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霞
(山東省東營市育才學校)
學生升入二年級后,語文教學的重心不僅僅是字詞方面訓練,更多地融入了片斷練習。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說詞匯的缺乏、生活經(jīng)驗的不足、譴詞造句的生疏,使得他們感到寫作無源,成為了“擠作”。究竟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地度過艱難的起始階段,讓他們樂于寫作,并從每一次的寫作過程中獲得趣味呢?關(guān)鍵還是積極引發(fā)他們樂于寫作的興趣,從而提高寫作的能力。
在學生剛剛接觸寫作練習時,如果要求他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寫出一定字數(shù)的一段話,而且還要文通字順、內(nèi)容生動,這顯然有一定的難度。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其實做到這點并不是什么難事,在剛剛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時幫助學生打消思想顧慮,告訴他們學習寫話(作文)很容易,就是要學會用筆來說,平時自己怎樣想就怎樣說,怎樣說就可以怎樣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單幅或多幅畫面來說一說自己看到、想到的有趣情節(jié);或者讓學生講述自己一天中看到、聽到、感到最有意思的事情,并說清為什么有意思。學生們一一說過后,教師指導他們將自己所說的內(nèi)容正確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上,并明確告訴他們通過手中的筆把自己剛才說的那些話記錄在本上的過程就是寫作,本上的內(nèi)容就是作文。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感到寫作很容易,于是不知不覺地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
作文教學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認識客觀世界,并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情感和思想的途徑。在這一系列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會觀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培養(yǎng)學生其它能力的基礎(chǔ)。如何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激發(fā)他們觀察的興趣。小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關(guān)注,并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被關(guān)注事物上。他們會產(chǎn)生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的念頭,并會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細心觀察,如看、聽、聞、嘗、摸、想……從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時教師最應該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讓他們產(chǎn)生愉悅的心情,以實現(xiàn)學生通過細心觀察寫出有特色的作文的教學目的。
一次我正在上課,窗外雪花紛飛,看到此情此景我感到正是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寫作訓練的好時機。于是我?guī)ьI(lǐng)學生來到學校的操場上,引導學生體會:踩在雪地里是什么感覺?觀察飄落的雪花什么樣?嘗一嘗雪的味道,讓學生在雪地里盡情的打雪仗、堆雪人。漸漸的學生沉醉在雪的世界里。接下來利用一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寫有關(guān)“雪”的作文,這次寫作練習收到的效果出人意料,學生文思泉涌,不僅寫下了所看所嘗所玩,也寫下了所感所想。有的學生寫道:調(diào)皮的雪花落到我的臉蛋上,我剛想用手捂住它,誰知它已逃跑了;有的學生寫道:看到枯黃的草坪蓋上了這層厚厚的潔白的雪絨被,我想小草一定在暖和的睡大覺吧,當小草醒來后,它一定會換上漂亮的綠衣服。這無疑是學生們的愉快心情促使他們產(chǎn)生興趣,進行細致觀察的結(jié)果。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教會學生細心的觀察,更需要教師在生活中積極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進行生活實踐,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源泉,并且反過來再次促進學生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感受生活中的真情,激發(fā)表達的欲望。
在學習了課文《三個兒子》后,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我給學生布置了為父母“洗腳”的作業(yè)。要求學生晚上回家給父母洗腳,并將自己的體會與感受以作文的方式寫下來。“洗腳”的過程雖然短暫,但是如何幫爸爸或媽媽洗腳,如何打肥皂,洗腳中的樂趣與感動便成了學生作文中精彩的片斷。謝玉茜的作文中寫道:“為了洗得更干凈些,我又給媽媽的腳上打了些肥皂。好滑呀!還沒搓兩下,媽媽就癢的咯咯的笑起來……一不留神,媽媽腳上的肥皂泡調(diào)皮的跑到了我的鼻尖上,我也被逗樂了,而媽媽笑的更是眼淚都流出來了?!庇辛素S富的生活體驗,有了寫作的生活來源,學生消除了寫作文時的畏懼心理,產(chǎn)生了急于傾訴紙上的愿望,自然文如泉涌。在作文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們的真情實感,許賽的作文中寫著:“爸爸的腳上有了‘皺紋’,我知道這是為了我和媽媽累出來的?!蓖鮿P月的作文中寫著:“以前媽媽都是這樣給我洗腳,多辛苦呀!今天為媽媽洗了一次腳,我感到好高興。以后,我要常常給媽媽洗腳?!庇辛松顚嵺`,學生有事可寫、有情抒發(fā)。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學生“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有一定條理,語句通順。”“見聞、感受、想象”來源于學生的生活體驗,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源泉,寫所見所聞、抒所感所想。
為了實現(xiàn)幫助學生在一次次的作文練習中積累寫作經(jīng)驗,逐漸自己悟出作竅門的教學目的,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文時可以采取“精心批注,給學生留有余地,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修改”的方法。
正如支玉恒老師所提倡的那樣:“精心批注”的‘精’,是對內(nèi)容、語句的批改精確、到位、強調(diào)重點。這里講的重點應該包括本次作文的重點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兩個方面,批改時要有針對性,避免類似“語句通順”“層次清楚”“描寫欠生動”等一系列讓學生難以把握的空洞評語,更不能因為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就夸大其詞,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一味地強調(diào)其優(yōu)點。由此可見,適當?shù)脑u價才能幫助學生積累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
在批改作文時,教師要因?qū)W生的不同水平而有所差異:對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進行引導式的評改,相反對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則應進行指導式的評改。就拿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句子來說吧,評改的結(jié)果都是將句子劃掉,但給與的評價卻可以不同:對程度好的學生可以采取標出句子后再打個問號的做法,對程度較低的學生卻在旁邊相應的空白處注明“與上文內(nèi)容重復需劃掉”。這樣區(qū)別對待的結(jié)果是好的學生在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時要反復琢磨本上不同標記的用意,并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改正;較差的學生拿到作文本后可以直接了解教師對作文的意見,并引起自己的注意和頓悟。
一般說來,教師除了利用一些橫線、箭頭等符號來提示學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外,還應做到堅持將每一位學生文中的閃光點都用曲線標出。雖然有的學生可能文章內(nèi)容、描寫不如他人的精彩,但與他自己的文章相比的確是比較突出。教師將文中描寫生動的語句標出,可以使學生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中看到進步與成功,這也是在激發(fā)學生再一次創(chuàng)作的欲望。在文末批示的評語也可以采取優(yōu)缺點分開寫的方法進行,如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有哪幾條。最后讓學生將文末的評語和前面的精批結(jié)合起來反復琢磨、加深理解并再次修改作文,形成“寫作——評改——修改——評改”的良性循環(huán)。這樣,學生們在教師針對不同人提出的每一次螺旋上升的要求下,經(jīng)過反復幾次認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摸索寫作竅門,積累寫作經(jīng)驗。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幫助學生多進行相互交流,典型問題的作文在全班范圍內(nèi)進行評改,讓學生們在聽評他人作文的同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為今后比較容易地寫出好文章奠定基礎(chǔ)。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山東教育.山東教育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