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甫
在教學調研活動中,我常聽到一些青年老師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太好了”“真棒”“太棒了”等單一語言評價。我認為:這其實毫無針對性的“形式評價”,缺少的是導向性。對受表揚的學生來說,盡管會得到一時的“歡喜”,但長此以往對于沒有付出多少努力就換來的“太棒了”,他們會不以為然。
如一位老師教授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學片段:
師:長方形有幾條邊?
生:有四條邊。
師:太好了!那正方形有幾條邊呢?
生:也是四條。
師:你真棒,長方形有幾個角呢?
生:四個角。
師:你真了不起,我們一起祝賀他!
(師生鼓掌三下,“啪、啪、啪”并齊喊著:“你真棒,向你學!”)
同樣的片段,另一位教師是這樣做的:
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你知道哪些呢?
生: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是用眼睛觀察到的。
師:你是個會學習的孩子,用觀察法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你還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嗎?
生: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角。
師:能把你發(fā)現(xiàn)的過程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拿出長方形紙有板有眼地數(shù)了起來,其他學生也跟著數(shù)了起來。
同樣的內容,第一位教師的課看起來轟轟烈烈,教師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太好了”“真棒”“太棒了”等毫無針對性、導向性的“形式評價”。對受表揚的學生來說,盡管會得到一時的“歡喜”,但長此以往對于沒有付出多少努力就換來的“太棒了”,他們會不以為然。對于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來說,教師的過度表揚也會讓他們感到不平衡。
在課堂評價中教師的評價往往引導班上的學生向同一個方向努力,教師評價的標準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一個學生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這時教師及時加以評價:“這個同學問題回答又正確,聲音又洪亮。”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評價就使學生明白了教師對同學回答問題時聲音的要求,于是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都爭相效仿。這時的評價就像一根“指揮棒”,起著導向作用。同樣是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教師并沒有刻意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誤區(qū):只要問題回答正確,聲音大小無所謂。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回答問題時一定要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有時不經(jīng)意的一個評價遠比教師一次鄭重其事的表揚效果好得多。
在課堂評價方式上,我們老師往往是口頭評價為主,缺少體態(tài)語的有機結合,以致感覺有些教師的課堂即時評價比較呆板,缺乏靈氣,總覺得教師沒有全身心地投入,或者只是老師對學生的單向活動,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多向立體互動評價明顯不足。因此,評價要多樣化:一是要主體多樣化,強調學生的自評、互評;二是要角度多樣化,教師肢體互助參與,有經(jīng)驗的老師能將有聲語和體態(tài)語有機結合,將預設語和隨機語有機結合,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或突發(fā)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對,獨特創(chuàng)新地進行評價,尤其是體態(tài)語如果應用得當,能夠較大限度地調動課堂氣氛,使課堂推向高潮。三是要尺度多樣化,不用一個統(tǒng)一尺度去評價所有學生,關注每一個兒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要注意看對象、看場合,或直言不諱,或委婉含蓄。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與鼓勵,贊許是后進生心靈的甘露,他們更需要關切的目光和貼心的話語。當然,當他們的學習的確有水平或創(chuàng)見時,同樣要給予熱情的肯定,以激發(fā)他們遠大的志向,促使他們在學習上更加勤奮。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也就是通過課堂上的交流與對話,能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shù)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評價語言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因此,我們在開展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之前,首先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什么?根據(jù)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顯現(xiàn),也不是單一地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給予的傾向性意見。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到即時的調節(jié)作用,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不論是一個詞語還是一個眼神,都會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而產(chǎn)生相應的行為表現(xiàn)。對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們的定位就是:判斷與診斷同步、激勵與促進并行,明理與導向共存,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xiàn)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更美麗。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烏牛鎮(zhèn)嶺下小學)
責編/齊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