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范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俞樟華、邱江寧教授等撰著的《清代傳記研究》一書,于2013年1月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正式出版。
該書分為七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清代傳記理論的基本成就和錢謙益、黃宗羲、王士禛、全祖望、姚鼐等著名學者在傳記創(chuàng)作方面的杰出貢獻,以及清初女性散傳的主要特征。該書認為,相較于古代傳記理論,清代傳記理論有了新的突破和長足進展,不僅參與傳記理論思考的學者比前代要多得多,而且出現(xiàn)了一批與傳記理論密切相關的研究著作。清人對傳記理論的貢獻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一方面,清代學者對前代已經涉及的有關傳記批評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都重新作了審視和評價,糾謬誤、正是非、明得失、斷優(yōu)劣,顯示出理論總結的趨勢;另一方面,他們又提出了不少新的觀點和理論,把傳統(tǒng)傳記理論批評推進了一大步。
考察清代傳記理論的發(fā)展脈絡及其延伸影響,可以看到,清代傳記理論的發(fā)展不僅與清代傳記創(chuàng)作的繁榮有密切的關聯(lián),而且與清代政治哲學、學術進展途徑、學術繁榮等都很有關系。更具體地看,清代傳記理論的發(fā)展與影響,始終和《明史》的修撰密切相關。它是從修撰《明史》而起興,又圍繞《明史》修撰凡例的擬定而展開的對歷代史傳寫作體例和寫作理論的反思與總結,最終也是沿著《明史》修撰所獲得的學術經驗而延伸、引發(fā)起包括傳記理論思考及總結在內的清代學術研究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