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永安
本文以錄音棚及控制室聲學設計的基本內容、規(guī)范及設計目標、錄音室聲學仿真聲學為例,探析筆者對錄音棚聲學設計特點、聲學參數(shù)、主要平剖面、技術措施、用料配置、實測聲學效果的理解。
錄音棚是一種使用功能要求很高的房間,根據(jù)主要用途的不同錄音棚分為音樂錄音棚、對白錄音棚、混合錄音棚、效果和特技錄音棚、同期錄音棚、解說詞錄音棚等多種類型。其中,音樂錄音棚是音質要求較高,聲學設計難度最大的一種錄音棚。新建專業(yè)化的錄音棚配置有:中型錄音室、大型控制室、小型制作控制室、視屏制作室、MIDI室和設備間等:中型錄音室主要針對中小型管弦樂隊、室內樂、獨奏樂器及聲樂的錄音教學;大型控制室主要針對錄音作品的前期錄制和后期縮混;小型制作控制室則是通過它與大型控制室和中型錄音室,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完全對接交換。
在設計中,錄音室、配音室和演播室等聲學用房所占的比例很大。在設計之初,首先介入了聲學設計,以聲學設計為主導,根據(jù)國家相關規(guī)范進行綜合考慮、精心設計、反復試測,滿足聲學和錄音工藝的便用要求。其中包括:混響時間、額率特性、聲缺陷的防止、本底嗓聲及振動(隔振)的控制等。同時,對演播室和錄音室進行了聲音的試聽,以期達到良好的聽覺效果。在不增加造價的前提下,極大的減少了聲學技術用房中音質失敗的可能性。
1.呈音質設計
(l)確定功能要求的容積、形狀、尺寸,計算簡正頻率的分布。
(2)滿足主要使用功能,如拾音要求的混響時間和頻率特性。
(3)抑制可能影響拾音音質的缺陷,如回聲、顫動回聲,低頻嗡聲等。
(4)對聲學性能進行仿真演習,預聽聲音的效果。
2.噪聲與振動控制
根據(jù)傳播途徑的不同,噪聲可分為兩類:一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噪聲(即空氣聲):二是通過建筑結構傳播的噪聲(即結構聲或固體聲)。由于兩者的傳播方式不同,因此,處理的隔聲措施也完全不同。其方法主要是通過控制聲源周邊的噪音、抑制傳播途徑和接收處的附加噪音來實施。在經濟條件容許的范圍圈內,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噪聲降低到規(guī)定容許標準的數(shù)值以內??諝饴曉瓌t使我們采用了質繁大、密度高的隔聲構造,緊貼原有墻體新砌筑墻體和新建圓孔輕質墻體:所有榭戶封閉,并在窗內側加一層四周密封厚度為12mm的玻璃。而結構聲我們則采用了一般通行的做法——用浮筑構造的“房中房構造”:隔振墊塊上現(xiàn)澆80nlm厚混凝土露面,四周砌筑120nun厚抹灰墻體,樓面采用安裝隔振器加棉的構造來控制振動。在考慮隔聲與隔振構造的同時,除必要的聲學性能外,我們還注意了它的建筑性能,如強度、防火、防潮、防塵等,以確保錄音棚整體的安全。
在錄音棚聲學設計中,我們嚴格按照了《有線廣播錄音室播音室聲學設計規(guī)范和技術用房技術要求》GYJ26-86、《廣播電視中心技術用房容許噪聲標準》GYJ42-89、《擴電視技術手冊》第12分冊(96版)的相關規(guī)范進行設計和施工。
1.形體尺寸本項日是將一般用途的辦公用房改作錄音棚,因受層高及梁柱位置的影響,在建筑設計中。根據(jù)項目的特殊情況,我們只能采用“低頂棚錄音室”。
低頂棚錄播室的近似比例如下:L(長):W(寬):H(高)3.2:2.5:1
2.項目體形聲線分析通過側墻、控制室墻及頂栩聲源不同位置的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此體型設計在聲學上是合適的。再配合吸聲和間隔布置,對音樂錄音會有較好的支持,滿足了合適的混響時間和頻率特性的要求。
仿真的目的是研究及改良錄音棚內各點的聲學特性,除混響時間外,比如:聲場是否擴散、反射聲是否均勻,是否有長延時的回聲產生及語言清晰度范圍是否達標等
仿真時,我們按24人的樂隊在錄音棚內工作時的情況進行測試,聲學仿真頻段我們按倍頻程選取:選用了125、250、500、l000、2000、4000、8000Hz等。
經過現(xiàn)場測試,得出各點聲學仿真圖表和各點聲學指標、聲學仿真的數(shù)據(jù),顯示了將建成的錄音棚各相關指標均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
1.控制室的聲學要求
在節(jié)目錄音和播出過程中,對錄制和播出節(jié)目的音質進行監(jiān)聽和調整的房間,稱為監(jiān)聽控制室。從錄音室拾取到的信號質量,經過判斷和調整,由控制室對錄制的信號進行加工,利用人工混響器和延時器加以完善。在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聽、判斷和調整,都是在控制室中進行的。聲學和監(jiān)聽條件,直接影響著制作節(jié)目的質量及藝術效果。
一個良好的控制室,必須能夠消除房間聲學環(huán)境對信號的干擾,特別是在多聲道錄音、分期錄音和立體聲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它是控制室的最根本的聲學要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控制室比錄音室顯得更為重要。
2.選擇較大體積的控制室
控制室選擇標準一般來說,要改善低頻段的房間聲學特性,應選擇較大體積的控制室但聲學性能的改善程度并不與體積成正比.而建造太大的控制室,造價必然提高,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加之現(xiàn)代的人們,有時也希望控制室能趨向于一種家庭聽音環(huán)境。所以,體積既不能太小,也不要太大。
對體積的選擇,國際專業(yè)組織推薦值:一般應在60~150m3左右,極限尺寸不小于40m3。另外,也有根據(jù)錄音室體積來選擇控制室體積的。當錄音室體積在60~300m3時,控制室體積可選為錄音室體積的1/5。
考慮到立體聲重放時的要求,房間應以立體聲重放基線的中垂線為軸,采用幾何對稱形式。室內還嚴格要求沒有凹面存在,以免產生聲聚焦,影響錄音效果。
1.根據(jù)噪聲特點,可將錄音室內的噪聲分成兩類
一是規(guī)則噪聲,即連續(xù)穩(wěn)定的通風空調噪聲;二是間歇脈沖噪聲,如干擾聲、室外喇叭聲或樓板撞擊聲等。根據(jù)經驗,后一類噪聲更易為聽眾所察覺。
由于錄音室及控制室需要對微弱的聲音氣息表達和監(jiān)聽,背景噪聲稍高就有可能將這些有用信息掩蔽掉,所以限定背景噪聲的NR數(shù)不超過規(guī)定范圍,對錄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隔聲隔振處理
如錄音栩臨街面是車庫出入口,樓上為教學樓,控制室背后是廁所,基于此種情況,要求所有窗必須封閉,在窗內側加了一層厚度為12mm的玻璃,并且將四周密封嚴實,再在室內做浮筑隔振構造的房中房,樓面采用安裝隔振器加棉的構造,對固體聲進行了隔絕。成品隔音門也由專業(yè)廠家定做。
房屋的本底噪聲超標,往往是來自空調系統(tǒng)。施工中凡進入聲學用房的空調通風管道,我們都進行了消聲設計,選擇超靜音空調,并要求注意調整好房內風速,對穿墻洞口也采取了特殊的要求和處理。施工完成后,經過對錄音栩進行了隔聲測試,隔音效果達到了設計要求。
3.聲學調整測試
根據(jù)聲學項日相關的規(guī)范和要求,項目必須進行聲學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和報告提交等過程,并根據(jù)不同階段的測試報告,在相關的聲學施工中進行調整。
在錄音棚聲學裝修過程中,我們在前、中和后期進行了三次混響時間測試:為防止施工可能產生的誤差,錄音棚隔聲施工完成后.又增補了一次混響時間測試.各次測試對比均達到了聲學設計的指標和要求。經過研究、設計、模擬和建設,錄音控制室與錄音棚從規(guī)模到技術含量,達到了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