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登峰
(山東英才學院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250104)
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和通訊技術、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視線聚焦到移動學習領域,探索如何利用手機等手持式移動設備進行移動學習,并融入課堂學習,建構(gòu)一個無接縫的學習空間。截止到2012年3月,中國手機用戶突破10億,手機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wǎng)終端。截至2012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shù)已超過3億人。大學生作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個群體,很適合并且樂于運用新的學習手段和方法,常見的移動設備和移動技術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和運用。
同時,大學英語課是一門必修課,根據(jù)2007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采用移動技術來構(gòu)建一種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該說是在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新事物。
另外,目前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多采用大班授課,班上學生英語層次復雜,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參差不齊,老師很難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當然也很難取得滿意的課堂教學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學生均持有智能手機或其它移動通訊設備,這些手持設備里面都有不少已開發(fā)好的英語移動學習軟件或網(wǎng)站。教師可以利用移動技術開展英語聽說讀寫訓練,將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和課堂教學相整合,通過構(gòu)建混合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和復習,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面對面學習,將課內(nèi)與課外有效連通,創(chuàng)設無縫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關于移動學習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Alexander Dye等人給出了一個較具體的定義:移動學習是一種在移動手持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的學習。
移動學習所使用的手持移動設備必須能夠有效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并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移動學習具有移動性、高效性、廣泛性、交互性、共享性、個性化等學習特點,它突破了常規(guī)網(wǎng)絡學習對“線”的依賴或“臺式電腦”的限制,從而突破了時空的局限,可以帶給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的全新感受。并且,移動學習強調(diào)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另外,大學生群體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的移動學習通常也是一種微型學習形式。維基百科(Wikipedia)對于微型學習是這樣定義的:微型學習是學習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及持續(xù)時間較短的學習活動。從微型學習的官方網(wǎng)站(www.microlearning.org)關于微型學習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微型學習的發(fā)生需要媒介環(huán)境 (電子郵箱、移動文本、移動空間、微博、微信等)的支撐,當學習者置身于這種學習單元小、學習時間短、外界干擾因素多的高度碎片化的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中時,可以采用的學習方式就是“微型學習”。大學英語課程的課堂授課時間很有限,通常是一周4個課時,共3小時。要想學好英語,關鍵還在于學生對課外英語學習時間比重的有效利用上。因此,在設計移動英語學習內(nèi)容時,教師應盡量選擇短小有趣的學習模塊。
通過對本人所在學校(山東英才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百分之百都擁有手機,其中接近90%是智能手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注冊有QQ-Zone和騰訊微博,80%都開通了微信。學生智能機主要使用安卓、塞班和蘋果IOS三大操作系統(tǒng)。
通過對這三大操作系統(tǒng)英語移動學習軟件的問卷調(diào)查及教師試用,我們向?qū)W生推薦以下軟件組合包進行課外移動英語學習:
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以下三個英語學習平臺進行學習材料分享、下載和學習任務的上傳:
安卓操作系統(tǒng)英語學習軟件
塞班操作系統(tǒng)英語學習軟件
蘋果IOS操作系統(tǒng)學習軟件
中級組合包Package for Intermediate Level詞典 綜合英語軟件 口語軟件 培養(yǎng)語感 詞匯專練金山詞霸CET4四級詞匯有道詞典VOA英語伴旅地鐵學英語愛聽英語歌/知行音樂廳普特移動英語 句子達人iPedia Wiki Interactive English
老師把自己的QQ號告訴學生,讓學生加其為好友,這樣可利用空間編寫或上傳學生需要的學習材料供學生轉(zhuǎn)載或分享。當然,老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隨時答疑解惑,及時溝通,從學生處獲得反饋,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習材料設計和授課方式進行完善,加強師生情誼。
微信公共平臺是微信官方推出的一點對多點的信息推送平臺,它可快速實現(xiàn)和特定群體的圖文、語音和視頻資料的共享。QQ好友有人數(shù)的限制,而微信公共平臺沒有人數(shù)的限制,可以向多班甚至整個學校的學生即時推送學習材料。學習材料的設計和選擇注重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和時效性,能瞬間抓住學生的眼球,使他們迫不及待地看完。這樣可以有效打造一個浸入式英語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金山快盤具備網(wǎng)絡同步、備份和共享功能。用戶只需下載金山快盤客戶端軟件,它會在計算機上生成一個虛擬盤符(X盤),把需要備份與同步的文件放在其中就可以了。它的功能類似于一個可以移動的大容量U盤,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學習資料上傳,隨時學習。英語老師可以注冊一個公共金山快盤,既可以讓學生下載學習材料,也可以讓學生上傳學習任務供老師批改或檢查。學生可以上傳自己的作文、英語日志或論文到老師指定的班級文件夾,老師可以隨時批閱并反饋給學生修改建議。學生可以把金山快盤下載到自己的智能手機客戶端上,隨時離線學習。
當然,除了這三個常用的英語學習平臺外,老師也可以通過個人微博、個人網(wǎng)站等發(fā)送學習材料。學生的作業(yè)上傳除使用金山公共快盤外,也可使用云盤等其它虛擬移動硬盤。目前網(wǎng)上也有一些在線批改作文的網(wǎng)站,如批改網(wǎng)、PaperRater等,可讓學生對自己的平時作文進行網(wǎng)上自測,重要作業(yè)可以上傳讓老師手動批改。
構(gòu)建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整體思路是: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課堂教學互動化、課外學習任務化、聽說讀寫一體化、評價方式過程化。下面筆者先以四級輔導為例來進行具體說明,它主要涉及以下四大環(huán)節(jié):
(1)課前——以移動自主預習學習為主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對學生英語聽、讀、寫能力的綜合水平測試。老師通過手機、微信或網(wǎng)絡空間通知學生要使用的四級移動學習平臺,并指定聽說讀寫譯任務。如通知學生收藏并離線預習金山公共快盤上2009年12月真題的聽力部分。讓學生提前熟悉聽力材料,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和疑點。
(2)課堂上——以教師講授和師生互動為主
大學英語四級聽力水平部分一直是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果只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是很難加強學生的聽力強度的。學生如果事先已經(jīng)通過移動學習平臺對聽力材料進行兩三遍預習后,那么正式上課時教師可直接開展互動活動,如讓學生二人一組操練短對話和長對話,并聽寫短文或進行復合式聽寫,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3)課后——以移動式合作學習為主
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分成若干個學習興趣小組,由小組長組織,進行指定話題的討論,比如:如何提高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的速度和準確度等,并由小組長形成總結(jié)性報告,上傳至金山公共快盤,教師可根據(jù)小組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情況進行總結(jié)性評價。另外,老師還可通過微信公共平臺發(fā)送每日在線測試,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尋找答案。
(4)貫穿課堂內(nèi)外的形成性評價體系
讓學生上傳作文至金山公共快盤,老師可直接在原文上批改并留言,同時還可下載存入學生的電子學習檔案,這樣便于老師客觀觀察學生在整個大學英語四級輔導期間的作文進步情況。
下面筆者再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課程第四冊第一單元為例來做進一步的說明:
(1)課前——以移動自主預習學習為主
正式上課前一至兩天老師把這個單元的聽說視頻和音頻及學習目標先放在金山公共快盤上,供學生預習。因為視頻和音頻資料往往需要學生反復聽看多遍才能理解,所以事先發(fā)放這些材料讓學生反復練習就會大大縮短課堂教學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投入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課堂上——以教師講授和師生互動為主
正式上課時老師可以直接通過若干個問題考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及學生對這一單元主題“Fame”所做的相關思考。這樣,在簡短而充滿互動氛圍的“Warm-up”環(huán)節(jié)后,教師可快速進入課文講授環(huán)節(jié)。單元內(nèi)容學習完后的話題辯論展示或檢驗也可主要通過課堂互動實現(xiàn)。
(3)課后——以移動式合作學習為主
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分成若干個學習興趣小組,由小組長組織,進行指定單元話題的英語口語討論,如第一單元話題是如何看待名氣及你對名利的看法,并由小組長形成總結(jié)性報告,以文字或視頻方式上傳oral report至金山公共快盤,教師可根據(jù)小組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情況進行總結(jié)性評價。另外,老師還可通過微信公共平臺發(fā)送每日詞匯、短語、句子翻譯或篇章閱讀理解在線測試,讓學生根據(jù)課本尋找答案。
(4)貫穿課堂內(nèi)外的形成性評價體系
讓學生上傳單元話題作文至金山公共快盤,老師可直接在原文上批改并留言,同時還可下載存入學生的電子學習檔案,這樣便于老師客觀觀察學生在整個學期的作文進步情況。
利用移動技術可以充分提高課堂面授課的效率,打造一個聽說讀寫譯一體化的立體教學模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運用英語并輸出英語,從而真正打破落后的“Grammar—Translation”傳統(tǒng)大學英語授課模式,構(gòu)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充滿生機活力的高效學習模式。
目前,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移動英語學習尚處在初級階段,還面臨很多障礙和不利因素:如學生人群擁有的高端智能機或移動設備的比重較小,可安裝的學習軟件功能不強大且很難統(tǒng)一;校園網(wǎng)速較慢、Wlan和WIFI資源不夠,流量和移動資費限制學生自由使用網(wǎng)絡;大學生普遍自制力較弱,更傾向于手機等的娛樂功能,學習干擾較大,且很難控制等等。
[1]A Dye,B E Solstad.J A K Odinggo.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EB/OL].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2]Microlearning[D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learning,2009-6-6.
[3]張潔,王以寧.移動技術促進英語聽說教學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