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關系的正確解讀

      2013-08-15 00:48:56魏俊麗
      關鍵詞:加害人司法機關刑罰

      魏俊麗

      (天津市紅橋區(qū)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130)

      近年來,“賠錢贖刑”的案例不時見于媒體,諸如“北京寶馬撞人案”、“杭州飆車案”、“廣東東莞重罪減刑案”。這些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被害人遭受的經濟損失,也讓加害人更好的回歸了社會。但由于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對話平臺的缺失,司法機關往往將經濟賠償是否積極、到位作為判斷加害人真誠悔罪與否的標準,被害人也會基于經濟賠償的實用性,而放棄對實質正義的追求,最終導致國家順應被害人的意愿,為換取經濟賠償,而讓渡國家刑罰權,從而減免對加害人的刑罰。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我們對被害人諒解加害人、請求贖刑的真實性、自愿性產生懷疑。作為不同性質的法律責任,加害人的積極賠償能否成為國家刑罰權讓渡的理由?為使經濟賠償的作用不被誤讀,國家又需要提供哪些制度上的保障?針對以上諸多疑問,筆者將從以下方面加以探討,試圖厘清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的關系,以期為刑事案件輕緩化處理提供更為合理的法律依據。

      一、傳統(tǒng)刑事司法理念下,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的關系

      (一) 中國古代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以賠減罪,即賠不等于贖

      在中國,贖刑制度自古有之,夏代就有“金作贖刑”的規(guī)定,即用財產或金錢贖罪以代刑罰。秦代時,贖刑已經發(fā)展為金贖、貲贖、役贖等多種形式;唐朝,贖刑制度趨于完備,出現了以官役折贖代償制度;至明,規(guī)定最為詳細,明律發(fā)展了唐代“官役折庸”制度,且以罰役為主;直至清末修律,引入西方法制,古代意義上的贖刑制度才被取消?!保?]古代“贖”之目的在于規(guī)避國家司法權的追訴或懲罰,維護一種公法益。其實質是統(tǒng)治者與犯罪人之間的和解,并無對被害人利益的考量。而古代“賠”則是加害人通過給予被害人一定的經濟賠償,來達到遏制被害人家族復仇的目的,其實質是加害人與被害人間的和解,與統(tǒng)治者無關。

      與此不同,現代意義上的“賠錢贖刑”則是將被害人置于糾紛解決的核心地位,加害人通過向被害人賠錢,來達到向國家贖刑的目的,它兼顧了國家、犯罪人、被害人等不同主體的利益訴求,是古代賠與贖的有機結合。嚴格來講,古代并不存在現代意義上以賠減罰,即用對被害人的經濟賠償來換取國家對加害人減免刑罰的制度。

      (二)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經濟賠償相對刑罰權獨立存在

      在國家獨占刑事追訴權的傳統(tǒng)司法模式下,提及經濟賠償,往往是在附帶民事訴訟之中。作為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追究加害人刑事責任的同時一并解決了因犯罪行為引起的物質損失賠償問題。作為不同的責任形式,二者雖因同一犯罪行為所引起,但刑事責任相對附帶民事責任中的經濟賠償卻獨立存在。

      因為在傳統(tǒng)的司法理念中,犯罪僅是加害人與國家之間的沖突,刑罰權只能由國家行使,被害人不享有追訴權或量刑建議權。經濟賠償則是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矛盾,經濟賠償權只能由被害人行使,國家公權力無權干涉也不應受其影響。正如有學者指出:“經濟賠償體現的是刑事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刑事責任則昭示著一種國家與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義務關系,前者與經濟賠償有關,后者與國家刑罰權相連。其中一種關系受阻,并不影響另一法律責任的繼續(xù)存在。同樣道理,積極履行自己應當履行的法律義務,似乎不能成為減免另一法律責任的正當依據?!保?]

      筆者贊同上述觀點,在傳統(tǒng)司法制度下,如果將公權力的刑罰權與私權利的經濟賠償混為一談,實際上是民刑不分,公私不分落后司法觀念的表現。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出現,不是刑罰權讓渡經濟賠償的體現,恰好相反,它正是刑罰權與經濟賠償有效區(qū)分后的一個中和,它通過對二者的奇異隔閡,使得被害人在行使屬于自己經濟賠償權的同時,無法干涉國家行使刑罰權。

      二、新刑罰改革理念下,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的關系

      (一) 司法實踐中,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的實然關系

      刑事和解作為一種新的刑罰改革理念,逐漸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推行。該制度將被害人置于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中心地位,逐漸形成“犯罪人—被害人”的解決方案。雖然該制度在化解矛盾,解決糾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尚處于探索階段,理論基礎不很扎實,實踐經驗尚不成熟。如刑事和解常常忽略了加害人是否悔罪以及悔罪程度,往往以賠償數額為核心,被害人有時會提出過高的賠償要求,為換得被害人的諒解,加害人不得不在高額賠償面前妥協(xié)。雖然被害人享有的僅為減免刑罰請求權,但能否實現重心仍在司法機關的審查同意。實踐中司法機關的審查往往限于形式上的審查,無論和解內容是否自愿、真實,程序是否正當,只要加害人與被害人間存在和解協(xié)議,就會作為從輕量刑的依據。這種將加害人的經濟賠償作為國家予以從寬處理主要根據的做法,不但夸大了經濟賠償在國家刑罰權讓渡中的作用,也使得二者間的關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二) 理論上,經濟賠償在國家刑罰權讓渡中的應然作用

      被害人能否獲得及時、充分的經濟賠償,固然對刑事和解能否達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但不可否認,加害人的認罪并真誠悔罪才是國家基于刑事和解讓渡刑罰權的基礎?!罢缱罡呷嗣駲z察院副檢察長朱效清所指出的,刑事和解與‘花錢買刑’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加害人是否真誠悔過、賠禮道歉、獲得被害人的諒解?!保?]經濟賠償雖是真誠悔罪的應有之意,“但僅有被害人的經濟賠償,充其量只表明恢復了被害人個體的被侵害利益,卻不能證明受損的社會關系已經得到平復,并且可以免受再次侵害之虞。足量甚至超量的賠償不等于真誠悔過,它必須結合案情和其他因素綜合認定,如果加害人表現出極大的危險性,則不能認定為真誠悔過,反而必須通過刑罰對加害人進行特殊預防。”[4]

      筆者對上述觀點表示贊同,對加害人作出有利的決定,不應該簡單建立在是否賠償、賠償多少的基礎上,即使是超額賠償,也不能足以說明其具有真誠悔過的態(tài)度,不能證明其人身危險性的降低,即便得到被害人諒解,司法機關也要慎重考慮從寬處理。只有這樣,受損的社會秩序,社會關系,社會正義才能得到真正的修復。

      三、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關系的制度保障

      在刑事和解的探索中,經濟賠償的作用之所以被誤讀,除社會誠信缺失、辦案人員素質不高、辦案流程不規(guī)范等原因外,最主要還是在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為明確經濟賠償與國家刑罰權的關系,在刑事案件輕緩化處理時正確發(fā)揮經濟賠償的作用,建議采取以下不同措施:

      (一) 規(guī)定財產保全制度,防止有錢人賠錢贖刑

      在刑事訴訟中,有些當事人為逃避經濟賠償責任而選擇轉移、隱匿財產,有些則將賠償作為與被害人交易的砝碼,以達到減免刑罰的目的,而其是否真誠悔過卻不再追問。這不僅使被害人的損失得不到有效彌補,也會讓最終作出經濟賠償的加害人得以從輕處罰,打上了“賠錢贖刑”的烙印。

      為使被害人打消不與加害人和解就得不到應有賠償的顧慮,筆者認為,在刑事訴訟中可以借鑒民事訴訟的財產保全制度,即在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后,由被害人向司法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相應擔保,司法機關依法對加害人的一定財物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以防止在今后的訴訟中,加害人轉移、隱匿或毀壞、滅失財產以逃避經濟賠償責任,確保將來給付更為順利。這一制度既遏制了加害人賠錢贖刑不良動機的產生,又防止了被害人迫于經濟壓力而不得已與加害人和解。

      (二) 建立國家補償機制,且堅持先賠后補、有補有還的原則

      在司法實踐中,加害人確無經濟賠償能力的情形也客觀存在,如賠償數目大、加害人因入獄服刑而無經濟來源等情況均可能導致對被害人的經濟賠償不及時、不到位。被害人與加害人因賠償數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往往使得刑事和解程序無法啟動,司法機關也就不再對加害人的悔罪態(tài)度做過多的審查,于是出現了貧窮的人因無力賠償而遭受牢獄之苦的殘酷現實。為推進刑事和解進程,保證刑事和解的平等性,建議應建立國家補償機制。法院可以設立由沒收財產和罰金組成的國家補償專項基金,在被害人窮盡一切救濟辦法后,由國家先行代替加害人提供補償。但鑒于我國現有經濟發(fā)展水平,可暫將補償對象限于暴力犯罪,因為相比財產犯罪和濫用權力犯罪,暴力犯罪的被害人往往更處于弱勢地位。當然該制度并不是無原則地替加害人善后,而是要堅持先賠后補、有補有還的原則。當加害人具備償還能力時,應如實將賠償數額償還國家。

      (三) 明確賠償數額標準,避免被害人漫天要價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金錢效應日益凸顯。有些被害人依仗其在刑事案件中的“弱勢”的地位,以國家刑罰權為依靠,變弱勢為強勢,在案發(fā)后,要求加害人高額賠償其所遭受的經濟損失,漫天要價。而此時孤立無助的加害人,迫于面對刑罰的壓力及失去自由的恐慌,不得不向被害人妥協(xié),達成所謂的刑事和解。實際上其內心不但沒有真誠悔罪,反而因被害人的過分做法而心存怨恨,并未達到修復社會關系的效果。筆者建議,作為刑事和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賠償數額可以參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標準,一般相當或高于法院判決后的賠償數額。對于人格權利遭到非法侵害的被害人,還可以參照民法相關規(guī)定,給予適當的精神損害賠償。明確賠償標準不僅使經濟賠償的數額更趨于合理化,同時避免了被害人依仗刑罰的強制力,迫使加害人用錢贖刑,換取自由現象的發(fā)生。

      [1]王春業(yè).論“判前賠償減刑”制度及其適用[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3).

      [2]關今華,關山虹,吳 強.“賠錢贖刑”正當性與合法性的追問與考察[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08(2).

      [3]吳宏耀.“花錢買刑”:刑事和解的正當性追問[J].中國社會科學,2009(6).

      [4]于志剛.刑事和解的正當性追問[J].政法論壇,2009(5).

      猜你喜歡
      加害人司法機關刑罰
      走近加害人家屬
      方圓(2022年6期)2022-06-13 18:51:39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執(zhí)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工作辦法印發(fā)
      支部建設(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18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被害人怠于采取公力救濟原因探析
      中國審計署:2015年逾二千人遭撤職停職處理
      人民周刊(2016年18期)2016-11-07 09:06:08
      刑罰的證明標準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8
      損失補償之債:一種新型的法定之債——《侵權責任法》第87條評析*
      先到先得還是機會均等:共同犯罪中的刑事和解
      财经| 承德县| 太康县| 玉环县| 平原县| 思茅市| 吴旗县| 浪卡子县| 罗定市| 罗田县| 荣成市| 湘潭县| 大余县| 衡水市| 商南县| 恩平市| 牙克石市| 乌恰县| 苍南县| 阿图什市| 怀化市| 平顺县| 周口市| 邢台市| 岐山县| 迁西县| 封丘县| 久治县| 磐安县| 西宁市| 晋中市| 卫辉市| 库伦旗| 延吉市| 腾冲县| 塔城市| 丹东市| 宁海县| 靖安县| 清新县|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