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李三旗
(作者系貴州省旅游局副局長)
《當代貴州》編輯約稿談關(guān)于怎樣讀書學習,常自責于讀書不全不深不透的我,慚愧和忐忑。書是讀過的,不管成效如何,多少有些心得體會。
要把讀書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完整的人生是由自然人、社會人和智慧人這三種人疊合而成。當智慧人是目標,誰都不能說自己是智慧人,但人人都朝這個方向前進,社會才能進步。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有對自己無知的恐懼,學習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學習的渠道很多,讀書是重要的學習方式。讀書的態(tài)度決定讀書的結(jié)果,抱著“朝為放牛郎,夕登天子堂”的功利主義思想,那就只能學點八股文章了。
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一是讀思想性較強的書,要跨越時空與作者對話。讀《道德經(jīng)》要回到小國寡民、社會生活發(fā)生巨變的時代,體會作者以退為進的道理。讀《大學》要找到與作者同樣探索政治理念的心境。只有設(shè)身處地和作者對話,才能讀懂書本的原意,讀出文字不能完全表達的思想。二是讀專業(yè)性強的書籍要采取研究式的學習方法。旅游工作需要多方面、專業(yè)性強的知識,我一般選取大學本科教材,必要時再補充看一些前沿理論文章。學習時再選取不同學校不同作者的同類教材三到四本,以一本為主,其它參閱,進行比較式閱讀,找出同一問題的不同表述方法并分析其優(yōu)劣,這樣有利于對陌生知識的理解,我戲稱為一正三副學習法。做筆記很重要,把一個章節(jié)的幾種表述記錄下來,這是把書讀厚的過程。然后,再從作者的角度重新構(gòu)架這本書的提綱和主要論點,這是把書讀薄的過程。有了這兩個過程,一門新的知識就變成了一兩頁紙的提綱,簡明、好記而實用。三是讀雜亂的書籍要與以往知識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能到手邊的好書是隨緣的,看過后要與已有知識整理,或補缺或升級,成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讀書要與工作生活結(jié)合起來?!断到y(tǒng)論》和《控制論》是我大學自控專業(yè)的基礎(chǔ)理論課,盡管后來我沒有從事專業(yè)工作,但對于我把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重點環(huán)節(jié)很有幫助,成為一種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學到的知識只有在實踐中運用,才能成為活知識,有用的知識。畢竟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有限的時間要讀有用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