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莉
(1.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成都610065;2.湖北民族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恩施445000)
《螺絲在擰緊》是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創(chuàng)作的一篇中篇小說,以恐怖著稱,它講述了一位女家庭教師在雇主的名叫布萊的莊園中的一系列難以解釋的經(jīng)歷。小說中存在諸多沉默、空白和模棱兩可之處,存在著諸多神秘。首先,布萊的主人聘用家庭女教師的條件為何大異常情?其次,邁爾斯被學校開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第三,最引人注目且最引發(fā)爭議的一點是,幽靈真的存在嗎,或者只是女教師的幻覺?最后,邁爾斯是究竟怎么死去的?正是這些模棱兩可和神秘難解,小說雖說篇幅不算太長,但自1898年出版以來卻引起了激烈而不斷的爭論,可稱得上是被爭論得最多的現(xiàn)代小說之一。
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批評理論傾向于從政治歷史的角度來解讀文本,而且把文學批評本身也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手段。法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阿爾都塞認為時代的意識形態(tài)普遍反映于文學作品中,是統(tǒng)治階級的實施統(tǒng)治的手段之一;而大眾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也不是盲目的全盤接受,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反抗的自由;另一方面,意識形態(tài)也并不是一股完全連貫一致的力量,它也存在許多矛盾之處,這常常以文本中的“空白”、含混之處顯示出來。(Laing,1978)本文擬基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主要以阿爾都塞的理論為基礎,通過“癥候閱讀法”對《螺絲在擰緊》中人物角色(莊園主人、女教師、昆特和杰西、孩子等)進行具體分析,揭示這部小說中所反映的意識形態(tài)及其沖突,并試圖回答上述問題。
《螺絲在擰緊》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19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該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大英帝國經(jīng)濟文化的全盛時期,但在其繁榮的表面下也有日益明顯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的日益積累也正是導致英國后來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社會問題中等級制的影響不容忽視。
為了維護確保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維多利亞時代等級森嚴。當然因為當時資本主義已有較高發(fā)展,上層社會已不為貴族階層獨霸,許多富有的有產(chǎn)階級也加入了其中。他們以上等人自居,控制社會財富,操縱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竭力推行等級制,對下施行壓迫?!堵萁z在擰緊》中的布萊莊園的男主人就是其中一員。
“主人”在小說中只現(xiàn)身過兩次,這是在女教師去應聘的場景中。第一次見面時,他完全把女教師迷住了:“她走進哈利大街那座高大而堂皇的房子,發(fā)現(xiàn)未來的主人是位紳士,年富力壯,且是個單身漢。除了在夢中或在就小說里,這個從漢普郡教區(qū)來的姑娘從未見過這樣的人物”,“他英俊瀟灑、性格開朗、待人隨和、秉性善良”(James,25),盡管如此,這個女教師卻在聽到她的前任神秘去世后,“覺得那兒的前景有點兒暗淡。她還年輕,沒有經(jīng)驗,精神又容易緊張。擺在她面前的是重大責任,將來得過寂寞而又孤獨的生活,她遲疑不決?!笔鞘裁词顾露Q心接受這份工作的呢?“花了幾天時間思量斟酌,可是對方愿意付給的工資又遠遠超出了她的估計,因此第二次見面時她鼓起勇氣簽了約”(James,26)。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促使女教師改變想法的關鍵是工資,也就是錢。在資本主義社會,錢是進入上層社會的通行證,也是上層社會實施統(tǒng)治的物質基礎,這個物質基礎也使等級觀念成為了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
主人在雇傭女教師時提出的條件是:“她永遠不要去打擾他,既不要求助于他,亦不要抱怨,或向他寫信。一切問題她得自己處理?!?James,6)因此他在文中只出現(xiàn)過兩次,在莊園中一次都沒出現(xiàn)過。盡管如此,他處于上層地位的權威無所不在,布萊莊園一切都在他的權威掌控之下,一切人和事都圍繞他轉。女教師在莊園中代他管理一切,而女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取悅于他。海德格爾指出,權威往往“通過消退或自我隱退來真正展示自己”(Rowe,122)。在《螺絲在擰緊》中,布萊莊園的男主人正是以這種缺場和隱退的方式牢牢確立了自己的權威地位。
然而讓讀者困惑的是,主人為什么會對女教師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呢?為什么主人自從去年離開布萊之后再也不去那里了?作為失去父母的侄兒侄女的監(jiān)護人總是不在場?他后來甚至對邁爾斯的校長的來信都置之不理。原因果真如道格拉斯所言是太忙,他自己的事情占據(jù)了所有的時間嗎?實際上通過解讀忠心耿耿的前管家格羅斯太太的欲言又止和閃爍其詞,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隱情,這涉及到前任女教師杰西小姐。根據(jù)格羅斯太太所說,杰西小姐年輕漂亮,而主人:“喜歡那些長得年輕漂亮的。……主人就是這樣”(James,34)這也許正是主人去年呆在布萊的原因。而英俊富有的男主人對杰西也是有吸引力的,格羅斯太太曾告訴家庭女教師:“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被主人迷住的人)”(James,30)那么前一個無疑就是杰西小姐。然而身份高貴的主人只是把杰西當做一個美麗的玩偶而已。極可能的是:在得到杰西小姐后他就明白無誤地告訴她,他們兩人是不可能結婚的,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階層。杰西小姐意識到了社會等級制度是無法逾越的界線,灰姑娘式的夢終于幻滅了。她后來跟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主人的貼身侍從昆特在一起,也許是由于失身后的自暴自棄,也許是決意要對等級制度進行反叛。而結果兩人都以死告終。因為害怕,布萊莊園成了主人的禁區(qū)。主人對杰西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上層階級的為所欲為和腐化墮落。
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庭女教師的社會地位很特殊。她們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出身微寒。受聘于雇主家擔任起教育孩子及保姆的雙重職責。她們的地位雖比一般仆人要高,但對主人來說充其量也就是個高級仆人。作為被壓迫階級中的一員,她們理應有反抗意識,但因為經(jīng)濟地位的作用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強大,這群人和其他許多被壓迫者一樣已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內(nèi)化,他們往往不僅甘于被壓迫的現(xiàn)狀,而且還成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等級制的支持者。
《螺絲在擰緊》中的女教師進入布萊莊園后,勤勤懇懇地工作,力圖打理好莊園的一切,尤其在教育和保護兩個孩子方面,更是煞費苦心。她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取悅主人。這是一方面因為她對主人的迷戀,也反映了她對上層的本能的屈從,對等級制的認可。她在布萊莊園其他仆人面前的優(yōu)越感更是明確的表現(xiàn)了她的這種價值觀。
從一進入布萊莊園起,女教師就以上人自居。在參觀莊園時她就有這么一種感覺:“我產(chǎn)生了一種幻覺,覺得我們是一艘漂泊大船上的幾個乘客,而我呢,居然是船長”(James,31)。在小說的近結尾處,還有這么一處場景:“為了在仆人面前擺擺架子,我吩咐他們把我和邁爾斯的午餐擺在我們稱為‘樓下’的豪華大餐廳里?!?James,107)
“樓梯”往往被看作等級的象征,樓上是上層人物的領域,樓下是下層人的。小說中亨利·詹姆斯對它的處理也別有深意。女教師與鬼魂相遇的場所有兩次都是樓梯。第一次是與昆特相遇:“我看見樓梯上有一個人的身影,…….那個鬼魂已走到位于樓梯的一半位置的平臺上”,“我目送他走下樓梯,走進黑暗,只到他消失在下一個轉彎處”(James,66)。第二次是與杰西相遇:“我從上面往下瞧,一下看見一個女人坐在最下面的樓梯上。她背對著我,身子弓著,顯得十分憂傷?!?James,68)這里的樓梯上下體現(xiàn)的既是人物的空間位置,又是等級關系,也可以看作道德的隱喻。在這兩處場景中,昆特和杰西一直在下方,這既暗指他們地位的卑下,也指道德的墮落,而女教師一直處于上方,與之形成對峙。
在女教師眼中為什么杰西小姐是墮落的呢?這同樣是她心中的等級觀在作怪。杰西小姐與比自己身份低的昆特相愛,在女教師和管家眼中就是違背社會常規(guī)、是墮落。但女教師自己不是也愛上了比她地位高的主人嗎?可她并不把兩者相提并論,她認為自己灰姑娘式的夢想遠比杰西的行為高尚?!兜诙浴返淖髡叩隆げǚ拊羁谭治鲞^父權等級制下婦女的可悲:“如我們所見,他永遠可以占用一個身份低微的女人,但如果女人委身于一個社會地位在她之下的男人,則是可恥的;她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屬于屈服和墮落?!?波伏娃,504)女教師并不明白這一點,她服從于權威話語,固執(zhí)地認為兩個幽靈是邪惡的。她竭力承擔起主人委托她的責任,發(fā)瘋般的保護邁爾斯和弗洛拉免遭昆特和杰西小姐的腐蝕而墮落。其實她害怕和抵抗的與其說是幽靈不如說是對等級制的違反。
小說中一直支持女教師與幽靈作斗爭的老管家格羅斯太太更是等級制的堅定擁護者。她除了視杰西小姐與昆特的越等級之愛為邪惡和墮落之外,還處處維護主人,為其開脫罪責。作為布萊莊園的老管家,她不可能不知道主人與杰西小姐之間的事和杰西的真實死因,但她總是閉口不談。她在教育小邁爾斯上一直也是本著強烈的等級觀念。
當她看到邁爾斯與昆特形影不離,就曾大膽批評過這種交往,并暗示這種關系不正常。她對邁爾斯說的是“她不希望看到年輕的紳士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昆特只是個低賤的仆人而已”(James,60)。她對權威話語的服從還表現(xiàn)在她對女教師的服從上。其實從文中看來格羅斯太太一次都沒看到過幽靈,但她對女教師的話深信不疑,對女教師言聽計從,在女教師與幽靈作斗爭的過程中一直是她的堅定支持者。如果說女教師對權威話語的服從有一定程度是出于對主人的愛的話,那處于社會底層的格羅斯太太的所作所為完全是處于一種根深蒂固的等級思想。
昆特和杰西小姐被女管家和女教師視為邪惡恐怖的象征,被貼上了諸如“聲名狼藉、邪惡、不光彩、墮落可憎”等標簽。他們活著時是“聲名狼藉”的“壞”仆人,死后是徘徊在布萊莊園,試圖控制兩個幼小無辜的小孩的心靈的“惡”鬼。事實果真如此嗎?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看,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是等級制的犧牲品。但正是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對主流社會的反叛,他們是新生的力量的象征。
昆特的所作所為體現(xiàn)的是他對等級制的不滿和蔑視。他身前穿主人的衣服,跟所有的人都很隨便,經(jīng)常跟小邁爾斯形影不離,是最好的朋友。同樣在杰西小姐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不應該被等級的鴻溝所限制。“原來昆特與邁爾斯有幾個月總是形影不離。格羅斯太太曾大膽批評過這種交往,并暗示這種關系不正常,甚至還向杰西小姐談過她的看法。杰西小姐的態(tài)度卻很冷淡,她叫格羅斯太太不要多管閑事”(James,60)兩個有同樣價值觀的人走到一起是很自然的事,何況昆特健壯英俊,而年輕漂亮的杰西小姐又可能處于被主人拋棄的失落期。但他們的愛遭到了等級制的無情扼殺。
關于杰西小姐的死,格羅斯太太欲言又止,是文中的一處“空白”。這一方面是出于她對主人的維護,還因為維多利亞時代有關性的話題是被忌諱,尤其是亨利·詹姆斯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階級的小說家,也不可能在整個故事中提到如此“粗俗”的字眼。但通過文中的暗示我們可以解讀為:格羅斯太太口中自討苦吃的杰西小姐懷孕了,孩子可能是拋棄她的主人的,也有可能是昆特的。在維多利亞時代,一位未婚懷孕的家庭女教師是不適合待在莊園的,甚至也不適合活在世上。在虛偽的道德壓迫下,她只能選擇死亡。而文中女幽靈出現(xiàn)的場景之一——湖,也暗示出她可能就是跳湖自殺的。
關于昆特的死格羅斯太太倒是有解釋,但卻是充滿矛盾的。據(jù)格羅斯太太所說,昆特是因酒后誤入歧途,摔死在濕滑的陡坡的。要知道昆特是個“身材高大挺拔,活動敏捷”的年輕人,他會不小心摔死在路上嗎?而且連格羅斯太太也承認關于昆特的死因眾說紛紜。其實聯(lián)系上下文和歷史語境,我們不難看出他事實上是被作為等級制度象征的主人殺死的。昆特的傷被描繪為可能是由重摔引起的,但文中的空白可以使讀者解讀為:引起摔倒的原因也可能是外力所致:例如被人從身后狠狠一推,或被故意放置在路上的圓滑石頭所拌,等等。作為上層階級一員的主人決不允許他的侍從與自己的女人在一起。
昆特和杰西小姐死了,成了等級制的犧牲品。但他們的幽靈一直在布萊莊園游蕩,它們試圖喚醒那些屈從于等級制的麻木的靈魂。正如馬克思在《共產(chǎn)黨宣言》的開篇所說“一個幽靈,共產(chǎn)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幽靈是新生力量的象征,游蕩在布萊莊園的兩個幽靈同樣是新生力量的象征。這些幽靈既不是女教師的幻覺,也不是邪惡的象征,它們是人格的延續(xù)和人性的擴展(吳琴華,119)。
對于小說中其他角色的評價眾說紛紜,而唯一爭議較少的就是兩個小孩。對他們的評價多數(shù)都是正面的。如同女教師和格羅斯太太一樣,大家眼中的邁爾斯和弗洛拉都是美好的,純潔的,代表著童真。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美好還來自他們的無等級意識,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人人平等的,任何人都很重要。
失去雙親后,兩個孩子留給一個并不負責的叔叔,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跟仆人們在一起。弗洛拉主要由杰西小姐看管,而邁爾斯則跟昆特形影不離,并成了好朋友。而這兩個人都是等級制的反叛者,因此,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是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的等級制是相隔絕的。在馬克思主義批評家布魯斯.羅賓斯看來正是這種隔絕使他們變成了小民主主義者(Robbins,293)。
邁爾斯經(jīng)常跟仆人昆特形影不離,這在格羅斯的眼中是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她因此還規(guī)勸過他,讓他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女教師后來還跟格羅斯太太討論過當時的情形:“‘你在規(guī)勸他時一定提到他是個卑賤的仆人,我想邁爾斯回答時也一定說過,你和昆特的身份也沒有什么不同?!俅纬姓J了?!?James,61)邁爾斯的反駁明顯體現(xiàn)出他反等級制的態(tài)度。他不僅愿意跟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在一起,而且對其他人顯露出的輕視下人的態(tài)度也頗為不滿。小說結尾處的一個場景里:午飯后,女教師試圖從邁爾斯口中知道他被學校開除的原因。
直到女仆走了,邁爾斯才轉過身來,說,“好啦,現(xiàn)在我們身邊沒有其他人了!”
“哦,就算是這樣吧?!蔽椰F(xiàn)在猜想自己當時的微笑一定非常勉強?!翱梢膊煌耆?,我們可不喜歡孤獨?!蔽依^續(xù)說道。
“是啊,我想我們是不喜歡的,當然我們還有其他人在身旁。”
“我們有其他人在身旁,的確如此?!蔽腋胶偷馈?/p>
“不過盡管有這些人在,他們也不太要緊,對不對?”他說道,手依然插在衣兜里,站在我面前。
我想盡量利用這句話,可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軟弱無力?!澳且茨愕摹鞘裁匆馑肌?James,109)
這段對話看似只是兩人為了緩和氣氛的一段閑聊,其實蘊含了兩人價值觀的爭斗?!捌渌恕笔菍υ捴械年P鍵詞。這個“其他人”當然是指仆人,是自己階層之外的“他者”,也是女教師眼中的“不太要緊的”下人。邁爾斯在這里提出“他們也不太要緊,對不對?”與其說是表達他自己的觀點,不如說是在質詢女教師的等級觀,還含有一些嘲諷之意。因為在他心目中,仆人們是“非常要緊的”,人人都重要。
小說中邁爾斯最后向女教師坦白,他被學校開除的原因是他對他喜歡的同學說了些不該說的事。究竟是些什么事?小說一直到結尾都沒有給明確的答案。其實我們從邁爾斯在莊園的表現(xiàn)不難推測:他說的應該是一些關于他平時跟仆人親密相處的情況,甚至還有昆特和杰西小姐相愛的事。這些事在他看來沒什么不對,而且還是有趣和令人愉快的。小孩不善掩飾自己的想法,把這些告訴朋友是很自然的事。而對于一個為上層社會服務的學校來說,這些事有傷風化,邁爾斯已被侵蝕,他的態(tài)度和行為還會造成不良影響,完全足以被開除。
《螺絲在擰緊》最后以悲劇結束——小邁爾斯死在女教師懷里。不管他是死于窒息還是驚嚇,他的死也喻示了民主精神的被扼殺。可悲的是邁爾斯并不是直接死在上層人物的強權之下,而是相對弱小的女教師手中。
文學作品是對社會歷史的反映,是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物。《螺絲在擰緊》并不是一個用來調節(jié)我們單調生活的單純的恐怖故事,它給我們展示的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及對現(xiàn)實的質疑。布萊莊園是19世紀等級制社會的一個縮影,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等級制作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強大影響、社會上層的腐化墮落、被壓迫階級的麻木和悲哀??墒俏覀冞€是能感覺到這個主流下面的不斷涌現(xiàn)的逆反的暗流。布萊莊園的幽靈難道不是驅之不散,一直都在游蕩嗎?歷史還在繼續(xù)。
[1] James.Henry The Turn of the Screw[M].Peter G Beidler.The Turn of the Screw[C].Boston & New York:Bedford/St.Martins,1995.
[2] Laing,Dave.The Marxist Theory of Art[M].Brighton,Eng.:Harvester,1978.
[3] Robbins,Bruce.“They don’t much count,do they”:The Unfinished History of The Turn of the Screw[A].Peter G Beidler.The Turn of the Screw[C].Boston & New York:Bedford/St.Martins,1995.
[4] Rowe,John Calos.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s of Henry James[M].London:Methuen Co.Ltd.1985.
[5] 特里·伊格爾頓.自由的特殊:審美的興起[M].弗朗西斯·馬爾赫恩當代馬克思主義批評.劉象愚,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6] 吳琴華.對彼得·昆特和杰西小姐的另一種闡釋——亨利·詹姆斯《螺絲在擰緊》解讀[J].名作欣賞,2007(2).
[7]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
[8] 亨利·詹姆斯.螺絲在擰緊[M].袁德成,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9] 朱立元.二十世紀西方文論選[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