條件下超聲30min,10000r/min離心10min,傾去上清液,沉淀用95%乙醇10mL洗滌。向沉淀中加入四氯化碳2mL和雙縮脲試劑20mL,置于超聲波清洗器中振蕩均勻,靜置顯色10min,在10000r/min離心20min,取上層清液,540nm波長處測吸光度。試樣中蛋白質(zhì)含量以ρ(g/100g)表示,結果按下式計算,實驗平行測定3次。
式中:m0為取樣量/mg;A540nm為測得的吸光度。
1.3.3 單因素試驗
分別考察沉淀劑TCA質(zhì)量濃度、沉淀溫度、離心轉數(shù)3個因素對前處理中蛋白質(zhì)沉淀效果的影響,以蛋白質(zhì)含量為評定指標。
表1 單因素試驗設計Table 1 One-factor-at-a-time design
1.3.4 響應面試驗設計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確定各因素的取值水平范圍,結合Box-Behnken試驗設計原理,分別選取TCA質(zhì)量濃度(A)、沉淀溫度(B)、離心機轉數(shù)(C)作為自變量,以蛋白質(zhì)含量作為響應值設計響應面試驗。利用Design-Expert 7.0軟件進行回歸分析,預測沉淀蛋白質(zhì)的最佳條件。
1.3.5 游離氨基酸測定
稱取研磨均勻的豆醬干粉1g,加入8.3g/100mL的TCA溶液,再充分研磨混勻轉移至50mL容量瓶,47℃溫度條件下超聲波超聲提取1h,1726r/min離心30min,取上清液2mL于蒸發(fā)皿中蒸干。加入2.5mL 0.02mol/L的鹽酸溶液溶解,經(jīng)0.22μm的濾膜過濾,作為待測液。
色譜條件[12]:色譜柱:磺酸型陽離子樹脂分離柱(4.6mm×60mm,3μm);梯度洗脫:循環(huán)時間53min,分離柱柱溫57℃,反應柱柱溫135℃,緩沖液流速0.4mL/min,茚三酮流速0.35mL/min;通道1:檢測波長570nm,采集時間32min;通道2:檢測波長440nm,采集時間10min;進樣量20μL。
蛋白質(zhì)沉淀效果受T C A 質(zhì)量濃度、沉淀溫度和離心轉數(shù)影響,由圖1 可知,T C A 質(zhì)量濃度在2~10g/100mL時,測定樣品中蛋白質(zhì)含量呈上升的趨勢,8g/100mL以后趨于平穩(wěn),考慮到過高的TCA會對氨基酸檢測帶來影響,故選擇8g/100mL TCA質(zhì)量濃度。TCA質(zhì)量濃度從2~10g/100mL時,酸度逐漸增強,TCA在酸性條件下與蛋白質(zhì)形成不溶性鹽,并作為蛋白質(zhì)變性劑使蛋白質(zhì)構象發(fā)生改變,暴露出較多的疏水性基團,使蛋白質(zhì)聚集沉淀[13]。此外,沉淀溫度對蛋白質(zhì)沉淀效果也存在影響,當反應溫度從25℃升至65℃時,蛋白質(zhì)含量增加不明顯,可見溫度對TCA沉淀蛋白質(zhì)作用影響不大,這與任國譜等[14]的報道是一致的。但隨溫度的提高,分子運動速率提高,蛋白質(zhì)沉淀速率加快,有助于縮短反應時間,綜合考慮選擇溫度45℃。隨離心轉數(shù)的增加,蛋白質(zhì)含量呈上升的趨勢,16000r/min后趨于平穩(wěn),當離心轉數(shù)16000r/min,測定樣品中蛋白質(zhì)含量達到最高值。
圖 1 TCA質(zhì)量濃度(a)、沉淀溫度(b)、離心轉數(shù)(c)對蛋白質(zhì)沉淀的影響Fig.1 Effect of three factors on protein precipitation
2.2.1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果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根據(jù)Box-Behnken試驗設計原理[15-17],選擇TCA質(zhì)量濃度(A)、沉淀溫度(B)、離心轉數(shù)(C),作為響應面優(yōu)化的考察因素,每個因素取三水平,以(-1,0,1)編碼,以測定的蛋白質(zhì)含量為響應值,設計三因素三水平試驗。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2。
表2 Box-Behnken試驗因素及水平Table 2 Variables and coded values for Box-Behnken design
應用Design-Expert 7.0軟件進行Box-Behnken試驗設計,依次進行試劑的配制,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每組3個平行)[18-19],以樣品中蛋白質(zhì)含量為響應值(Y),進行響應面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果Table 3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hnken design
2.2.2 回歸模型的建立及統(tǒng)計分析
根據(jù)表3的試驗結果,通過Design Expert 7.0軟件處理確定回歸方程,該試驗的回歸方程為:Y=23.16+0.33A+0.32B+0.43C+0.23AB+0.23AC+0.25BC-1.43A2-0.95B2-0.83C2(1)
回歸模型進行方差分析及可信度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回歸方程的統(tǒng)計分析Table 4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itted regression equation
由表4可知,TCA質(zhì)量濃度和沉淀溫度的二次項對蛋白質(zhì)沉淀效果影響均具顯著性(P<0.01),離心轉數(shù)和它的二次項對蛋白質(zhì)沉淀效果影響也具顯著性(P<0.05),其他變量影響均不顯著(P>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根據(jù)α=0.05顯著水平剔除不顯著項,簡化后的回歸方程為:
根據(jù)表4可知,模型極顯著(P<0.01),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顯著(R2=0.9445),模型調(diào)整復相關系數(shù)R2Adj=0.8447,說明該模型能解釋84.47%響應值的變化,擬合程度較好。失擬項不顯著(P>0.05),說明試驗所得二次回歸方程能很好地對響應值進行預測[20-21]。
2.2.3 蛋白沉淀條件的響應面分析及優(yōu)化
圖 2 Y=f(A,B)響應面立體圖及等高線圖Fig.2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nt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protein precipitation
圖 3 Y=f(A,C)響應面立體圖及等高線圖Fig.3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nt concentration and centrifuge speed on protein precipitation
圖 4 Y=f(B,C)響應面立體圖及等高線圖Fig.4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entrifuge speed on protein precipitation
根據(jù)回歸方程繪制響應面分析圖,運用Design Expert 7.0軟件對模型進行分析,尋求蛋白質(zhì)含量的穩(wěn)定點及對應的因素水平,由圖2~4可知,回歸模型存在穩(wěn)定點,穩(wěn)定點即極大值點,通過對回歸模型求一階偏導,得到各因素A、B、C的編碼值為0.1588、0.2283、0.3160,利用編碼公式Xi=(Xj-X0)/Δj將上述編碼值轉變?yōu)閷嶋H參數(shù)為TCA質(zhì)量濃度8.320g/100mL、沉淀溫度47.280℃、離心轉數(shù)1726.060r/min,考慮實際操作性,將各沉淀工藝參數(shù)修正為TCA質(zhì)量濃度8.3g/100mL、沉淀溫度47℃、離心轉數(shù)1726r/min。此時蛋白質(zhì)沉淀效果最佳,為23.29g/100g。為了檢驗回歸模型預測的準確性,在所得最佳沉淀條件下進行3組平行實驗進行驗證,沉淀中蛋白質(zhì)實際含量分別為23.12、23.09、23.18g/100g,與預測值十分接近,可見該模型能較好地預測實際蛋白質(zhì)沉淀情況。
圖 5 處理后豆醬中游離氨基酸測定色譜圖Fig.5 Chromatogram of free amino acids in fermented soybean paste after protein removal
采用最佳蛋白質(zhì)沉淀操作條件處理后,按照1.3.5節(jié)方法測定樣品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結果見圖5。
由圖5可以看出,豆醬中的氨基酸分離效果很好,并且在檢測過程中柱壓穩(wěn)定。
通過單因素試驗和Box-Behnken試驗,采用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豆醬中蛋白質(zhì)沉淀條件,得出沉淀工藝條件參數(shù)為TCA質(zhì)量濃度8.3g/100mL、沉淀溫度47℃、離心轉數(shù)1726r/min,此條件下蛋白質(zhì)沉淀量可達到23.29g/100g。并采用此法沉淀蛋白質(zhì)后進行豆醬中游離氨基酸含量測定,各氨基酸分離效果很好,并且柱壓穩(wěn)定,由此可知樣品中的蛋白充分的得到清除。
[1] 包啟安. 醬及醬油的起源及其生產(chǎn)技術(一)[J]. 中國調(diào)味品, 1992(9): 1-4.
[2] 廖杰. 論醬油風味、香氣的產(chǎn)生及形成[J]. 中國調(diào)味品, 2004(10): 5-7.
[3] 鐘秋瓚. 乳飲料及乳制品中游離甘氨酸的測定[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9, 35(2): 159-161.
[4] 牛巍, 侯彩云, 祝曉芳. 三氯乙酸沉淀法與硫酸銅沉淀法在液態(tài)奶蛋白質(zhì)檢測中適用性研究[J]. 中國乳品工業(yè), 2008, 36(9): 59-61.
[5] 余蘭, 于香安. 三氯乙酸沉淀法結合雙縮脲比色法測定水蛭提取液中總蛋白含量[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04, 4(9): 685-686.
[6] 陳少遷, 吳少雄, 柳陳堅, 等. 三氯乙酸沉淀液態(tài)奶蛋白的最佳實驗條件研究[J]. 乳業(yè)科學與技術, 2009(6): 278-281.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5009.124—2003中國標準書號[S] .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3.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 NY/T 1678—2008 乳與乳制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 雙縮脲比色法[S].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2008.
[9] 劉瑩, 傅澤田, 侯彩云. 人為添加三聚氰胺液態(tài)乳中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J].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9(2): 16-21.
[10] 劉媛, 謝孟峽, 龍梅, 等. FMOC-CL為柱前衍生化試劑對氨基酸PRHPLC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J]. 現(xiàn)代儀器, 1999(6): 14-17.
[11] 劉惠文. 柱前和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氨基酸方法進展與評述[J].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 1995, 17(2): 50-55.
[12] 王翔, 楊曉燕, 張鈺萍. 侗家奇液酒中游離氨基酸含量測定分析[J]. 中國釀造, 2012, 31(2): 182-186.
[13] 郭立安, 閻哲, 張曉楠, 等. 三氯乙酸對蛋白質(zhì)結構穩(wěn)定性的影響[J].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1(22): 40.
[14] 任國譜, 李忠海, 彭美純, 等. 奶粉中低聚肽質(zhì)量濃度測定方法[J]. 中國乳品工業(yè), 2007, 35(10): 47-49.
[15] JOSHI S, YADAV S, DESAI A J. Application of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optimum medium components for the enhanced production of lichenysin by Bacillus licheniformis R2[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8, 41(2): 122-127.
[16] 袁輝, 白云鳳. 中心組合和響應面分析優(yōu)化枇杷果酒發(fā)酵工藝[J]. 中國釀造, 2010(2): 103-106.
[17] 鄭君曉, 麻成金, 肖旺, 等. 響應面法優(yōu)化椪柑果酒發(fā)酵工藝研究[J]. 飲料工業(yè), 2011(5): 12-17.馮培勇, 鐘旭生, 楊立紅, 等. 利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茶薪菇產(chǎn)纖維素酶的發(fā)酵條件[J]. 食品科學, 2009, 30(7): 162-165.
[18] 秦嘉炎, 于娜, 岳喜慶, 等. 酶法水解卵黃蛋白制備多肽的工藝優(yōu)化[J]. 食品科學, 2012, 33(1): 147-151.吳竹青, 陳景, 黃群, 等. 響應面法優(yōu)化雪蓮果酒發(fā)酵工藝[J]. 食品科學, 2010, 31(23): 182-187.
[19] 吳有煒. 試驗設計與數(shù)據(jù)處理[M]. 蘇州: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2: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