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中國醫(yī)科大學英語第二教研室
當今世界經(jīng)濟、科技競爭日趨激烈,隨著國際間交往與合作的不斷發(fā)展,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受到人們的普遍青睞。在我多年的英語教學經(jīng)歷中,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學不好英語并不是學習不刻苦,而是學習不得法,更有甚者是有些學習因為存有“連最起碼的單詞我都記不住,還學什么英語”這樣的想法而放棄了英語學習,學生苦惱,老師也苦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對學生說:記單詞要做到“五到”,即心到、口到、手到、眼到、耳到,這是記單詞的通則。詞匯是構(gòu)筑語言的基礎材料,不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又怎談得上學好、應用好一門語言呢?根據(jù)筆者多年來學英語、教英語的親身體驗,幾種科學的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值得探討的。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如果掌握了語音規(guī)則,對長久記憶單詞頗有裨益,但單純地死記硬背語音規(guī)則是很難達到熟練正確運用的。究竟何種情況下發(fā)何音,只有經(jīng)常正確地朗讀單詞,在不斷的練習中才會了解這些語音規(guī)則,在理解語音規(guī)則的同時也就加深了對單詞的記憶。
英語主要有三種構(gòu)詞法:
1)轉(zhuǎn)化法:即一種詞類轉(zhuǎn)化為另一種詞類。如:動詞轉(zhuǎn)化為名詞、名詞或形容詞用作動詞等。例如:swim用作動詞意為“游泳”,轉(zhuǎn)化用作名詞,詞義仍為“游泳”;water用作名詞時,意為“水”等,轉(zhuǎn)化用作動詞意為“澆水,流口水”等;narrow用作形容詞意為“窄的”等,用作動詞意為“使狹窄,變細”等。
2)派生法:通過加前綴或后綴構(gòu)成另一個詞。大部分英語單詞都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記,通常的形式是:前綴+詞根,詞根+后綴或前綴+詞根+后綴,如un(前綴,表“否定”)+happy(幸福的)-unhappy意為“不幸的”,加上名詞后綴-ness,(un)happiness意為“(不)幸福”;auto(自己)+bio(生命)+graph(寫)+y(后綴)--autobiography(寫自己的生命——自傳);(十)(競賽)“十項全能賽”和“十項全能運動員”等。英語中的基本詞根、詞綴不超過500上,只要了解了它們,就可以避免死記硬背,從而輕而易舉地記住幾千個單詞。
3)合成法:由兩個或更多的詞合成一個詞。如等等。合成詞的數(shù)量是很大的,有的一個名詞可以同其它詞構(gòu)成許多合成詞,了解這種方法,便于記憶及靈活使用單詞。
有些英語單詞形狀極為相似,如果放在一起比較,就可以加深記憶,如window(窗戶),widow(寡婦),wonder(想知道),wander(徘徊,漫步),panda(熊貓)等等。
有些英語單詞是因為某個人、物或社會事件所產(chǎn)生的,這樣的單詞乍看起來難記,可一旦了解了其處,記憶起來并不難,如tantalize (惹弄,逗引)即來自希臘神話人物Tantalus,因泄露天機,被罰立在齊下巴深的水中,頭上有果樹??诳仕罪嫊r,水即流失,腹飲俗食時,果子就被風吹去。由于出現(xiàn)了tantalize (惹弄,逗引)一詞,還有charlatan(江湖郎中,騙子)原自意大利地名“Charlat”,此地專賣假藥并出江湖郎中,所以叫Charlatan。再如boycott來自人名 “Boycott”,1897年英國駐愛爾蘭官員,因拒絕降低地租而被愛爾蘭人抑制及驅(qū)逐。Baroque(藝術(shù)、建筑等過分裝飾、雕琢的),此詞由十七世紀“巴洛克”藝術(shù)而來,以古怪精巧為特色。這種記憶方法可以稱之為“立體思維”,該記憶方法靈活且深刻,而且還能豐富學習者的社會知識面。
有些單詞沒有詞根且很難以記住,對于這些單詞,我們出可采取“立體思維”,聯(lián)想去記憶。如。首先我們可以想見標槍的外形酷似,標準在空中運行如同,兩個結(jié)合,一詞也就記住了;這種記憶方法雖不科學,但有時非常有趣,一旦記住,就不會忘記。
另外,記單詞要講究反復性,無論運用什么時候樣的記憶方法,說到底反復記憶是最好的方法,畢竟我們是把英語當成外語來學,有學外語的環(huán)境,而無習外語的互不干涉,出就是說沒有天天說、天天聽、天天用、天天看的語言環(huán)境,只能通過反反復復使它們變得熟悉。古人云:溫故而知新。記憶英語單詞如此。在背記新的單詞之前,應把前一次背記的單詞復習一下,了解哪些單詞記住了,哪些單詞還未記熟,未記熟的再進一步去記憶,這樣就不會像“熊瞎子擗苞米,擗一棒丟一棒”了。換言之,記憶單詞要講究積累,不要刻意追求數(shù)量,還要注意質(zhì)量。
這里我還要提及一下,記憶單詞不能孤立地背,還要同閱讀密切配合起來,見得多了,自然也就記得熟了。大量的閱讀將有助于單詞的記憶。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記憶英語單詞固然要下一番苦工夫,但也確實有竅門可尋?!鞍讼蛇^海,各顯其能”,因為詞匯是每位學習者必過的一個難關(guān),想必每位學習者都有各自的訣竅,不妨彼此經(jīng)常交流,以便不斷促進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