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梅,熊 芳,朱妹媛
(江西省胸科醫(yī)院內(nèi)科,南昌 330006)
實施“一貫制”責任護理模式[1]是指對腹腔置管注藥并引流的結核性腹膜炎患者從入院檢查置管、注藥、引流、直至出院,在責任制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將責任護士按醫(yī)生的“一貫制”醫(yī)療服務模式分組配合,每位患者由1名責任護士全面負責其治療及護理工作?!耙回炛啤必熑巫o理模式的實施旨在為患者提高更全面、個體化的護理服務,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江西省胸科醫(yī)院對結核性腹膜炎置管注藥患者實施“一貫制”責任護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將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江西省胸科醫(yī)院的結核性腹膜炎置管注藥并引流的60例患者,按入院日期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8~58歲(33.5±3.3歲);對照組男 14,女 16例,年齡 20~61歲(35.5±3.0)歲。2組病例的性別、年齡、病情、教育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實驗組責任護士按醫(yī)生的“一貫制”醫(yī)療服務模式分組,設責任組長1名為臨床經(jīng)驗豐富主管護師,責任護士4~5名。護理人員對實驗組患者做到首接負責制,入院后由一名責任護士全面負責其護理工作,患者的護理工作由護理干預小組完成。小組責任護士根據(jù)患者情況,按護理程序制定個體化的護理干預計劃并組織實施。護理排班模式采用12 h在崗,24 h負責制;責任護士負責向患者宣教結核性腹膜炎相關知識、腹腔置管注藥前后護理要點;指導患者正確留取合格痰標本;告知患者化療方案及化療藥物作用與副作用;告知患者相關檢查目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休息與飲食、心理護理等。
對照組采用原有的功能制護理模式,入院后隨機安排分管固定床位的責任護士,治療及護理工作由在班護士完成,無固定護理小組,責任護士在班時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宣教。
2組患者在出院當天由干預小組人員發(fā)放滿意度調(diào)查表,當場回收。比較2組患者的滿意度、完全從醫(yī)行為(即按時完成相關檢查、按時服藥、合理飲食、休息與運動適度、戒煙戒酒及心理狀態(tài)良好均達95%以上)及癥狀(發(fā)熱、腹脹、腹痛、嘔吐、便秘)改善情況。
滿意度、從醫(yī)行為、干預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組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見表1。實驗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s,分
表1 2組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n 滿意度99.1±1.5對照組 30 90.8±3.9 t 10.898 3 p<0.05實驗組 30
2)實施護理干預1月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見表2。 實驗組發(fā)熱、腹脹、腹痛、便秘緩解率均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2組嘔吐癥狀緩解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組患者從醫(yī)行為比較見表3,實驗組從醫(yī)行為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實施護理干預1月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表3 2組患者完全從醫(yī)行為比較
有文獻[2]報道,結核病化療失敗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規(guī)律化療或過早停藥。要徹底根治結核病,不但需要醫(yī)生的正確診斷與合理的化療方案,更需要結核患者遵從醫(yī)囑、規(guī)律用藥及完成足夠的療程,這是治愈結核的關鍵所在。腹腔置管注藥并引流是治療結核性腹膜炎的新療法。結核性腹膜炎患者常因治療時間長,病情恢復緩慢而情緒低落,治療依從性差,在腹腔置管注藥局部抗結核治療期間不能積極有效配合而影響療效。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加深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和尊重程度可提高患者的從醫(yī)行為[3]。
“一貫制”責任護理模式所提出的全程無縫隙護理患者的服務理念貫穿在患者從入院宣教到出院指導的全過程,使整個護理工作各環(huán)節(jié)銜接緊密。責任護士深入病房和患者交心,指導并督促患者的護理及治療內(nèi)容。熟悉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的護理要點難點并做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細致觀察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及腹腔注射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為醫(yī)生治療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組較對照組實施護理干預1月后患者發(fā)熱、腹脹、腹痛、便秘癥狀改善情況均有差異(P<0.05),嘔吐癥狀緩解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責任護士主動、及時、有效的溝通促進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信任和依賴感的增強,從而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實驗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可使患者盡快適應角色,全方位配合治療及護理。
實驗組較對照組患者的各項從醫(yī)行為[4]均明顯提高(P<0.05)。本研究導管意外滑脫率實驗組為1例,占3.3%;對照組3例,脫管率為10.0%,實驗組較對照組更能有效避免引流管滑脫。
“一貫制”責任護理模式可提高結核病患者的從醫(yī)行為,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結核性腹膜炎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日,減輕醫(yī)療費用,有較好的社會效益與遠期的經(jīng)濟效益。
[1] 萬宏偉,陸云,侯燕文,等.“一貫制”責任護理模式對提高產(chǎn)科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26):6-8.
[2] 彭衛(wèi)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編結核病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422-432.
[3] 楊秀霞,楊位玲,單淑芳,等.不遵醫(yī)行為導致結核病治療失敗的原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8):478.
[4] 張文紅.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壓病人從醫(yī)行為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3,1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