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向平 趙姍姍
(山東省膠州市畜牧獸醫(yī)局,山東省膠州市 266300)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診斷實例
葛向平 趙姍姍
(山東省膠州市畜牧獸醫(yī)局,山東省膠州市 266300)
對山東省某豬場疑似患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豬進行實驗室診斷的結(jié)果表明,分離到的病原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經(jīng)PCR鑒定,其擴增片段與目的片段大小相符,進而確診為副豬嗜血桿菌病。
副豬嗜血桿菌??;實驗室診斷;PCR
副豬嗜血桿菌 (Haemophlius parasuis,HPS)又稱豬革拉斯氏病 (Glasser's disease)[1],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呼吸困難、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亂。按Kieletein-Rapp-Gabriedson(KRG)瓊脂擴散血清分型方法,至少可將副豬嗜血桿菌分為l5個血清型,另有20%以上的分離株血清型不確定。我國主要以血清型4、5和l3最為流行[2]。在基層養(yǎng)殖中,確診該病有利于及時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控制疾病,從而減少經(jīng)濟損失。
山東某豬場送檢的疑似副豬嗜血桿菌病病料 (心血、肺、淋巴結(jié)、關(guān)節(jié)液等)。
TaqDNA聚合酶、dNTP、DNA Marker DL2000等 (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胰蛋白胨大豆瓊脂 (TSA)、胰蛋白胨大豆肉湯 (TSB)培養(yǎng)基 (美國BD公司)。
PTC-2000型PCR儀 (美國MJResearch公司);凝膠成像系統(tǒng) (Alpha Innotech公司);2A200型電泳儀 (Amersham公司)。
根據(jù)Simone Oliveira等[3]報道,利用Premier 5.0軟件設(shè)計1對引物,擴增產(chǎn)物長度為822 bp,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shù)服務(wù)有限公司合成。
無菌采集病豬的心包積液、胸腔積液、關(guān)節(jié)液和心血,劃線接種于含0.01%NAD和5%新生牛血清的TSA培養(yǎng)基上,置于37℃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48小時,挑取優(yōu)勢菌落染色鏡檢。
1.6.1 細(xì)菌DNA模板的制備
將疑似菌落接種于含0.001%NAD和5%新生牛血清的TSB培養(yǎng)基中,置于37℃、180轉(zhuǎn)/分搖床上培養(yǎng)24小時;取被檢菌株菌液以10 000轉(zhuǎn)/分離心5分鐘,棄上清液,用無菌水懸浮沉淀,渦旋后于沸水中煮沸10分鐘,-20℃凍結(jié);待融化后,10 000轉(zhuǎn)/分離心5分鐘,取上清液作模板進行PCR 擴增[4]。
1.6.2 組織DNA模板的制備
向心臟、肺臟等組織中加入適量PBS溶液進行研磨,5 000轉(zhuǎn)/分離心5分鐘,將上清液、心包液、關(guān)節(jié)液一同進行組織DNA提取。500μL心包液、關(guān)節(jié)液和組織上清液中加入50μL 10%的SDS溶液和10μL 50μg/mL的蛋白酶K,56℃水浴2小時;加入200μLTris飽和酚,充分混勻后12 000轉(zhuǎn)/分離心15分鐘;取上清于一個新離心管中,加入Tris飽和酚和氯仿各200μL,充分混勻后12 000轉(zhuǎn)/分離心15分鐘;取上清于一個新離心管中,加入200μL氯仿,充分混勻后12 000轉(zhuǎn)/分離心15分鐘;取上清于一個新離心管中,加入2倍體積的無水乙醇,-20℃靜置20分鐘,12 000轉(zhuǎn)/分離心15分鐘,棄上清;加入70%乙醇沖洗沉淀表面及管壁,棄乙醇,晾干后加入20μL滅菌水溶解沉淀,-20℃保存?zhèn)溆谩?/p>
1.6.3 反應(yīng)體系和反應(yīng)條件
25μL體系:細(xì)菌DNA模板或組織DNA模板3μL、10倍 PCR緩沖液2.5μL、dNTP(10 mmol/L)0.5μL、引物各1μL(25mmol/L)、TaqDNA聚合酶0.3μL。陰性對照不加模板,以等量滅菌水代替。
反應(yīng)條件:94℃預(yù)變性5分鐘、94℃變性30秒、58℃退火30秒、72℃延伸1分鐘,34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10分鐘,2%瓊脂糖凝膠電泳后觀察是否有目的條帶。
將純化好的細(xì)菌接種于含5%牛血清和0.001%NAD的TSA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37℃培養(yǎng)24~48小時后,挑取優(yōu)勢菌落染色鏡檢,觀察到呈革蘭氏陰性小球桿菌,老齡培養(yǎng)物呈多形態(tài) (細(xì)小桿狀、短鏈狀和長絲狀) (圖1)。
用HPS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從菌液和病豬組織中均擴增獲得了長度為822 bp的DNA片段 (圖2)。
通過對分離的病原菌進行染色鏡檢和PCR鑒定,確診該豬場病豬所得為副豬嗜血桿菌病。
該病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加強對該病的預(yù)防刻不容緩。養(yǎng)殖戶應(yīng)加強飼養(yǎng)管理與環(huán)境消毒,注意保溫,減少各種應(yīng)激因素;對發(fā)病豬群要進行緊急預(yù)防接種;在疾病流行期間,有條件的豬場在仔豬斷奶時可暫時不混群;在豬群斷奶、轉(zhuǎn)群、混群或運輸前后可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C等,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組合藥物。
[1]Olvera A,Cerdà-Cuéllar M,Aragon V.Study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by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icrobiology,2006,152(12):3683-3690.
[2]斯特勞.豬病學(xué).劉文軍,張中秋,等譯.(第8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1998:407-416.
[3]Oliveira S,Galina L,Pijoan C.Development of a PCR test to diagnose Haemophilus parasuis infections.JVet Diagn Invest,2001,13(6):495-501.
[4]尹秀鳳,姜平,鄧雨修,等.副豬嗜血桿菌病分離與鑒定.畜物與獸醫(yī),2004,36:6-8.
S858.28
A
1673-4645(2013)03-0052-02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