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假如你的耳朵鬧情緒罷工一天,你今天要穿過人車如潮的大街,有一場最愛歌手的演唱會,老師要講考試重點,可是聽不到......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降臨人間的時候沒有得到‘聲音天使的撫摸,聽不到一切的聲音,隨之失去了語言表達的權利,終日生活在孤獨中......”
2012年11月23日,由“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發(fā)起的“‘愛的分貝《此刻請莫言》靜音體驗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莫言”是個網絡熱詞,而聾兒們由于無法開口說話而“莫言”?!洞丝陶埬浴吠ㄟ^全新的公益活動模式,讓普通人通過切身的參與,體驗聽障群體處于無聲世界的生存狀態(tài),從而喚起社會大眾對聽障兒童的關注與關愛。
“通過游戲來傳遞對聽障群體的認知。這也是我們的目標?!贝藭r,說這話的人名叫王娟,陽光漫灑的金融街咖啡廳內,眼前的小女人如一個鄰家女孩,活力無限,侃侃而談。她的聲音不大,但字字有穿透力。她說,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她的使命就是幫助兒童。從央視主持人到企業(yè)高管,再到公益項目發(fā)起人,這個對生活始終充滿熱情的小女人由內而外釋放著正能量。
名嘴團隊愛“分貝”
王娟曾是央視7套星火科技欄目的主持人,2004年,做了4年主持人的王娟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了浙江某集團公司,通過五年的努力由一名普通員工做到集團旗下影視公司總經理的位置。多年后,拋開曾經耀眼的光環(huán),王娟一頭扎進了慈善事業(yè),如今,她是眾基金、春暖基金總負責人,亦是“愛的分貝”聽障兒童救助計劃項目創(chuàng)始人。
公益參與者最初知道王娟是在2009年前后,2009年9月,眾基金在北京舉辦了啟動儀式,由眾基金組織實施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愛心醫(yī)務室”、“愛心健康包”、“眾基金健康教育課”等項目也同時啟動。發(fā)起人包括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魯健、中央電視臺著名配音員陳捷和天津市勞模孟慶如。同年,三人共同在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發(fā)起成立春暖基金,該基金主要結合熱點社會事件,關注民生,從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改善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狀態(tài),曾先后開展“解救打拐兒童”、“江西救助行動”、“留守兒童救助行動”、“春暖基金甘泉計劃”、“春暖玉樹地震援助行動”、“春暖宿舍公益計劃”、“春暖圓夢北京”等公益活動。
“愛的分貝”聾兒救助計劃作為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的核心項目,包括人工耳蝸手術資助、康復訓練資助、聾兒家長培訓、對社會大眾進行愛耳宣傳、聽力知識宣傳和普及等內容,該項目由魯健、陳捷和王娟共同發(fā)起。而該項目的理事會成員則集結了包括李修平、張泉靈、陳偉鴻、郎永淳、歐陽夏丹、王凱、姚雪松、春妮、經緯、歐陽智薇等一批主持界大腕兒。
知名主持界的陣容組合注定了自“愛的分貝”成立就備受外界關注,自項目籌備到日常運作再到入選央視《夢想合唱團》節(jié)目......央視大牌主持人的公益行動引發(fā)各種圍觀。
王娟坦言加入公益事業(yè)受家人的影響。中央電視臺著名配音員陳捷是王娟的老公,陳捷曾以《經濟半小時》精彩的配音折服無數觀眾。后陳捷與好友魯健、孟慶如等共同出資投入公益事業(yè),或許是由于愛的感化,抑或是女人與生俱來的善念使然,王娟很快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這是一支主持界聯手做公益的隊伍,創(chuàng)造了傳統的企業(yè)家、基金會、草根組織做公益外的另一種模式。相較上述個人及公益組織,他們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傳媒力量的天然優(yōu)勢、嚴謹而務實的專業(yè)精神......而作為“愛的分貝”項目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王娟充分運用在商業(yè)領域積累的管理經驗,將商業(yè)管理技巧嫁接到公益項目管理中。為了“愛的分貝”立項,王娟和她的同事經過了近一年的調研和準備,在走訪了大量聽障兒童家庭、聽障兒童康復中心、助聽器和耳蝸公司及多家醫(yī)院后,針對聽障兒童家長需求及聽障兒童救助領域現狀,拿出了解決方案。項目自2012年3月2號啟動至今,愛的分貝已經直接幫助150多個家庭,間接幫助千余個家庭(為千余個家庭提供咨詢和服務)。
“貴人語遲”入誤區(qū)
提起做“愛的分貝”項目的初衷,王娟說有兩件事情打動了她,一名叫劉浚的公益攝影師拍了100個聾兒家庭,他想讓這些照片發(fā)揮更大的價值,以呼吁社會關注失聰兒童群體,當時他找到王娟,“想想他那么辛苦走訪了100多家庭拍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用壞了。”王娟說,我們先做個調研,摸清楚情況,制定出計劃后再討論照片該如何用。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作為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上級主管部門的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包瑞玲也提出關注聽障兒童,“如果通過我們的幫助讓聾兒開口說話,那我們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我們成立慈善機構應該做的?!卑鹆岵块L的話讓她吃了定心丸。
2011年7月,“愛的分貝”正處于調研階段,當項目籌備組的工作人員見到雙胞胎的媽媽鄭旭日時,她正準備帶著孩子回老家,當時孩子在北京康復了3個月,已傾盡所有。而此時正是孩子語言康復的關鍵時期。針對這個家庭的特殊情況,王娟拿出了心愛的唐卡,通過微博拍賣籌集了第一筆23800元善款,資助這兩個孩子的康復費用。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5月,澎澎、灝灝雙雙獲得了“北京市第六屆聾兒詩歌朗誦大賽”并列第一名。如今,他們已經進入普通幼兒園學習。
在王娟看來,一個孩子從有聽力障礙到與正常的兒童一樣上幼兒園,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即“聽”和“說”。如何解決聽的問題呢?一般聽力損失80分貝以下可以通過助聽器解決,如果聽力損失在80分貝以上就需要通過手術植入人工耳蝸,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手術時先從耳后的磨骨開刀,把人工電極植入進去。人工電極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儀器,乍一看也只是一根很細的線。由于耳朵不能正常工作了,我們沒有辦法感知外面的聲音,因此只有用人工電極代替耳朵里的感應神經通過大腦感知再傳遞回聽覺感應神經里面,才會聽到聲音?!蓖蹙杲榻B道。據悉,目前世界上比較好的人工耳蝸有3個品牌適合0-6歲孩子使用的人工耳蝸,分別產自奧地利、澳大利亞和美國。佩戴上助聽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蝸后,還需要經過一年左右的康復訓練,才能學會“聽”和“說”,進而理解聲音和語言。
“中國每年有3萬新生聽障兒童(聾兒)出生,政府每年的投入都在增加,可還是有些特殊家庭沒有能力在孩子語言聽力發(fā)展的黃金期植入人工耳蝸?!蓖蹙旮嬖V記者。
一般政府項目的資助標準是0-6歲,而“愛的分貝”的資助標準是0-7歲,之所以向上寬限一年,主要是為了剛剛過了年齡而申請不到政府項目的聾兒家庭減輕經濟負擔。3歲是孩子聽說發(fā)育的“黃金期”,專業(yè)的說法是“孩子只要滿18斤,身體上耐受力符合手術正常的范圍內就可做人工耳蝸植入。而植入耳蝸早,基本就不需要特別的康復訓練。遺憾的是大多數聾兒家庭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對于這些聾兒家庭,最無法回避的事實是資金短缺。佩戴助聽器、植入人工耳蝸以及康復訓練都需要錢,很多聾兒家庭為了湊錢奔走于朋友與親戚間,但凡有一絲希望,家長都不會放棄。另一方面,家長專業(yè)知識的欠缺導致很多失聰兒童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期。中國有句俗語:貴人語遲。而很多家長和老人們寧愿相信孩子是正常的并以此自我安慰,從而步入醫(yī)學誤區(qū)。
籌款模式在創(chuàng)新
2012年2月,“愛的分貝”項目尚未正式啟動便獲得了英國“社會企業(yè)家技能培訓創(chuàng)新獎”。2011年10月,王娟參加了英國大使館的社會企業(yè)家的技能培訓,“從央視工作后,我一直在企業(yè)工作,投身公益后,我發(fā)現因為資金都是靠募集,這就意味著無法確定每年有多少資金可用?!蓖蹙晏寡宰约焊晳T于做長遠的計劃。對未來的設想,資金金需求,人員配備,王娟習慣一一列出,并逐一實現規(guī)劃。可身在公益圈,這種不確定性一度讓她感到痛苦。在參加了英國大使館的技能培訓后,王娟發(fā)現原來公益可以用社會企業(yè)的方式來解決,通過社會企業(yè)的盈利來支持公益項目。 “當時正值愛的分貝調研期間,我們就開始用社會企業(yè)的思維反過來看愛的分貝這個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開始往社會企業(yè)的方向走,去摸索,也是拿這個項目做了個比賽的方案,200多個項目挑選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5個項目,結果我們獲了獎。這對我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
在愛的分貝網站上,有個特別的欄目——名人愛分貝,王娟希望依靠名人團隊的影響力發(fā)動全國的播音員主持人為聾兒們錄文章,文章題材可以是詩歌、散文,只要是適合孩子的都可以?!熬W友可以用APP軟件下載。我們會適當收取費用?,F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需要睡前故事,這樣這套產品就會有很強的競爭力。由于我們是公益類型的項目,網友花錢買東西,我們收到的所有的錢會直接進到捐贈的賬戶里面?!辈贿^,王娟也承認“名人愛分貝”項目的滯后性,“其實有購買能力的家長還是挺多的?!?/p>
2012年9月14日,“愛的分貝”公益項目組開辦的第一期聽障兒童家長培訓班開課。這是“愛的分貝”為聽障兒童及其家庭搭建綜合性公益服務平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期課程的學費是1500元。對于1500元的標準,王娟表示:“1500元的標準是通過社會企業(yè)的模式實現‘愛的分貝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當很多有購買力的家長認可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實現。”“我國的公益還處于摸索期,需要逐步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這樣的理想,在這幾年里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實施,沒有辦法實施的時候我們就踏踏實實的把項目做好,為了未來有機會成為社會企業(yè)做準備。”
作為一個剛剛起步的公益項目,“愛的分貝”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得到了業(yè)界和社會大眾的認可,這得益于其專業(yè)的管理、高效的協作和強大的執(zhí)行能力。在扎扎實實做好救助等工作的同時,“愛的分貝”還不斷探索公益項目發(fā)展的新嘗試,王娟和她的團隊正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使“愛的分貝”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