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862)
隨著航空發(fā)動機設計性能的不斷提高,其機匣的設計精度越來越高,重量越來越輕,使機匣的設計結構越來越復雜,加上新材料的使用,給機匣在加工中如何安排工藝路線、如何控制切削變形,帶來極大難度,特別是壁厚極薄而且較為復雜型面的機匣加工,變形量的控制是該類零件制造技術提升的關鍵。
該零件材料為GH3536,Ⅱ類軋環(huán)件,熱處理狀態(tài)為固溶,鑒于零件結構及材料特點,為加工增加了很大難度。
從零件的結構上分析,由于毛料去除量大,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較大加工應力,因此零件應該先進行粗車,粗加工去除大部分余量后安排穩(wěn)定處理消除應力工序,熱處理后及半精車前安排了修復基準面工序,以減少機匣變形, 此工序要求機匣在自由狀態(tài)下基準面的平面度≤0.03 mm。表面是后續(xù)半精車和精車的基準,為保證基準面平面度要求,安排在立車加工。由零件結構看出該件裝夾定位性不好,需預留工藝邊方便后續(xù)精車、鉆鏜銑、電加工孔工序的裝夾。零件徑向有32處φ12后發(fā)蘭通氣孔、64處φ10.1主燃孔、32處φ13.8摻混孔、軸向24處φ6.4后發(fā)蘭安裝孔。其次大端有2處深槽:一處槽深14寬9角度15、另一處槽深31寬4角度15,且6段型面帶有寬2.1深7的環(huán)槽,如機械加工這些孔和槽,零件壁薄受力大會導致變形嚴重,安排了粗打孔,再由加工中心精鏜孔,對氣膜孔采用電火花加工。
型面加工是該件研制加工重點、難點。由于型面錐度不同、敞開性差,加工過程中零件實時變形,讓刀現(xiàn)象非常嚴重,會導致同一部位沿型面壁厚尺寸不均等現(xiàn)象。主要難點有:1)零件尺寸精、薄壁(沿型面1.2±0.05mm)、易變形,選擇合適的走刀軌跡。2)大端槽比較深(一處槽深14寬9角度15 、另一處槽深31寬4角度15)、6段環(huán)槽(深7寬2.1),加工過程中易打刀,造成零件報廢,選擇合適的加工方法和切削參數(shù),非常必要。3)由于零件為環(huán)形、薄壁類零件,型面復雜,在加工過程中,如果刀具結構選擇不當或刀具的裝夾位置選擇不當,刀具易與零件發(fā)生干涉,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對刀具和刀具的裝夾位置進行調整。
通常一道工序在車加工中首先是去除端面余量,然后進行車內、外表面的加工,對于高溫合金材料的薄壁機匣按這種方法加工時,機匣變形大,端面變形嚴重,在加工端面時應將端面留0.5mm的余量。扎槽時零件變形大,應先粗扎槽。再用內外循環(huán)均勻去除機匣內外表面的余量。最后再對端面進行車加工。由于零件下部剛性較好,因此整個切削過程均為由上端至下端。加工難點主要通過以下措施解決:1)分階段加工。零件分為粗車-細車-精車,每階段均勻去余量,減小零件應力分布不均勻程度。2)合理安排熱處理工序。在零件的毛料狀態(tài)和粗加工后進行熱處理工序,消除機加過程中產(chǎn)生的應力。3)控制走刀路線。關鍵工序—細車、精車中,規(guī)定刀具走刀路線,減少和調整切削力,控制加工變形。4)控制切削參數(shù)。為減少零件變形,在加工過程中嚴格地控制切削參數(shù)。5)增加系統(tǒng)剛性。
通過對零件試驗加工,總結出以下切削參數(shù)較適合此類零件、此種材料的數(shù)控車加工:
型面車加工:
n=35r/min。fn=0.18~0.2 mm/r。aP=0.1~0.5 mm。
槽車加工:
n =15r/min。fn=0.07~0.1mm/r。
發(fā)動機為具有更好冷卻性能,在火焰筒外壁上設計了上千個直徑在φ1.2~φ1.6、位置度φ0.3的徑向氣膜孔,這些小孔加工一直是機械加工難點。
電火花打孔是電極與金屬間放電產(chǎn)生高溫腐蝕金屬達到穿孔的目的,用于加工超硬鋼材、硬質合金、銅、鋁及任何可導電性物質的細孔。最小可加工0.015mm的小孔,也可加工有錐度的小孔,被廣泛使用在精密零件加工中?;鹧嫱采闲】讛?shù)量多,采用單電極打孔速度慢,采用排電極群孔加工工藝,選用紫銅電極進行加工。
通過該零件的研制,對大型薄壁件的工藝加工有了更系統(tǒng)化的分析,從工藝路線的安排、余量分布、以及UG軟件編制循環(huán)程序的應用,同時掌握此類零件的數(shù)控加工方法和該類材料數(shù)控切削參數(shù)的選擇,總結出以下經(jīng)驗:1)選擇小刀尖半徑刀片(一般R在0.2~0.4),以避免變形,但要保證刀具壽命,刀尖半徑不能太小。2)減少主切削角:粗加工時為6°~8°,精加工時為10°~12°,讓零件強度高的部分或夾具承受載荷。3)減少切深:該材料型面車加工選擇切深范圍在0.1~0.5 mm。4)不要讓刀具過多滯留在加工表面上。5)降低切速:該材料型面加工8~35r/min。6)許多機匣壁很薄,薄壁件的變形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由于切削壓力和剪切應力過大,產(chǎn)生的部分熱量會引起零件變形,在壁非常薄的部分熱量會穿透到截面所有部分,引起金相顯微組織損傷,此時為降低切速,限制熱量集中,可以使用硬度合金刀具。7)在某種情況下,切削方向非常重要,例如:一些薄壁件在加工中出現(xiàn)的振顫.變形問題,可由根部向外車削改為由外向根部切削加以解決,用該方法可將切削力集中于裝夾上。
通過調整加工方式以及對刀具的優(yōu)化,調整走刀路線等一系列新技術,增強機匣加工技術的同時使加工成本大幅降低。特別是車削、小孔加工技術在復雜的薄壁環(huán)形零件上得到應用,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1]王愛玲,等.機匣制造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