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評論員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石油石化企業(yè)各級機關大興調研之風,黨員領導干部紛紛下基層廠礦隊站訪民意、問民生、解民情,現(xiàn)場解決基層的難題和職工群眾反應強烈的涉及自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有效地推進開了一個好頭,彰顯了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工作作風。
但也有一些不良的苗頭和傾向值得警惕。有的黨員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不是為了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而去的,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點私欲,擺闊氣、講排場,車接人迎、前呼后擁之中,在基層轉上一圈,聽聽基層匯報,做出幾點指示,就算是完成任務了;或是迫于當前形勢和組織的壓力,人是下去了,但是心還在上面,急匆匆下去,慌忙忙上來,調研報告一交,萬事大吉;或是借調研之名到基層吃喝玩樂,搞“一日游”或“幾日游”等等。這樣的調研,就像葫蘆掉到井里,看似沉下去了,其實還浮在水上,不僅達不到真心傾聽基層呼聲、真情關心基層疾苦、真誠解決基層難題的目的,而且可能還會起反作用,引起基層群眾的反感和唾棄。
調研是我黨倡導且長期堅持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經(jīng)常事、基本功。調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為研判形勢、制定政策、作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jù)。同時,調研也是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有效手段和途徑。要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不下到基層去,不下到基層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去,訪民意、問民生、解民情,就聽不到真話,了解不到真實情況,也就不能正確地研判形勢、制定政策、作出決策。變了味的調研,不僅于決策有害,而且貽患黨風政風,敗壞黨群、干群關系,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有極大的損害。
當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正處于關鍵時期,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改革發(fā)展的任務殊為艱巨。石油石化企業(yè)作為國有骨干企業(yè),在其中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使命。黨員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既是進一步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進一步踐行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的必然選擇。因此,警惕并糾正調研活動出現(xiàn)的不良苗頭和傾向,讓調研活動成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地的抓手,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紐帶,就顯得尤為重要。
實現(xiàn)上述目標,就要扎扎實實地開展調研工作,帶著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想法下基層,真正沉到基層、下到底層,真心傾聽基層呼聲、真情關心基層疾苦、真誠解決基層難題。而非蜻蜓點水,浮在面上,淺嘗輒止,不求甚解?;鶎尤罕姷南才?,現(xiàn)實的矛盾糾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肯定拿不出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要抱著向群眾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調研工作,廣泛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好話壞話都要聽,不能一味地聽好聽話、舒服話。要敢于聽真話、刺耳的話,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往往是刺耳的,但卻真實反映了基層的狀況和職工群眾的思想和心聲。如果一味迷信那些沒有油鹽的所謂的好話,不僅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而且很可能得出與事實相反的錯誤結論。
要本著解決基層的難題和職工群眾反應強烈的涉及自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的目的下基層,調研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最終目的。對于基層的難題和職工群眾反應強烈的涉及自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只要不違法違紀,在職權能力范圍內的,能現(xiàn)場解決的現(xiàn)場解決,不推諉扯皮,不搞口頭承諾,過后沒有回音;對于不能一時解決的,要給基層說明情況,做好溝通工作,約定期限解決。
調研工作涉及各方關系,牽扯社情民意,既是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渠道,也是黨員領導干部展示作風的窗口。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如果能夠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下基層真調研,聽實話,辦實事,必將影響和帶動調研風氣的全面好轉,得到基層群眾的信任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