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笑艷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呼和浩特010110)
淺談習慣性便秘的病機及治療
于笑艷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呼和浩特010110)
習慣性便秘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痛苦,西醫(yī)多采用瀉下劑對癥治療,長期應用瀉下劑會使病情加重,中醫(yī)治療此病有很大優(yōu)勢,但由于教材及諸多醫(yī)家對此病的論述過于單一,和臨床脫節(jié),為了更好地指導臨床,本文就習慣性便秘的病機及治療用藥加以探析。
習慣性便秘;病機;治療
習慣性便秘是長期、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排便的生理功能因某些原因發(fā)生了失調或紊亂,不能正常地按時把糞便排出體外。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量少,干硬,排出困難或合并一些特殊癥狀,如長時間用力排便,墜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幫助排便,在不使用瀉藥的情況下,7天內自發(fā)排空糞便不超過兩次或長期無便意[1],且本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此外,本病還是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腦出血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fā)因素,臨床上經常發(fā)生因便秘引發(fā)的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據流行病學調查,我國習慣性便秘的發(fā)病率為6.07%[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的增大,生活發(fā)式的改變,此病呈上升趨勢,且年輕人發(fā)病率逐年增高。西醫(yī)多采用瀉下劑對癥治療,長期應用瀉下劑會加重胃腸功能紊亂,使病情加重,中醫(yī)在治療此病方面顯示了較大優(yōu)勢。
習慣性便秘歸屬于中醫(yī)“虛秘”范疇,但由于教材及諸多醫(yī)家對虛秘的論述過于單一,和臨床習慣性便秘錯綜復雜的病機及臨床表現(xiàn)不相吻合,不能很好地指導臨床。本文就習慣性便秘的病機及治療用藥加以探析,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奔创竽c具有吸收精微、排除糟粕的功能。大腸接受小腸所向下傳送的食物殘渣,使之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故有“傳道之官”之稱,其過程是整個消化的最后階段。大腸的傳導功能正常,糞便才能正常的排出體外,習慣性便秘的病位在“大腸”,是大腸傳導功能失司所致。
習慣性便秘的發(fā)病多與體質、病后、年老體弱、情志失調、久坐少動、飲食不節(jié)、濫用瀉藥等相關。素體陰虧血少;病后產后,陰血虛少;或失血奪汗,傷津亡血;或年高體弱,陰血虧虛,均可導致陰虧血少,血虛則大腸不榮,陰虧則大腸干澀,腸道失潤,大便干結,便下困難,而成便秘。當今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壓力大,長期憂愁思慮,抑郁惱怒或久坐少動,氣機不利,氣機郁滯,氣郁化火,火邪內蘊,耗氣傷津,大腸傳導失司。過食肥甘、辛辣導致積熱內生,熱邪耗氣傷津,大腸傳導失司。濫用瀉劑,更致氣損津虧,便秘加重。以上諸多因素往往相互影響,氣虛則大腸傳導無力,陰血津液不足,則大腸失于濡養(yǎng)[2],二者均可使大腸傳導障礙,糟粕積滯于內,阻塞氣機,而致氣滯,氣滯則腑氣不通,氣郁日久,則可壅而化熱,熱邪一方面耗氣傷津,另一方面,又可壅塞氣機,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使習慣性便秘反復發(fā)作,病久難愈,病機復雜,多呈“以虛為主,虛實夾雜”之機,既有“氣血津液不足”之虛,又有“氣滯、燥熱”之實。
針對習慣性便秘多呈現(xiàn)“以虛為主,虛實夾雜”的病機特點,臨床宜“虛實兼顧,標本同治”,治宜“補氣養(yǎng)血潤腸,兼行氣清熱”。
2.1補氣重在補肺氣和脾氣。
2.1.1補肺氣機理肺與大腸相表里,唐容川在《醫(yī)經精義·臟腑之官》中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奔捶螝庑C,調理氣機,是大腸傳導的動力。另一方面,唐容川曰“肺氣傳輸大腸,通調津液,而主治節(jié),治節(jié)下行,則氣順而息安大便調?!奔捶螝饷C降,通調津液到大腸,使大腸潤而不燥,以利傳導糟粕。肺氣虛,肺失宣肅,大腸傳導無力、大腸失于濡潤,就會導致便秘的發(fā)生。
2.1.2補脾氣機理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氣不足,不能主運化,中焦氣機斡旋無力,該升者不升,該降者不降,食物殘渣停滯不下,而致便秘。
2.1.3可選的補氣藥物臨床上可選用黃芪、黨參、白術、太子參、淮山藥等。黃芪、白術、太子參可補益脾肺之氣,白術健脾益氣,補后天之力較強?;瓷剿幗∑ⅰ⒑衲c胃、補肺。
據現(xiàn)代藥理研究,黃芪能增加腸道緊張度[3],白術對腸管活動有雙重調節(jié)作用,在抑制時呈興奮作用,《本草正義》曰:“白術富有膏脂,故苦溫能燥,亦能滋潤津液……萬無傷陰之虞”。此外,黃芪、太子參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2.2滋陰養(yǎng)血潤腸血虛則大腸不榮,陰虧則大腸干枯,腸道失潤,可致便秘。導致血虛陰虧的病因很多,如失血、亡汗、年老體衰等?!秲冉洝访魇荆耗I主五液,開竅于二陰,腎虛則津液竭而大便秘結,這也是老年人易發(fā)習慣性便秘的主要原因。
常用的藥物有當歸、杏仁、首烏、生地黃、知母、麥冬、天冬、玄參、桑椹子、火麻仁、柏子仁、桃仁、冬葵子、瓜蔞仁、紫蘇子、決明子、肉蓯蓉等。
據現(xiàn)代藥理研究,當歸有明顯的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功能、神經調節(jié)功能及收縮平滑肌功能,其揮發(fā)油可增加腸管的血流量,促進平滑肌收縮[4]。瓜蔞含有強烈致瀉物質,瓜蔞仁作用較強,皮較弱。生首烏能促進腸道運動,有通便作用。麥冬能增加腸黏膜分泌作用而潤腸。肉蓯蓉具有明顯的促進排便作用,它可以顯著提高小腸推進速度,增強腸蠕動,改善腸肌功能。杏仁的脂肪油有潤腸通便、增加腸道黏膜分泌的作用。桃仁含有脂肪酸,可潤滑腸道,利于排便。
2.3行氣主要包括通腑氣、降肺氣。
肺與大腸互為表里,大腸司職傳導,肺氣下降而排泄通達。肺位居高,為五臟六腑之華蓋,故其氣以下降為順,肺氣的肅降有利于大腸糟粕的傳導?!夺t(yī)經精義·臟腑之官》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比绶问迕C,津液不能下達,可見大便艱澀,肺氣不降,可致大腸氣機郁滯,通降失常,傳導失職而糟粕內停形成便秘。
通腑氣、寬腸的藥物有厚樸、枳實、陳皮、萊菔子、木香等。宣降肺氣的藥物主要有杏仁、桔梗、紫苑、瓜蔞皮、浙貝母等。
據現(xiàn)代藥理研究,厚樸調整胃腸運動,對腸道有興奮作用。枳實能使胃腸道平滑肌興奮,胃腸運動收縮節(jié)律增強而有力。陳皮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排除腸內積氣,拮抗平滑肌收縮而促進排便。萊菔子能對抗腎上腺素對離體兔回腸節(jié)律性收縮的抑制作用,增強小腸的運動,有利于食物在小腸內的消化。杏仁的脂肪油能提高腸內容物對黏膜的潤滑作用。
2.4清熱習慣性便秘易出現(xiàn)郁熱,可少佐清熱之品,如銀花、生地黃、牛蒡子、蒲公英、半枝蓮、虎杖、魚腥草等。
2.5攻下中醫(yī)提倡“急則治其標”,燥屎內結日久,易形成濁毒內攻等變證,宜急攻治其標。若大便數(shù)日不下,伴頭痛、頭暈、腹脹、納呆、惡心、嘔吐、舌苔厚膩,有時可見左下腹部可移性條索物,可加芒硝、大黃、檳榔等。此治標之劑宜中病即止,大便得下即止,不可過量。正如《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秘結候》所說:“如投以快藥利之,津液走,氣血耗,雖暫通,而即秘矣。”
總之,習慣性便秘病位在“腸”,與氣血津液失衡密切相關。病機多屬“以虛為主,虛實夾雜”,以“氣血津液不足為主,兼有氣滯、燥熱”,治以“補氣益血潤腸,兼行氣清熱”。
[1]韋艷碧.養(yǎng)血消秘湯治療功能性便秘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2,30(4):69-70.
[2]李兆秋.中醫(yī)藥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1):51-52.
[3]陳百齊.疏導湯配合穴位按摩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44(6):159-160.
[4]鄭虎古.中藥現(xiàn)代研究與應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1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6.092
1672-2779(2013)-16-0124-02
吳義紅
201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