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全國人大代表劉璠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雖然《物權法》中規(guī)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的,自動續(xù)期。但究竟該怎么續(xù)?是否需要交費?可以自動續(xù)多少?對此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他建議,對個人住宅70年后的權屬問題,應該趕緊從法律層面進一步加以明確。(3月9日新民網(wǎng))
人大代表劉璠一語說中了廣大老百姓的心聲。購買過住房的老百姓都知道,房屋的權屬被分為兩個部門,一是產權,二是土地使用權。因此,一般商品房都有《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兩個證書文本。
在《房屋所有權證》中,并沒有指明所有權期限。也就是說,老百姓所購買的房屋主體建筑、內部結構等實物形態(tài)的產權,是無限期所有的。而《國有土地使用證》中,對購房人土地的使用權,卻是有明確起止期限的,有的地方是50年,有的則是70年。房屋主體建筑在土地上,因此,房屋的產權依附于土地使用權。如果土地使用權到期,不再歸原使用人,那么房屋的實物部分產權,也就沒有了依附,同樣很難再歸產權所有人。
《憲法》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了土地國有,國有也即全民所有,每一個公民顯然都有其使用權。因此,房屋所占用的國有土地,老百姓有無限期使用的權利。對此,我國《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也規(guī)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xù)期。”
也就是說,老百姓買了一套房子,同時取得了該房子的土地使用權,使用權到期之后,可以自動獲得再次使用權。但如何獲得?是否還需要辦理相關手續(xù)?每套房的土地使用權可以續(xù)期幾次?每次續(xù)期多長時間?是無償續(xù)還是有償?如果是有償續(xù)期,收費標準又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顯然有必要以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說清楚并確定下來。
特別是之前上海市出臺相關規(guī)定,對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提出“出讓人收回并補償相應殘余價值”。這讓老百姓產生了一系列疑問甚至是不安:“高房價下,傾盡一生精力,才能擁有一套房。如果產權和土地使用權被收回,等我們人到蒼蒼暮年,何處安身?”
事實上,收回特別是無償收回之說根本就是個偽命題。至少,收回與無償收回與我國憲法等法律精神背道而馳,也與國家存在與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需要和原則格格不入。即便是因國家需要、發(fā)展需要確實需要收回,也必須以貨幣或者其它地方的土地使用權給予補償或者置換。但對土地使用權到期之后,如何“自動續(xù)期”的問題,卻有必要出臺詳細的法律規(guī)定和執(zhí)行細則,而且已經(jīng)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雖然如今我們的絕大多數(shù)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尚沒有到期,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處置的問題似乎還不那么緊迫,但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盡早出臺法律給予明確,總比屆時問題集中暴發(fā),弄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