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偉張麗芳
1.紅河州第四人民醫(yī)院呼吸科,云南開遠661699;2.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放射科,云南昆明650032
纖維支鏡是臨床進行肺癌診斷的一種可靠、直觀的有效方式,在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診斷最為實用,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臨床中采用的傳統(tǒng)毛刷涂片和鉗夾活檢方式均具有一定的診斷效果,但是經常會歐誤診和漏診時間的發(fā)生,有相關報道指出其臨床診斷的陽性率約為80%。經支氣管黏膜下針吸活檢對肺癌的診斷檢查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度,在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頗具意義。該研究回顧性分析1995年3月—2012年9月期間,該院收治的128例懷疑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對疑似肺癌患者進行經纖維支氣管黏膜下針吸活檢方式進行早期檢查診斷的臨床方法和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間,該院收治的128例懷疑肺癌患者,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齡在24~73歲之間不等,年齡中位數為(61.36±6.02)歲;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痰中帶血、刺激性咳嗽、咯血等;所有患者均經胸部CT或X線胸片檢查,發(fā)現(xiàn)有胸部異常陰影,臨床檢查疑診為肺癌;經常規(guī)的纖維支鏡檢查發(fā)現(xiàn)具有支氣管和氣管內的新生物,病變位置表現(xiàn)出(支氣管腔狹窄、支氣管粘膜肥厚、局部新生物阻塞管腔)水中、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局部糜爛等。
1.2.1 檢查儀器 采用OlympusNA-1C/A活檢針[1]和OlympusBFP40型纖維支鏡進行活檢,針徑長約21G、針道長約1.05 m,有效針長13 mm,OlympusBC-10C檢鉗、細胞刷。
1.2.2 檢查方法 取患者坐位,采用6 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行霧化吸入[2],對患者的器官和咽喉部做麻醉處理,再經鼻孔將纖維支鏡插入。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后先采用針吸涂片檢查,將穿刺針的針尖穿刺進入病灶中,使用2容量為50 mL的注射器進行5 s的負壓持續(xù)吸引,吸引節(jié)航速后退出針尖,取出穿刺針并將其中的吸引物推出。若一次性針吸獲取的標本量較少,可以進行連續(xù)幾次吸取。針吸結束后,使用活檢鉗將或組織標本取出3~4塊,使用甲醛固定[3],在進行鉗夾活檢后,進行毛刷涂片檢查,最終送入病理科檢查。
所得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該研究中入院的128例患者經過鉗夾活檢、毛刷涂片、纖維直徑針吸活檢后全部確診為肺癌,其中腺癌患者40例,鱗癌患者50例,28例小細胞分化癌,10例未分型。其中有81.3%的患者經針吸活檢證實為陽性,經鉗夾活檢證實為陽性的患者占75%,毛刷涂片檢出的陽性率為48.4%,三種檢查方式的聯(lián)合檢驗陽性率為 100%,見表1。
表1 128例患者采用不同臨床檢查方式的診斷結果對照(n=128)
經纖維支氣管黏膜下針吸活檢是臨床中使用較為廣泛的肺癌診斷方式,主要針對于肺門區(qū)的病變和縱膈部病灶,具有較高的檢查安全性。在其具體的檢查中采用TBNA檢查能夠有效的提高臨床診斷的陽性率。與此同時,該種檢查方法由單純的管腔內病變評價逐漸擴展為肺門區(qū)和縱膈的檢查診斷,能夠在肺癌的分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該項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許多醫(yī)院中逐漸開展該技術,臨床診斷水平逐漸提高。謝寶松[4]等人在研究中對321例患者行該種方式檢查,121例患者合并肺門、縱膈淋巴結腫大,經鉗夾活檢檢出的陽性率為56.2%,聯(lián)合TBNA檢查后陽性率為78.3%。該研究中TBNA檢查的陽性率為81.3%,近三種檢查方式聯(lián)合檢查的陽性率為100%,與文獻[4]的報道結果相一致。
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黏膜下針吸活檢行肺癌患者的臨床檢查要嚴格檢查操作過程,首先要準確的選擇穿刺針的穿刺部位,盡量將針尖刺穿與病灶的中央位置,避免瘤體的壞死物質[5];其次,要合理安排臨床活檢的順序,按照TBNA、鉗夾活檢、毛刷涂片的順序[6]依次進行,其中,先行TBNA檢查可見防止后兩種方式將病變組織損壞,導致污染或假陽性的發(fā)生,同時,TBNA檢查的出血量很少,不會對后期的檢查造成影響。最后,要熟練掌握臨床檢查的操作,盡量一次性完成嵌檢,準確取材,尤其是要避免壞死物質,應在病灶部位取3~4塊活組織進行檢查。
綜上所述,TBNA檢查不但能夠有效的檢查內型腫瘤,對常規(guī)檢查中很難確診的支氣管和器官外部病變也能做出良好的診斷,診斷準確率高,安全性強,值得臨床中廣泛采用,提高肺癌患者的診斷率,為其后期的治療提高有利的依據。
[1] 曹國強,黃勇,畢玉田,洪新,崔社懷.經纖維支氣管鏡縱隔淋巴結針吸活檢對肺癌的診斷價值及其分期和安全性評價[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18(7):109-110.
[2] Feller-Kopman D,Yung RC,Burroughs F,et al.Cytology of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ehial needle aspiration: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histology correlation[J].Cancer ,2012,13(4):198-199.
[3] 葛德海,王強,戴令娟.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結合盲刷檢對周圍性肺癌的診斷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2,15(14):106-107.
[4] 謝寶松,陳愉生,黃慶華,等.經支氣管針吸術在腔外型肺癌診斷中的價值(附 56 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20(17):120-121.
[5] Alsharif M,Andrade RS,Groth SS,et al.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fine-needle aspir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xperi-ence,with emphasis on usefulness,adequacy assessment,and diagnostic dif-ficul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11,11(22):195-196.
[6] 陳佳寧.經纖維支氣管鏡確診283例肺癌結果分析 [C]//中華醫(yī)學會2011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