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水長
(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
節(jié)奏原指音樂中交替出現(xiàn)的強弱、長短等現(xiàn)象,把它應用到班級管理,就是班級管理過程中的疏密相間、快慢結合、舒卷有致、動靜相生、張弛有度等現(xiàn)象。良好的班級管理節(jié)奏,不僅使班級管理具有藝術性,而且能夠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更好地促進師生的和諧發(fā)展,達到教育的目的。一個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的成功在于很好地在管理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選擇恰當?shù)慕逃椒?,采用合理的管理機制,使班級氣氛張弛有序,自始至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啟發(fā)性地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使教育的目的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得以達到。要做到這些很不容易,我結合自己的班主任經(jīng)驗,談談體會。
班級管理中的“快”其實就是指班主任對學生的信息、問題把握、處理的時空寬度、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班級管理的效度。這種管理的節(jié)奏的準確把握,往往能使班級在高速、高效的軌道上良性運轉。
把握學生的信息要“快”。每一個學生在班級當中都只是其中的幾十分之一,而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孩子幾乎是全部。任何一名老師都不能忽視每一個鮮活個體的存在。當一名學生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唯有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她),走近他(她),教育好他(她)。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思想得到學生的認可,唯一的途徑就是使自己的教育符合學生身心認知特點,能為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所認可?!鞍嗉壥菍W生學校生活的主要場所,班級是學生社會化進程的演練場”。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建立了各種既簡單又復雜的關系。班主任要促進學生成長,就必須視野開闊,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的真相。而要做到對學生情況了如指掌,就要疏導自己的信息渠道,盡可能地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斷拓展有效信息源。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快速做好以下一些工作,首先班主任要建立班級信息獲取站點。一個班級在成立之初,就要馬上著手培養(yǎng)一批關心集體、認真負責、以身作則的班干部,建立一個有良好分工、團結協(xié)作的班委。這一方面是強有力的班委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處理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班級事務,使同學之間的一些矛盾糾紛在萌芽階段就得以平息。但更為重要的是,這樣能讓班主任在第一時間從班干部那兒得到來自班級中的信最基層的聲音,從而明白班級現(xiàn)狀,選擇更加合理有效的工作思路、策略。其二,班主任要迅速從學校的各項評價中發(fā)現(xiàn)問題,特別是要密切與科任老師的聯(lián)系。因為科任老師長期在班級的第一線,撇開情感因素,我們從他們的表述中獲得的都是班級中最客真實的情況,班主任有理由對其足夠重視。其三,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進一步擴大信息渠道,從家長處了解到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習慣。有些班主任建立班級網(wǎng)頁的做法是值得推廣的,在這里班主任既能獲得學生的一些心聲,又能讓家長暢所欲言,表達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班主任從網(wǎng)面中的信息中獲得教育的內(nèi)容,準確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從而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快”的第二步是要快速判斷信息,果斷做出決策。在掌握了大量信息的基礎上,班主任要快速判斷、快速決策、快速辦理。很多事情就是因為猶豫而痛失最佳教育時機,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班主任尤其要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盡快給陷入某種困境的學生以及時的幫助。一名心智還不太成熟的學生難免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的一些困惑,有些問題甚至會讓他們陷在其中糾結不清,難以自拔。這個時候班主任以各種方式,如自己親自出馬甚至是派出得力班干部對其加以疏導,使其以最快的時間回到正軌上來。我們經(jīng)常說,教育要讓冷漠走開,但換一句話來,投桃報李也是人之常情。班主任這樣做,學生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知恩圖報”的心理,自覺地配合老師開展工作??梢韵胍娨粋€沒有學生游離在外的班集體將會有何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要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使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社會心理學中的“阿倫森效應”告訴我們:人們總是喜歡褒獎不斷增加,批評不斷減少。在教育中有一個現(xiàn)象:教師將80%的時間關注20%的學生,這些學生基本是處于“好”、“壞”的兩端,而對班級中的絕大多數(shù)“平庸的學生”卻關心甚少,很顯然這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一種看問題的方式。事實上任何一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必然會充分發(fā)掘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優(yōu)點、長處,從而構建一個具有戰(zhàn)斗力的班集體。故而一個班主任對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不能定性、定論,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總是難免失之偏頗。相反,如果能及時對學生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下的閃光點及時肯定,這個學生的自信心必然大增,其融入班集體中的意識必然得到增強。
班級管理中的“慢”是相對于“快”而言的,它隱含有班主任善于等待教育時機和具有一顆對學生寬容的心的意思。教育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潛移默化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不斷地取得進步,最終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zhì)變。
“文化濡染”要“慢”。班級的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對班級產(chǎn)生影響這是大家共知的道理。但在實施過程中,很多班主任太過注重眼前的實績,這使得不少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換言之,就是過于在文化的顯性層面做文章,有的班主任甚至還頗有應付檢查之嫌。事實上,文化建設的真正核心在于隱性的影響,顯性的呈現(xiàn)更多的是承擔載體的功能,起促進的作用。故而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并不在于你組織學生讀了多少有關文化方面的文字,也不在于你的班級布置了多少東西,關鍵在于,你的這些東西對學生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而這種影響絕不可能一下子就生成。所以,班主任在建設班級文化的過程中切不可煩躁,只有靜下來,慢慢地作出符合學生身心實際的解讀,調(diào)動學生以探討、交流的姿態(tài)學習文化,感悟文化,并且努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不斷踐行,真正內(nèi)化成其自身的素質(zhì),并且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強化才是真正有效的。
誘導后進生要“慢”。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并不是簡單的雕塑過程,而是人的內(nèi)心通過一系列的矛盾運動向著正確方向“內(nèi)化”的長期的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因而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出現(xiàn)反復的現(xiàn)象是正常的。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和細致;暴風驟雨、劈頭蓋臉地來一通批評,痛快固然痛快,但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把后進生反復訓斥為“無可救藥”、“糊不上墻的稀泥”,這勢必會挫傷后進生的積極性,甚至激化矛盾,轉化效果不明顯。因此,面對學生反復犯錯誤的現(xiàn)象,班主任需要冷靜,更需要時間,一則留給自己思考的空間,二則給學生以自我改進的機會。我們應當正視反復,理智地對待它,對學生進一步誘導,采取更妥帖的辦法進行教育,千萬別把學生“逼”回去。
對一些“特殊”學生的“改造”要“慢”。這里所說的“特殊”生是有別于后進生的,它是指在班級管理中遇到的一些與班主任的理念格格不入,頑固地守衛(wèi)著自己的為人處世、學習習慣的學生。很顯然,這些學生充滿個性,對一些問題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也往往有一些相應的行動方式。從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來看,這些學生是很有存在價值的,但由于這些學生的心智發(fā)育不成熟,他們又往往容易走入自以為是的怪圈。比如有的學生會非常固執(zhí)地認為某個老師在針對他,而事實上并非如此;有的學生總是覺得某些常規(guī)要求(比如不準穿拖鞋)沒有必要;也有的學生覺得班級文化建設費時費力而見效甚微,大可不必花大力氣去搞等;還有的學生似乎天生就對環(huán)境較為冷漠,他們不愿參與課堂,也不大愿意參與班級的各項事務。他們的這種固執(zhí)往往會使班級的一些要求在這些學生身上打上折扣,顯然這對班級的發(fā)展是不利的。但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顯然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的,它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的制約。班主任想一下子就將他們的這些觀念轉變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些東西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強令禁止與班主任自己觀念不相符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及時與其交流,努力將其引導到主流意識的軌道上來,但可能更需要多一些等待,等待其實是一種教育的有效方式。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在漫長的時間甚至畢業(yè)之后與班主任交流時才會明白以前班主任對其的良苦用心,這正說明班主任在做這些學生的思想工作時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千萬不可簡單粗暴。
如何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幾乎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共同關心的話題,班主任工作是煩瑣而復雜的,如何使自己在繁雜的工作中理順思路,讓工作做得藝術,甚至能在工作中找尋到快樂,就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迅速搶占學生管理的制高點,要分清主次、緩急,調(diào)整管理的節(jié)奏,張弛有致;處理好“快”與“慢”的關系,掌握班級管理的主動權。
[1]譚細龍,主編.班級管理研究.
[2]陳震,主編.班主任新思維.
[3]唐云增,主編中小學班集體建設經(jīng)驗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