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德國化學家學會
      ——從成立至今日

      2013-09-25 09:42:16吳限
      大學化學 2013年4期
      關鍵詞:化學家會員德國

      吳限

      (亞琛工業(yè)大學有機化學研究所 德國亞琛 52074)

      德國化學家學會(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縮寫為GDCh)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867年,如今它是歐洲大陸最大(全歐洲第二大)的化學學會團體,負責或參與諸多著名化學期刊的出版,組織和促進化學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引領歐洲大陸的化學研究。本文對該學會的成立、歷史變革和現(xiàn)狀進行簡介,以期化學工作者、教師、學生以及對自然科學史感興趣者能對該學會有更多的了解。

      1 成立

      1.1 歷史背景

      近代化學在經(jīng)歷了羅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的開創(chuàng)性的懷疑派化學家的提出,喬治·施塔爾(Georg Stahl)的錯誤的燃素學說的迷境以及安托-洛朗·拉瓦錫(Antoine-Laurent Lavoisier)的革命性的氧化理論的成功這幾個主要初始階段之后,漸漸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軌道。19世紀中葉,德國的化學研究蒸蒸日上,對此作出重大貢獻的是時任德國吉森大學教授的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他所開創(chuàng)的實踐型化學教育法為德國乃至世界培養(yǎng)了一大批重要化學家[1],并使吉森大學成為當時的世界化學教育與研究中心,李比希本人則由于在化學,尤其是有機化學和農(nóng)業(yè)化學領域的巨大成就而被譽為德國現(xiàn)代化學之父、農(nóng)業(yè)化學之父以及有機化學奠基人之一(今天的吉森大學為紀念李比希而被定名為尤斯圖斯-李比希吉森大學)。而德國化學工業(yè)亦于19世紀中期開始興起(重要化工企業(yè)如巴斯夫、拜耳、赫希斯特等均在此時成立),并發(fā)展成為引領德國經(jīng)濟騰飛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此時,在化學和化工蓬勃發(fā)展的德國,成立相應的專業(yè)學會便成為迫切的必要之舉。

      1.2 德國化學會和德國化學家聯(lián)合會

      1867年11月11日,在阿道爾夫·馮·拜耳(Adolf von Baeyer)、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卡爾·亞歷山大·馮·馬蒂烏斯(Carl Alexander von Martius)、卡爾·本哈特·謝布勒(Carl Bernhard Scheibler)和海爾曼·維歇爾豪斯(Hermann Wichelhaus)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于柏林創(chuàng)立了德國化學會(Deutsche Chemische Gesellschaft,縮寫為DChG)[2]。創(chuàng)立者中最有名的是拜耳和霍夫曼。拜耳是羅伯特·本生(Robert Bunsen)和奧古斯特·凱庫勒(August Kekulé)的學生,而霍夫曼則是李比希的學生。拜耳因對有機化合物尤其是有機染料的研究而聞名于世(獲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霍夫曼亦為著名有機化學家,如有機化學中的霍夫曼消除、霍夫曼重排等即以其命名[3]?;舴蚵m是德國人,但經(jīng)由李比希推薦于1845年前往英國倫敦的皇家礦業(yè)學院擔任化學教授,他作為外籍會員加入了于1841年成立的世界最早的化學會——倫敦化學會 (英國皇家化學會的前身之一),并于1861~1863年擔任該學會會長,返回德國后在柏林大學擔任化學教授。因此,名望和經(jīng)驗兼?zhèn)涞幕舴蚵愠蔀镈ChG創(chuàng)立之初的第一任會長。依據(jù)章程[4],DChG成員由4部分組成,即榮譽會員、柏林地區(qū)會員、外區(qū)會員和參與人員。學會成立之初共有107名成員[5],其中包括3名榮譽會員,95名柏林地區(qū)會員,8名外區(qū)會員以及1名參與人員。3位榮譽會員為當時德國化學界的3位泰斗:本生(時任海德堡大學教授)、李比希(時任慕尼黑大學教授)和弗里得里?!ろf勒(Friedrich W?hler,時任格廷根大學教授);而參與人員則為一名化學專業(yè)的在讀學生。

      除DChG外,當時在德國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化學組織,即由費迪南·費歇爾(Ferdinand Fischer)于1887年11月27日在法蘭克福從當時的德國分析化學聯(lián)合會(Verein Analytischer Chemiker)轉建成的德國應用化學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Angewandte Chemie),后于1896年更名為德國化學家聯(lián)合會(Verein Deutscher Chemiker,縮寫為VDCh)[2]。DChG和VDCh的顯著區(qū)別在于,前者主要注重于化學研究,成員主要來自大學;而后者則偏向于化工領域,成員大多來自化工企業(yè)。

      2 歷史變革

      2.1 學會的重組與合并

      2.1.1 從DChG和VDCh到GDCh[6]

      DChG和VDCh在二戰(zhàn)前是相互獨立的,二戰(zhàn)爆發(fā)后的1943年,考慮到當時帝國染料康采恩(I.G.Farben,主要由拜耳、巴斯夫、赫希斯特和阿格法等化工企業(yè)在一戰(zhàn)后融合而成的超大化工集團)的總部在法蘭克福,VDCh將其辦事處從柏林遷往法蘭克福,1944年遭轟炸后遷至吉森附近的格林貝格。雖然DChG和VDCh在二戰(zhàn)之后均得以保留,但德國作為戰(zhàn)敗國的結果給學會的正常運行帶來了很大阻礙,而重建和重組學會便成了戰(zhàn)后亟待解決的任務。由于戰(zhàn)后德國被暫時劃分為美占區(qū)、英占區(qū)、法占區(qū)和蘇占區(qū),因此重建工作首先在區(qū)內(nèi)得以開展。1946年9月,德國西北部化學家會議在英占區(qū)格廷根召開,此次會議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化學學會,也就是今天的德國化學家學會(GDCh),其會長為時任威廉大帝煤炭研究所(即今天的馬克-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所長的卡爾·齊格勒(Karl Ziegler),辦事處設在美占區(qū)的格林貝格。VDCh的戰(zhàn)后臨時會長漢斯·鮑普(Hans Popp)大力支持GDCh的成立,于1947年1月在美占區(qū)法蘭克福亦成立相關部門。同年4月法占區(qū)的北符騰堡/北巴登區(qū)也成立了相應的學會。1953年,DGCh、VDCh和GDCh共同召開會議,三會達成一致,即DGCh和VDCh實質上并入GDCh,從此GDCh成為真正負責各項事務的德國化學家學會。

      2.1.2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化學會

      1949年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即前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前東德)相繼建立。當GDCh在前西德境內(nèi)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同時,在前東德也成立和發(fā)展了相應的化學學會。1953年5月11日,在前東德的萊比錫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召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化學會(Chemische Gesellschaft in der DDR,縮寫CG)的成立大會,會長為時任柏林洪堡大學化學系主任的艾里?!さ倭_(Erich Thilo),辦事處設在前東柏林[6]。與GDCh相一致的是,CG亦十分注重將化學研究與化學工業(yè)緊密相連,在其成立之初的7名主席團成員中,有4人具有化工研究或工作背景,并且在其后的發(fā)展進程中,廣泛接收具有化學工業(yè)背景的人士入會[6]。這與前東德地區(qū)傳統(tǒng)上具有強大的化學工業(yè)背景不無關系(今天位于易北河與薩勒河之間的東部地區(qū)仍舊是德國三大化工重地之一)。兩德合并后,CG不復存在,超過3000名會員轉入GDCh[6]。

      2.2 若干重要傳統(tǒng)期刊的歷史變革

      GDCh在歷史上曾承擔眾多重要化學刊物的出版工作。這些期刊有些已不再出版,其過刊則作為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文獻供查閱;有些經(jīng)過易名和改進,至今仍是活躍在化學界的刊物;還有些已不再由GDCh負責或參與。下面將對一些重要傳統(tǒng)期刊的歷史演變作一簡要介紹。

      ① 《應用化學》(AngewandteChemie)

      其前身為VDCh創(chuàng)立者費歇爾于1887年創(chuàng)建的《化學工業(yè)學報》(ZeitschriftfürdieChemischeIndustrie),1888年更名為《應用化學學報》(ZeitschriftfürAngewandteChemie),從1932年起稱為《應用化學》(AngewandteChemie),并一直沿用至今。1962年起同時出版英文的《應用化學國際版》(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雖然今天英語已成為科學家的交流語言,但為維護和促進德語化學術語在教學和研究中的使用,應用化學至今仍保留德文版的發(fā)行[7]。作者在此提倡中國的化學工作者們在學習和使用英文化學術語的同時,不要忘記和丟棄中文化學術語,在以中文為大環(huán)境的場合盡量用中文表達,對不斷涌現(xiàn)的化學英文新詞也應由權威機構盡快對其相應的中文翻譯實行標準化定名。

      ② 《歐洲無機化學學報》(EuropeanJournalofInorganicChemistry)

      其前身是DChG于1868年開始出版的《德國化學會通報》 (BerichtederDeutschenChemischenGesellschaft),1947年起更名為《化學通報》(ChemischeBerichte),從1998年起與其他雜志合并成為現(xiàn)在的《歐洲無機化學學報》。

      ③ 《歐洲有機化學學報》(European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

      源于1832年創(chuàng)立的《藥學年鑒》(AnnalenderPharmacie),1940年起更名為《尤斯圖斯·李比?;瘜W年鑒》(JustusLiebigsAnnalenderChemie),1979年起稱為《李比?;瘜W年鑒》(LiebigsAnnalenderChemie),1981年開始由GDCh負責出版,1995年至1997年稱為《李比希年鑒》(LiebigsAnnalen),從1998年起與其他雜志合并成為現(xiàn)在的《歐洲有機化學學報》。

      ④ 《化學要覽》(ChemischesZentralblatt)

      源于1830年創(chuàng)刊的《藥學要覽》(PharmaceutischesCentral-Blatt),是世界最早的化學摘要類期刊,比眾所周知的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Abstracts)的出版早10年,前者的內(nèi)容量和先進性曾一度領先于后者。1897年由DChG接管,1950年起由前西德與前東德合作出版。1969年停刊,因此目前知曉該期刊的人并不多。其過刊內(nèi)容已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化,成為供研究人員查閱的重要文獻資料。

      3 現(xiàn)狀和在高等化學教育方面的工作

      3.1 現(xiàn)狀

      GDCh當前的辦事處設在法蘭克福,截至2012年1月1日共有會員29566名,按其所在地,分屬于60個地區(qū)分會[8]。GDCh旗下設有33個專業(yè)組會或社團,它們分別為德國大學化學教授會、分析化學、應用電化學、建筑化學、生物化學、化學中的機會均等、化學-信息-計算機、化學教學、公共事務中的化學家、固體化學與材料研究、自由職業(yè)化學家與私人實驗室擁有者、化學史、工商法保護、涂料化學、食品化學學會、李比希有機化學聯(lián)盟、磁共振譜、高分子化學、醫(yī)藥化學、可持續(xù)化學、核化學、光化學、資深學者、環(huán)境化學與生態(tài)毒理學、化學與經(jīng)濟聯(lián)盟、洗滌化學、水化學學會、韋勒無機化學聯(lián)盟、醫(yī)學教育中的化學、化學與能源、氟化學、職業(yè)教育、輻射與高性能射線分析。

      GDCh當前負責或參與出版的化學專業(yè)期刊列于表1。GDCh定期頒發(fā)獎項給在某特定領域有突出貢獻或符合特定條件的學者,關于這些獎項的信息列于表2。

      表1 目前GDCh負責或參與出版的專業(yè)期刊[9]

      表2 GDCh頒發(fā)的獎項[10]

      3.2 GDCh與高等化學教育

      GDCh十分注重從小學到大學各層次段的化學教育。其旗下的化學教學組會主要致力于促進中小學的化學教育。在高等化學教育領域,GDCh主要在以下4個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1) 提供相關信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大學化學學習。GDCh定期修訂和出版化學學習指南[11]。該手冊一方面通過圖表簡明而直觀地給出德國大學化學專業(yè)的學位制度、學科結構和課程設置等信息,讓學生對化學專業(yè)學習流程有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介紹化學各分支學科的具體研究內(nèi)容,使學生在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時有所參考。手冊甚至詳細統(tǒng)計出每個大學化學專業(yè)各學位階段的在讀生數(shù)量和達到各階段學位所需的平均學習時間,這為一些中途想轉校的學生提供了很有用的參考數(shù)據(jù)(與中國不同的是,德國大學生轉校較為容易也較為普遍,各大學間一般相互承認已修課程)。除此之外,手冊還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化學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的各種可能的就業(yè)領域,為他們以后步入職業(yè)生涯提供了有益信息。

      (2) 鼓勵學生參與化學組織和活動。GDCh大力鼓勵學生以學生會員的方式加入GDCh,例如在各大學發(fā)放有關GDCh的宣傳單,對學生實行會費優(yōu)惠、免費贈送雜志和文具等。GDCh設立有青年化學家論壇(JungChemikerForum),該論壇分布在幾乎每個擁有大學(設有化學專業(yè))的德國城市,其成員為GDCh的學生和年輕會員,時常組織化學專業(yè)討論會和招聘會等活動,以促進學術交流并幫助他們順利踏入職業(yè)生涯。

      (3) 通過出版教育刊物促進學生的專業(yè)學習。GDCh旗下的雙月刊《當代化學》(ChemieinunsererZeit)雜志(見表1)是一本主要面向大專院校學生的化學教育刊物,其上刊登的文章主要為某特定化學或交叉學科領域的教學型綜述,文字風格介于專業(yè)和科普之間,閱讀起來輕松而有趣味,且配有精致美觀的插圖,非常容易激發(fā)和加強讀者對化學的興趣,是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少見而且頗有特色的教學型期刊,深受德國大學生的青睞。

      (4) 為學生提供獎學助學金及相關信息。在資助學業(yè)方面,GDCh為處于攻讀學士學位最后3學期階段的優(yōu)秀在讀生提供為期18個月的獎學金。同時,為學生收集其他外部獎學助學金的資助范圍和申請方式等信息。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GDCh每年舉辦化學歷史名勝活動,即評定一個位于德國的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化學意義的地區(qū)或機構,那里曾經(jīng)工作過某位著名化學家或是某個重要化工廠的遺址,以喚起人們對化學史的重視,而這也是作者撰寫本文的目的之一。

      參 考 文 獻

      [1] Schwedt G.Liebig und seine Schüler.Berlin:Springer,2002

      [2] Ruske W.100 Jahre Deutsche Chemische Gesellschaft.Weinheim:Verlag Chemie,1967

      [3] Alston T A.AnesthAnalg,2003,96:622

      [4]BerDtschChemGes,1868,1:9

      [5]BerDtschChemGes,1868,1:13

      [6] 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 e.V.Ed.50 Jahre GDCh.Frankfurt am Main: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 e.V.,1999

      [7] Diederich F.AngewChemIntEd,2005,44:2308

      [8]NachrChem,2012,60:810

      [9] https://www.gdch.de/publikationen/fachzeitschriften.html

      [10] https://www.gdch.de/gdch/preise-und-auszeichnungen.html

      [11] 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 e.V.Chemie Studieren.7.Aufl.Frankfurt am Main: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 e.V.,2011

      猜你喜歡
      化學家會員德國
      小記者變身“小小化學家”
      軍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0:12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國豹2號
      軍事文摘(2023年3期)2023-02-21 13:09:26
      會員之窗
      化學家的工具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我們在德國怎么扔垃圾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0
      德國棄煤的煩惱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1
      阳春市| 邹平县| 平顶山市| 彭山县| 安塞县| 晴隆县| 那曲县| 丽水市| 新平| 泰和县| 内江市| 无棣县| 达孜县| 西安市| 策勒县| 阜宁县| 通榆县| 神池县| 丘北县| 上饶县| 临沧市| 民丰县| 海林市| 湖南省| 永城市| 镇安县| 邯郸县| 江油市| 永清县| 崇明县| 沙湾县| 屏山县| 久治县| 阜宁县| 武威市| 青神县| 班戈县| 永年县| 儋州市| 九寨沟县|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