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曙
(江蘇省大豐市少年體育學校)
南宋朱熹《觀書有感》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獑柲浅靥晾锏乃疄槭裁磿菢忧宄?因為上有源頭,活水不斷地流來?,F在常用來比喻只有不斷地從生活中吸取養(yǎng)料才能寫出富有活力的動人心弦的好作品。也用來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教師應該是條大河,一頭連著知識的海洋,另一頭連接著學生們求知的涓涓細流;教師應該是個開源者,是個引水者,讓學生求知的涓涓細流變得更寬、更廣。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也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教師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都在接受繼續(xù)教育,今天考這個“證”,明天考那個“證”,忙得不亦樂乎。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帶有很大的被動性和滯后性,屬于低層次的學習。而更高層次的學習是自主高效的學習,我們應把終生的學習“內化”為自覺的行動,由此來“充電”,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做一個真正的研究型教師。
首先,通過學習來“洗腦”,增加職業(yè)危機感。以課改為標志的教學方式的“革命”將淘汰一批“古董”教師,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自古以來,師承“傳道、授業(yè)、解惑”祖訓,中國的師者風范似乎總是循規(guī)蹈矩,教師的“一桶水”在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用之不竭”。而今世界,新知識排山倒海,知識經濟初露端倪,高新技術突飛猛進,人才競爭日趨激烈,使我們教師明顯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和緊迫感。加強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活水”。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打破傳統教學中的弊端,才能更新教學觀念,才能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要提高教學水平,必須充電;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研究教法和學法;要研究教法和學法,必須學習。
其次,通過學習來“充電”,完善自身素質,提高競爭力。一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主要標志,多媒體教學、網上教學已是今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二是完善知識結構。近幾年,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就會在教學中“穿底”,在生活中“露餡”,最終會“下課”。通過學習來“充電”,完善自身素質,提高競爭力。加入WTO后,我們應在幾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狠下功夫??朔栊浴R驗槎栊耘c畏懼是自我超越的大敵。應利用人的“創(chuàng)造性張力”,即改造現實與變革現實的雄心與行動。這是自我超越修煉能否成功的關鍵。在這樣的組織里,一群這樣的“學習者”體現了研究型教師的不斷超越自我的特有精神。活動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演講、討論、心得報告、專題研究等,地點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時間的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固定時間,形成一種內在驅力去主動學習。在組織方面,教職工可以依自己任教的科目,或自己的興趣加以分組,組成小組,分配成員的工作任務并安排學習的進度,定期進行學習,彼此分享學習心得。
再次,認真研究,大膽創(chuàng)新教法。傳統課堂,教師一味地灌,忠實于教本,學生可能被動接受,也可能排斥,知識面被圈定,理解思路形成定式,這些極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研究型教師則要求教師將對教學目標深入研究,對教學對象做認真研究,對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全面研究。因此,認真研究,大膽創(chuàng)新教法是改變教師角色的一個主題內容。學習,是一名教師職業(yè)的需求。作為出傳播人類文明的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教育形式的發(fā)展,才能勝任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信息時代是“知識爆炸”與“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只有不斷從環(huán)境中汲取對自己有意的知識來發(fā)展自身、完善自身,通過不斷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同時要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與學生的互動、與家長的聯系等日常工作,在不斷學習與反思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三,在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盡可能涉獵各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從而更好地針對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維持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與事物的探索興趣。
同時,研究型教師還特別強調從反饋中學習,從反思中學習,從共享中學習,借此來克服學習智障。應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個人與個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信息反饋,促進教師之間知識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文化的溝通。在各類會議中,以學校重要工作為中心,主要參會人員進行相互交流、暢談。從中參會人員獲得信息反饋,增進相互理解。此外,學校還積極營造教師內部自由爭論的氣氛,促進教師群體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交流與對話,使彼此受益,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思想,不斷深化教職員工對研究型教師理論的學習和思考,增強創(chuàng)建研究型教師的意識和能力,營造一個帶頭學習、持續(xù)學習、全員學習、互動學習的環(huán)境,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全面提升教師的學習力、創(chuàng)新力與競爭力,努力把教師培育成為學習型教師。
研究型教師人們觀念上一個最大的特點在于一個“活”字,活可以概括學習、創(chuàng)新、變化、升級等等個方面的實質。研究型教師的觀念“活”在哪些方面?活的知識觀,不再只重視死的知識,而是高度重視知識的發(fā)展和更新;活的信息觀,重視信息的時效性、動態(tài)性、綜合性;活的學習觀,即不再把學習看組是一勞永逸的事,而是在變化發(fā)展中學、隨機地學、終身地學;活的人才觀,重視的不僅是人已經具備的技能和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活的資源觀,重視可發(fā)展的資源,特別是重視人類資源;活的組織觀,重視組織的彈性、適應性、可調性、因此組織機構內部的等級觀念和嚴格界限觀念隨之淡化。
研究型教師會讓人們的思想意識為之一新。研究型教師同思想和體制的僵化格格不入,它總是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的?!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薄耙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弊鲆粋€研究型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研究,為新課程的建設添磚加瓦、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貢獻力量、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