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廣起
(吉林大學出版社,吉林 長春 130000)
教育經濟學是一門研究教育與經濟的學科,具體的研究對象是教育,但卻是從屬于經濟學的一門學科,教育經濟學具體研究教育的功能以及其為經濟帶來的收益。本文將在論述現(xiàn)階段教育經濟學發(fā)展現(xiàn)狀的基礎上,明確教育經濟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提供具體解決策略。
無論是我國還是西方各國現(xiàn)階段教育經濟學的發(fā)展成果都主要體現(xiàn)在理論體系上,具體表現(xiàn)為不同理論在教育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所占的比重。相比較而言,我國與西方各國教育經濟學的不同理論所占的比重是不盡相同的。本文將從教育經濟學國內外的理論體系以及側重點方面明確教育經濟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
首先是教育方面,教師的教學成效與教師的數(shù)量上,西方在這兩點上的研究力度要低于我國,在關于人員運用方面西方各國呈現(xiàn)的是持平的局面,其他方面的理論上研究要高于我國,這就是教育經濟學現(xiàn)階段理論體系現(xiàn)狀的最大特點。在西方,基于教育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礎上人力資本理論,教育經濟學的最高研究標準是明確教育與經濟的具體關系以及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并且要求教育要對經濟發(fā)展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而在我國,無論是投入力度、教學效果要求、人力資本理論的依賴程度的研究比重都要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相反的我國將教育經濟學的重點放在了處理教育與經濟的關系上,于此同時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具體費用以及開支和教育的具體發(fā)展空間,這些方面的側重點都遠遠的高于了國際水平。國際與國內的理論體系構成和側重點表明了教育經濟學方面,西方國家注重于資金投入與產出效果,而我國更注重教育為國民經濟帶來的意義。
總之教育經濟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就是:西方國家以人力資本理論為基礎,更側重于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和教育對經濟的具體意義;我國則是強調國家領導對教育的權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經濟的具體關系。
每一門學科在研究與發(fā)展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弊端和盲點,需要不斷地加以完善和補充,并通過行之有效的策略進行細化的改善,教育經濟學也不例外。本部分筆者將簡單介紹教育經濟學存在的四點問題,并給與明確的策略分析。
首先,存在于教育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教育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不夠完善,并且沒有一個明確的邏輯起點。無論是哪一個研究領域,都需要一個條理清晰的理論體系,理論體系的基礎是邏輯起點,在此基礎上要根據已有邏輯進行不斷的理論延伸以及拓展,最終確定一個嚴密完善的理論體系。這一點的解決策略是要求教育經濟學能夠重新自身定位,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具體考慮,尋找一個合理的邏輯起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育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善。
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我國,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都是人力資本理論,但是隨著教育經濟學的不斷發(fā)展和涉及知識面的廣泛,單一的人力資本理論已經難以滿足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要求,這是教育經濟學中存在的又一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策略就是要求拓展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在原本理論基礎單一的基礎上再加入例如管理、統(tǒng)計、社會等多個方面的元素,使教育經濟學學科內容更豐富,涉及內容更全面,最終達到使教育經濟學不斷完善和成熟并且能夠更多元化的目的。
上文中強調了教育經濟學中存在的兩個具體問題,教育經濟學的邏輯起點不明確以至于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過于單一,如果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對于教育經濟學來說是基礎性的,那么教育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不夠廣這一問題就是核心性的。教育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應該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出發(fā),本著完善本學科發(fā)展本學科的目的不斷夯實學科。但是現(xiàn)階段很多國家在進行教育經濟學科研究的過程中,過多地注重宏觀方面而忽視了微觀方面的內容,另一方面還存在著在發(fā)展中借鑒的相關理論不成熟的問題。這就要求在發(fā)展教育經濟學的過程中要在從宏觀角度出發(fā)的基礎上完善微觀上的問題,具體說就是注重細節(jié)上的處理,無論是教學方式、學校教育、班級管理方面都要加大力度;另外還要求教育經濟學借鑒更多領域的成熟經驗,合理發(fā)展和進步。
教育經濟學存在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存在于概念體系方面,無論是概念的具體定義還是概念的界定,都存在著比較大的不明確之初,另外教育經濟學在經濟和教育的邏輯關系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就要求教育經濟學要將學科自身涉及到的相關概念賦予明確的定義,并且界定清楚,避免混淆。尤其是教育和經濟的邏輯關系方面,要進行嚴密地分析并賦予結構上的層次明確。
總體而言,教育經濟學現(xiàn)階段需要采取的發(fā)展策略是:明確邏輯起點、夯實理論基礎、拓寬研究領域和完善概念體系。
教育經濟學作為一門國內外都較為重視的研究經濟與教育的學科,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本文明確了教育經濟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是:西方國家以人力資本理論為基礎,更側重于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和教育對經濟的具體意義;我國則是強調國家領導對教育的權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經濟的具體關系,并且提供了解決教育經濟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具體策略。希望通過本文能夠使更多的教育經濟學研究者明確教育經濟學,認清現(xiàn)狀明確盲點,并積極采用文中提供的策略,完善教育經濟學。
[l]張曉泳.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差異的調查思考[J].四川心理科學,l998(0l).
[2]王雁,秦金環(huán),王建華.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研究[J].天津師大學報,l995(05).
[3]王極盛,郝爾富,李焰. 9970 名中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J].心理科學,l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