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梅,李顯寧,王 娟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河北承德067000)
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圣經(jīng)文化教學的嘗試
董 梅,李顯寧,王 娟
(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外語與旅游系,河北承德067000)
圣經(jīng)文化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了解圣經(jīng)文化對理解和掌握英語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為出發(fā)點,探索??朴⒄Z教學中導入圣經(jīng)文化教學的的途徑及手段。
圣經(jīng)文化;英語教學;跨文化語言交際
《圣經(jīng)》是一部記載古代亞、歐、非一些國家政、經(jīng)濟、文化民俗等諸多方面的典籍,它不僅是一部宗教經(jīng)典,也是史學百科、文學巨著、語言寶庫[1]。曾被聯(lián)合國譽為最有影響力的著作。長期以來,西方社會中的政治體制、文學創(chuàng)作、乃至風俗習慣都受其影響,因而被視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如果對這一特定的文化系統(tǒng)沒有相應(yīng)的認識和了解,將會影響對其語言的深入理解和恰當運用。
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提出:專科英語教學要使學生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wù)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語和書面交流?!兑蟆吩诮虒W建議中強調(diào)打好語言基礎(chǔ)和培養(yǎng)語言應(yīng)用能力并重,強調(diào)語言基本技能的培訓和培養(yǎng)實際從事涉外交際活動的語言應(yīng)用能力并重。
本著《要求》的精神我們努力探索培養(yǎng)學生跨語言交際能力的途徑,提出了在??朴⒄Z教學中適度引入圣經(jīng)文化學習,以及從了解《圣經(jīng)》對英語文化的影響入手導入圣經(jīng)文化教學的嘗試。
劉潤清說:“不涉及文化的語言教學必定是蒼白的、枯燥的、不受歡迎的?!保?]《圣經(jīng)》不僅奠定了現(xiàn)代英語的基礎(chǔ),而且為英語表達輸入了新鮮血液。英語的格言和典故,大多借助《圣經(jīng)》人物故事,以古喻今,以人喻義,以事喻理,因而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生活中的語言交際[3]。不了解《圣經(jīng)》中故事典故,就可能會碰到語言理解上的障礙,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諺語與典故比比皆是。例如:
《實用英語綜合教程II》第一單元Text B Will Daily Newspapers Disappear一文中寫到In my opinion,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Because of the internet,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ws certainly has become an“instant access”commodity.此句翻譯是“我認為報紙厄運臨頭的征兆已經(jīng)出現(xiàn)。因為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國內(nèi)國外新聞已成為即時可得的商品”。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句話的翻譯很是困惑。于是我們在教學中有意加注了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的出處解釋。Writing is on the wall,handwriting on the wall or finger on the wall墻上手書的字,這條習語比喻“災(zāi)禍即將到來的跡象征兆”,源出《舊約,但以理書》第5章(5,Danel,old testament.)。巴比倫王拿不高(Nebuchadnezzar)的兒子伯莎薩(Belshazzar)在宮中大宴群臣及自己的妻妾,把他父親從耶路撒冷圣城掠奪來的金銀器皿拿來宴飲,邊飲酒邊贊賞自己用金銀銅鐵木石制作的神像,忽然空中出現(xiàn)一只手在宮中墻上寫下一行字,卻無人認識,太后向國王推薦了猶太先知但以理,但以理解釋說“由于一直忽視神的存在,巴比倫要滅亡,伯莎薩將被殺?!惫划斖韲鯏烂瑖覝S亡。
加入圣經(jīng)源點知識與內(nèi)容講解,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可以通過意義記憶法加深對習語、典故詞匯與言語的記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語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這樣英語語言學習與英語文化學習相得益彰,共同進步。
華盛頓曾說過:沒有上帝和圣經(jīng),我們無法管理這個世界。“We can not manage the world without God and Bible.”在西方,上至總統(tǒng)下至貧民百姓,《圣經(jīng)》在他們的人生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總統(tǒng)就職宣誓時手放在《圣經(jīng)》上面,普通百姓在吃飯前要默念經(jīng)文感謝主賜予他們食物。婚禮上新人們要誦讀經(jīng)文,葬禮上牧師用經(jīng)文讓死者安息。人們每天道別時說good-bye一詞源于God be with you.。Holiday假日一詞源于holy-day。聽到別人打噴嚏時人們會說God bless you.。當人們從緊張、焦急或者壓力下解脫出來時會脫口而出Thank God[4]?!妒ソ?jīng)》與西方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圣經(jīng)文化元素加以重視,引導學生既注意文化層面的知識理解,又要引導學生對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予以重視。
《實用英語綜合教程II》第三單元Text B The Interview一文中在給面試者的忠告中寫到:At the same time check the times of buses and ferries so that you are sure to arrive on time.“要查清楚你所坐班車和輪船的時間以確保你能按時到達面試地點”。我們在教學中利用這一文化現(xiàn)象讓學生了解西方人的時間取向。在圣經(jīng)中耶穌告訴眾人:“天國是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候來臨的”,所以時間對西方人來說是極其殘酷的,守時被西方人普遍視為做人最起碼的品質(zhì)。“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嚴守時間是做事的根本。了解了西方人珍惜時間的緣由也就不難理解西方人特別關(guān)注守時的原因。
《新視野英語教程I》第七單元Testing Your Ears的Task 3有這樣一段對話;
Priest:John White,do you take Helen Kennedy to be your lawfully wedded wife?
John:Yes,I do.
Priest:Helen Kennedy,do you take John White to be your lawfully wedded husband?
Helen:Yes,I do.
John and Helen:For better,for worse,for richer,for poorer,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till death do we part.
Priest:The rings,please...I now pronounce you husband and wife.
這是一段在教堂舉辦婚禮的片段。教堂婚禮這一風俗習慣源于《創(chuàng)世紀》第二章第22節(jié),上帝見證亞當和夏娃的婚禮。教師講解這一風俗習慣的緣由后在有針對性提出思考問題;如:為什么大多數(shù)西方人選擇在教堂舉辦婚禮?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西方人的教堂情節(jié)。因為,在西方大多數(shù)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過去,嬰兒出生要送到教堂接受洗禮,很多人周末去教堂做禮拜或去教堂服務(wù),大多數(shù)人的婚禮選擇在教堂里舉行,并且選擇百年后葬在教堂周圍,甚至把棺木放置到教堂里。只有了解教堂在西方人心中地位,學生才會真正懂得西方人的教堂情節(jié),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客觀看待中國年輕人選擇在教堂舉行婚禮的現(xiàn)象。
最后,教師鼓勵學生搜集整理教堂婚禮流程,讓學生對整個教堂婚禮有較全面的了解,然后進行分組對話表演。學生對此話題興趣濃厚,情景對話表演參與度極高,教學效果顯著。
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關(guān)注圣經(jīng)文化的風俗和習慣,從而了解圣經(jīng)文化下人們的生活模式。使學生審視圣經(jīng)文化及其影響,以便更好的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觀念以及思維方式,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的文化心理構(gòu)成,已達到尊重彼此的文化,成功地進行就文化交流的目的。
“閱讀中外經(jīng)典,通識人類文化”是大學通識教育的指導思想。根據(jù)“二語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基本原則,英語學習要先聽,后說,再讀寫。習得,有一個情感過濾原則,越感興趣,效果越好,學習的愿望越強烈,效果也越好。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自選他們感興趣的英文歌曲,英文原版電影及文學作品節(jié)選進行學習,目的是以興趣為導向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和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圣經(jīng)文化對西方人們生活品質(zhì)、價值觀和道德觀等的影響。引導學生從唯物史觀了解圣經(jīng)文化,從而理解西方社會的歷史、政治、文學、藝術(shù)之圣經(jīng)底蘊,培養(yǎng)學生與西方人士進行文化交流的能力?!镀桨惨埂稴ilent Night是學生最喜歡的英文歌曲之一。首先,我們讓學生了解平安夜(Christmas Eve)的來歷。1818年12月23日在奧地利的一個小鎮(zhèn)上鄉(xiāng)村牧師摩爾發(fā)現(xiàn)教堂里管風琴的管子被老鼠咬壞了,沒有風琴怎么慶祝圣誕呢?摩爾想起《路加福音》記載著耶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后,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于上帝,在地上平安歸于他所喜悅的人 ”,他根據(jù)這兩句經(jīng)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他請教堂風琴演奏員葛路伯譜曲,第二天12個兒童在教堂里演唱了這首新歌大受歡迎,歌詞的第一句就是“平安夜”,歌名因此也叫《平安夜》,從此,每年12月24日夜就得名“平安夜”?,F(xiàn)在這首美妙的歌曲已成為全世界人民平安夜最喜歡演唱的曲目之一。然后,再讓學生學唱這首歌曲,并在圣誕節(jié)晚會上演唱,不僅避免了以往學歌曲記不住歌詞的現(xiàn)象。而且通過學唱英文歌曲還能了解西方宗教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情感水平和認知水平。
北京大學劉意青教授指出:幾乎所有西方文學作品,都滲透著基督教或《圣經(jīng)》的影響,即使沒有明顯取用其內(nèi)容和人物的名字,它們也滲透著基督教的善惡觀和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缎ど昕说木挖H》是一部英文經(jīng)典影片。不論從藝術(shù)上還是從思想上都堪稱佳作,因此讓學生在練聽力的同時也能感受其中的文化價值是我們的目的,在這部影片中圣經(jīng)人物故事和典故貫穿始終。觀影后我們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賞析,西方人的人性取向(human nature orientation)里有原罪說的觀點:人性雖然是惡的,但卻是可以救藥的,所以西方人才不斷地懺悔自己的言行,不斷改變罪的本性,努力超越現(xiàn)世,奮起變化。影片中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冤屈20年之久,但他覺得妻子的死與他有間接的責任,所以他感到內(nèi)疚,沒有抱怨命運對他的不公。另一方面他又在獄中竭盡全力地與監(jiān)獄中惡勢力抗爭,通過自己的行動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且深深影響了在肖申克的其他人,影片在闡述安迪反抗的過程時用了宗教性很強的詞語redemption救贖?!杜f約以賽亞書》中說“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同敗之;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此片是對個體救贖,群體救贖的宗教式的反思。弘揚了圣經(jīng)中提倡的強者自救,圣者渡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others)的思想。
海明威說:“我是靠閱讀圣經(jīng)學習寫作的。主要是《舊約》全書?!痹诤C魍淖髌分卸加兄ソ?jīng)文化深深的烙印。如:《太陽照常升起》其題目便是摘自《舊約全書 傳道書》第一章第五節(jié)的第一句話。借用Kluckhohn和Strodtbeck夫婦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種取向,《老人與海》則反映了西方的人和自然的關(guān)系取向;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決定了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的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取向,同時上帝賦予人類掌管這個世界的權(quán)利。因此人與自然相分對立,而人處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老人與?!分?,主人公圣地亞哥瀕臨絕境卻靠著堅強的意志降服了體積巨大的馬林魚并在鯊魚的襲擾下終于將被鯊魚吃得只剩骨架的魚帶回海岸。作者讓我們體會人與自然的觀念并啟示我們:自然法則是人類不可抗拒的,面對不能征服的大自然,人類可以利用和改造它,最終取得精神上的勝利。同時表現(xiàn)了“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的氣概。
英國著名學者馬修·阿諾德指出:學習《圣經(jīng)》并不是宗教意義上的讀圣經(jīng),而是對圣經(jīng)進行文化和文學上的闡釋.英語教學中融入圣經(jīng)文化的目的并不是僅局限于語言層面,更多的是一種跨文化的解讀。因此教學要注重以圣經(jīng)文化的寬廣視角覆蓋語言學習、文學欣賞和文化比較三個層次。
語言文化關(guān)系密切,英語學習離不開文化教學。在西方占有絕對主流的圣經(jīng)文化是英語教學不能忽視的部分。著名丹麥語言學家Jesperson在《英語的發(fā)展和結(jié)構(gòu)》中強調(diào)“宗教對英語的影響不可低估”,作為高校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yīng)當重視教材中所涉及的圣經(jīng)典故、習語和諺語等知識源點講解,并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通過電影及文學作品欣賞使學生加深對圣經(jīng)文化知識的認識使學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順利進行跨文化交流。
[1]姚介厚.西歐文明[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2.
[2]趙冬云.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兩個誤區(qū)[J].天津外語學院學報,2004(11):73-75.
[3]曹青.宗教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4]張蓓.關(guān)于英漢典故翻譯中的宗教文化問題[J].現(xiàn)代外語1994(1):52-54.
Bible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DONG Mei,LI Xian-ning,WANG Ju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ourism,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Hebei,China)
Biblical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western culture.Knowing the bible culture plays a huge role in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English.In order to develop the students’abilities of 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the paper prob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Bible cultur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Bible culture;English teaching;intercultur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H319
B
1008-9446(2013)05-0054-03
2013-07-04
董梅(1963-),女,上海人,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外語與旅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教學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