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海
(甘肅省臨夏市第二中學)
“效率”的含義,就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獲。衡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學時間。即在教與學活動過程中,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下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來談一談筆者對實施“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一些看法。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主宰著整個教學活動?,F(xiàn)行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目的,就明確提出了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要讓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shù)學的意識”。作為數(shù)學老師,必須對教學目的有明確的認識,并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教學。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光有教師認真地準備還不夠,還必須把學生也調動進來。這就是布置學生預習,明確預習內容,布置預習作業(yè),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都有一個充分的知識與心理準備。課堂上學生會講的讓學生講,學生會做的讓學生做,學生能完成的讓學生自己完成。
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再好,教師講得再精彩,如果學生不能真正參與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課堂。要使數(shù)學課堂更高效,教師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承認其基礎的差異,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如何練習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
一是設計課前一練,對重點內容反復練習,熟練掌握,靈活應用。二是新課學習中的鞏固和提高練習,要分層設計,因材施教。重視例題教學,精選例題,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例題的學習過程。
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好奇心理,促使學生由“好奇”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且還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盡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