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評注性副詞“并”、“倒”、“也”的對比考察

      2013-10-13 05:42:08丁石林
      紅河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三者虛詞語氣

      丁石林

      (忻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山西忻州 034000)

      一 引言

      通過實際的對外漢語教學以及偏誤語料的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留學生漢語副詞的習得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錯誤。

      對于一個把漢語當作第二語言來學習的外國人來說,由于漢語語感的缺乏,一個句子用與不用某個副詞的細微差別他們是很難辨別出來的,因而何種情況下該用這些副詞,何種情況下不適合用,留學生往往搞不明白。外國留學生在副詞“并、倒、也”使用上的偏誤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語義關系決定了該用副詞而未用

      (1)你認為他很聰明,其實他不聰明。(缺“并”)

      (2)都說北京很冷,我覺得北京不冷。(缺“并”)

      (3)我沒吃過中國菜,他什么都吃過。(缺“倒”)

      (4)昨天他說了“會來”,今天他沒來。(缺“倒”)

      (5)馬克不是日本人,白云不是日本人。(缺“也”)

      上面幾個句子均由兩部分組成,每一部分作為一個孤立的單句都是成立的,但如果把它們組合成一個復句時,就不能缺少了使語義相互銜接起來的相應關聯(lián)成分——副詞。

      (二)語義關系不適合用副詞卻用了

      (6)現(xiàn)在并不早了,我們走吧。

      (“并”贅余)

      (7)張老師對別人很關心,對我倒也很關心。

      (“倒”贅余)

      (8)他很喜歡運動,我倒喜歡足球。

      (“倒”贅余)

      (三)句中用了相應的副詞,但語序位置不對

      (9)都說他很厲害,并原來他不厲害。

      (“并”應在“不”前)

      (10)這次考試,他比我倒成績好。

      (“倒”應在“比”前)

      (11)你是英國人,我是英國人也。

      (“也”應在“是”前)

      如果只用一個副詞作狀語,外國留學生覺得還不是很難,一般能夠用對。但如果是多個副詞作狀語或者與介詞、連詞交織在一起時,留學生往往就會對正確的語序位置感到迷惑,不知道哪個在前哪個在后。

      “并、倒、也”是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的三個副詞,現(xiàn)有的工具書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例釋》與《現(xiàn)代漢語虛詞》,對每個詞只有一些零星的分析,通常解釋是:除了“倒”表示“跟意料相反”以外,都可以作為加強語氣或表示委婉語氣之用。對于這樣的解釋,留學生學習了這三個詞后還是很難辨析清楚它們的用法,因此有必要對這三個詞作進一步分析考察。

      “并、倒、也”三個副詞在義項上存在相互交叉重合之處,它們都關聯(lián)一定的預設,是對話語事實與預設之間存在差異的強調(diào),是語言主觀性的一種外在體現(xiàn),因此有的學者也把它們這樣的一類副詞叫做預設關聯(lián)副詞,也有的人把它們叫做評注性副詞,本文采用評注性副詞的說法[1]。

      一般認為副詞為虛詞,意義比較空靈,多數(shù)副詞的意義是通過句子來幫助理解的,有些同義副詞更是要通過細致的比較才能得出結論,因此站在比較的視角上,才能更深刻地解釋、準確地應用這些副詞[2]。馬真(1985)提出:“虛詞表示的是抽象的語法意義,一般不易捉摸。要正確把握虛詞的意義,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具體的比較、分析。[3]”

      本文采用比較的方法考察了“并、倒、也”作為副詞方面的異同,主要是從“并、倒、也”的語法意義及其所在分句的句法特征兩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實現(xiàn)了用比較的方法研究副詞的價值。

      二 “并”、“倒”、“也”的語法意義及對比

      (一)“并”的語法意義

      通過大量語料的分析對比,本人認為用在否定詞前的評注性副詞“并”,根據(jù)其不同的表意功能可以分為三項:

      1、主要是重復、確認事實,還原事實本來的真相。同時“并+否定結構”的句子必須有一個預設。

      前人都指出用在否定詞前的評注性副詞“并”含有反駁、辯解、解釋的語氣和闡明實在情況的意味[4],但用“并+否定結構”的句子必須有一個預設,即存在某種已知的和可能的看法(包括自己原先的想法)。這種看法可能已存在于自己、對方、讀者或一般人的想法中,也可能已經(jīng)被對方說了出來。而下文所陳述的事實卻是與這種預設不同或者完全相反的,為了突出強調(diào)這種和預設不同的事實,就需要對預設加強否定,因此就必須用到評注性副詞“并”。如:

      (1)辛楣喝了酒,臉紅已到極點,聽了這話,并不更紅,只是眼鏡躲閃似的眨了一?!?/p>

      (2)他的文化程度相當?shù)母?,社會?jīng)驗與部隊經(jīng)驗也都豐富,可是,他并不因此而看輕營長。

      (3)千米的湖泊,經(jīng)常聚居著許多天鵝,雖則叫做“天鵝湖”,然而天鵝并不是終年在這里棲居,它要作季節(jié)性的遷徙。

      (4)到紐約去,坐飛機并不貴。

      2、評注性副詞“并”有的時候可以使句子的否定語氣加強,有的時候可以使句子的否定語氣舒緩。至于否定語氣什么時候加強什么時候舒緩則取決于交際環(huán)境以及交際目的。

      我們認為使用評注性副詞“并”的交際目的主要在于說話人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聽話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而否定語氣的加強和舒緩則只是為了實現(xiàn)這種交際目的所采取的不同的手段,所以說話人會根據(jù)不同的話語交際環(huán)境采取不同的交際策略。而交際策略不同,否定語氣的強弱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當說話人很生氣地否定別人的觀點時,將“并”字重讀往往會加強否定的語氣。而說話人要否定別人的觀點,同時又要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他常常會采取溫和的語氣,將“并”字輕讀。這樣,就會幫助他達到舒緩否定語氣的效果,聽話人往往會更容易接受他的觀點。

      (5)我就是討厭你這樣的人,有聰明不用,有力氣不使,你又并不笨!

      (6)方鴻漸洗了澡,回到艙里,躺下又坐起來,打消已起的念頭仿佛跟女人懷孕要打胎一樣的難受,也許鮑小姐那句話并無用意,去了自討沒趣;甲板上在裝貨,走廊里有兩個巡邏的侍者防閑人混下來,難保不給他們瞧見。

      (7)到紐約去,坐飛機并不貴。

      3、評注性副詞“并”一般是加強對事實的否定,后面的句子也是陳述、描寫事實,因此含評注性副詞“并”的句子一般語氣比較客觀。

      (8)我是廣州人,姓名、地址就不用問了,這并不需要,重要的是為特困生辦點實事。你幫我落實,我會來電話聯(lián)系的。

      (9)例如嬰兒習慣化的研究表明:新生兒、嬰兒并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具有一定的分辨事物的能力。

      (二)“倒”的語法意義

      關于“倒”的語法意義,本人在參考《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例釋》、《現(xiàn)代漢語八百次》、《現(xiàn)代漢語虛詞辭典》、《現(xiàn)代漢語虛詞》、以及《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基礎上,做了如下分類:

      1、表示所述事實與預期事理相反。

      與預期相反,就是說“倒”字句的成立有一個預期的事理作為前提,這個前提可以在句中出現(xiàn),也可以隱含。[5]按照這個事理,應該出現(xiàn)某種情況,可是這個情況事實上沒有出現(xiàn),而是出現(xiàn)了與之相背的情形。具體有兩種情況:

      第一,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這時“倒”字句總是隱含著某種對立面的存在——對于說話人來說是非一般情理的情形。

      (10)妹妹倒比姐姐高。

      (11)多年的老朋友,他倒跟我客氣起來了。

      (12)沒吃藥,這病倒好了。

      第二,表示跟事實相反。用于“倒”字句,動詞限于“說、想、看”等,形容詞限于“容易、簡單、輕松等。主語限于第二、三人稱。有責怪、反駁的語氣。

      (13)你說得倒簡單,你試試看。

      (14)他想得倒容易,事情哪兒有那么好辦!

      2、表示轉折關系。

      “倒”字句總是在內(nèi)容上與其對立面相聯(lián)系著。這一對立面有時候是明確地或部分地表達出來。我們把相應的句子或小句稱為“倒”字句的伴隨句。當伴隨句與“倒”字句一起出現(xiàn)的時候,往往構成轉折關系。

      (15)蘇小姐一向瞧不起這門寒磣的孫太太,而且最不喜歡小孩子,可是聽了這些話,心上高興,倒和氣地笑道……

      (16)方老太太非常懊喪,念念不忘許家二小姐,鴻漸倒若無其事。

      (17)房間不大,陳設倒講究。

      “倒”字表示轉折關系時,也可用于否定句。如:

      (18)雖然是世界名牌,價錢倒不貴。

      3、表示增強語氣。

      結合上下文語境,可以看出“倒”在不同的格式中帶有不同的格式語法意義,但總的來說都表示增強語氣,[6]主要有以下四類:

      第一,增強委婉、舒緩語氣。這時“倒”出現(xiàn)在“倒+也/還”中帶有委婉語氣,“也/還”有時省略。委婉語氣表示相比之下,還算過得去,實際上是由副詞“也/還”來承擔的?!暗埂北硎疚瘛⑹婢徴Z氣時,既可用于肯定句,也可用于否定句。如:

      (19)李梅亭得到通知,忙把壓在褥子下的西裝褲子和領帶取出,早刮過臉,皮破了好幾處,倒也紅光滿面。

      (20)去倒想去,就怕沒有車。

      第二,增強追問、催促語氣?!暗埂背霈F(xiàn)在祈使句“你/我倒+動詞+呵/呀/啊”中帶有加強催促語氣的的格式義。催促語氣表示急切要求對方采取某種行動,實際上是由動詞和句尾語氣詞“呵、呀、啊”等來承擔的。如:

      (21)“你別動手動腳的呵?!薄澳悄愕拐f話呵,聾了怎么著?”

      (22)你倒去不去呀!

      第三,增強出乎意料的語氣。實際情況與預期相反,在敘述體中增強出乎意料的語氣。如前文所舉例子(10)、(11)、(12)。

      第四,增強反駁、辯解的語氣,實際情況與預期相反,增強反駁、辯解語氣。如前文所舉例子(13)、(14)。

      (三)“也”的語法意義

      副詞“也”的語法意義非常復雜而又十分微妙。本人在參考《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例釋》、《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現(xiàn)代漢語虛詞》以及《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基礎上,做了如下分類:

      1、表示同一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從某一角度來說完全一樣,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情從某一角度來說屬于同一范圍。如:

      (23)法國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們的文章也明白干凈,但是他們的做事,無不混亂、骯臟、喧嘩,但看這船上的亂糟糟。

      (24)兩人吃的倒盡胃口,談話也投機。

      2、表示強調(diào)

      這種強調(diào)有的比較明顯,有的不太明顯。從形式上說,有簡單的強調(diào),也有與其它詞配合的強調(diào)。

      第一,簡單的強調(diào),即全憑“也”自身進行強調(diào),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25)我可也不怕你!

      (26)二哥不知道外國到底有多大的力量,也不曉得大清國到底有多么大的力量。

      第二,與其它詞配合的強調(diào)。

      評注性副詞“也”起強調(diào)作用的同時,可以與介詞“連”或其他連詞配合進行。

      (27)有一種孤芳自賞、落落難合的神情——大宴會上沒人敷衍的來賓或喜酒席上過來時未嫁的少女所常有的神情——此刻更流露出嫌惡,黑眼鏡也遮蓋不了。

      (28)雖然我們倆三十年不見了,見了面也能認出來。

      3、表示委婉語氣

      有時在表達上,為了避免生硬或粗疏、過于肯定,使對方感到順耳或悅目,有商量的余地,可以選用“也”來加強委婉語氣。這種“也”不是表意或結構的需要,因而不用它,不影響句意。

      (29)你說笑話也得有個分寸,以后不許你開口——鴻漸,我們知道你天性生得厚,小孩子胡說,不用理他。

      (30)你的婚事也該上勁了,兩個兄弟都早娶了媳婦,孩子都有了。

      從以上對“并、倒、也”三者語法意義的對比研究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下表:

      表1 “并、倒、也”三者在各種語法意義中的使用情況表

      三 對三者句法形式上的考察研究

      內(nèi)容決定形式,由于“并、倒、也”三者本身在義項上有共同的地方,因此,在句法形式上也必然存在著共同之處。

      由于三者在第一個義項上都有用在否定詞前,表示加強、強調(diào)否定語氣的性質(zhì)和特點,所以它們都可以用在否定詞前。

      (一)關于三者后面的否定詞

      我們對檢索到的評注性副詞“并、倒、也”用于否定結構的現(xiàn)代漢語句子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評注性副詞“并、倒、也”可以出現(xiàn)在表示否定的動詞“沒有”和“無”的前面,也可以出現(xiàn)在否定意愿和情狀的否定副詞“不”、否定事實和變化的否定副詞“沒有、未”等的前面。但是“并”還可以出現(xiàn)在對稱性否定的否定副詞“非”等的前面,而“倒、也”卻不能。另外,“并”不能出現(xiàn)在表示禁止和勸阻的“別、甭、不要”等否定副詞的前面,“倒、也”則可以。例如:

      (1)今天,鴿子們并沒有一點不安的神氣,可是他還是不敢叫它們飛得過高了。

      ——倒/也

      (2)看看她身上的衣服,還是一如往常,并無新變化。

      ——倒/也

      (3)有時候這些話并沒有發(fā)生預期的效果,她也會瞪著眼睛笑那么一兩下,叫債主子嚇一大跳。

      ——倒/也

      (4)狐貍并不驚慌,顛顛兒地小跑到僅離他不到二十米遠的一棵柴椴樹下望著他。

      ——倒/也

      (5)這一點,八舅開初并未意識到,顯然,一般人開初也是無暇顧及這點的。

      ——倒/也

      (6)明天我們到那兒時,他倒不要帶孩子去湖邊玩兒。

      ——也

      (7)你也別那樣對老師說話,應該禮貌一點兒。

      ——倒

      (8)這并非他的錯。

      (9)他這次考試考得不好,你們也甭問他考試的事。

      ——倒

      (二)、評注性副詞“并、倒、也”與語氣助詞“了”

      我們借鑒王明華(2001)的觀點,把出現(xiàn)評注性副詞“并、倒、也”的句子看成一個判斷:“并/倒/也+否定詞+X”。這個判斷是以“X”的存在為其預設的。我們認為“并/倒/也+否定詞+X”這一結構不能與語氣助詞“了”共現(xiàn),也就是說,“并/倒/也+否定詞+X+了”這樣的結構是不符合語法的結構。例如:

      (10)?你的想法錯了,她并/倒/也不會說漢語了,她已經(jīng)三年沒有說過漢語了。

      (11)?“年輕的時候你的身體很好,現(xiàn)在也一定很好吧?”?“我的身體并/倒/也不好了,所以現(xiàn)在我每天鍛煉身體?!?/p>

      (三)評注性副詞“并、倒、也”與其他副詞

      如果句子中否定詞的前面出現(xiàn)了時間副詞、方式副詞、程度副詞以及范圍副詞等等,那么,這些句子中的否定詞的前面就不可以再出現(xiàn)評注性副詞“并、倒、也”。例如:

      (12)*他在中國學漢語學了半年了,但還并不想用漢語說話。

      (13)*雖然他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依然倒不放棄自己的信念。

      (14)*世界上什么都也不存在了,空曠無聲的原野上只有他和它。

      (四)三者用于比較意義的否定句中的異同

      如前文所述,由于“倒”有表示與預期事理相反、反駁、責怪等語法意義,所以它可用于表比較的否定句中,而“并、也”則不能。例如:

      (15)你有時間去批評大家,倒不如好好琢磨自己能建設什么。

      (16)與其在自己的部門里苦思,倒不如看看別的部門的流程。

      (17)其實倒不如說,約會遲到等于是浪費對方的時間,是非常失禮的事。

      四 小結

      本文從7000多條例句的考察和統(tǒng)計分析出發(fā),運用對比分析、統(tǒng)計分析、語義特征分析、變換分析等研究方法,描寫并論述了“并、倒、也”在語義、句法方面的特點,并對三者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一)語義方面

      重新歸納了“并”的語法意義,把“并”的核心語法意義歸納為重復、確認事實,還原事實本來的真相,同時“并+否定結構”的句子必須有一個預設,因而“并”字句的使用往往會收到一種反駁、辯解的表達效果。評注性副詞“并”有時可以使句子的否定語氣加強,有時可以使句子的否定語氣舒緩,這主要取決于交際環(huán)境以及交際目的。

      把“倒”歸納為:1、表示所述事實與預期事理相反。具體分兩種情況:(1)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這時“倒”字句總是隱含著某種對立面的存在——對于說話人來說是非一般情理的情形。(2)表示跟事實相反,用于“倒”字句,動詞限于“說、想、看”等,形容詞限于“容易、簡單、輕松”等,主語限于第二、三人稱,有“責怪、反駁”的語氣。2、表示轉折關系,“倒”字句總是在內(nèi)容上與其對立面相聯(lián)系著。3 表示增強語氣。主要有四類:(1)增強委婉、舒緩語氣。(2)增強追問、催促語氣。(3)增強出乎意料的語氣。(4)增強反駁、辯解的語氣。

      關于“也”的語法意義比較復雜微妙。“也”最基本的語法意義是表同一。與“并”、“倒”相對比,“也”在表示語氣時可表示強調(diào)語氣,也可表示委婉語氣。在表示強調(diào)、加強語氣時,“并”只能用在否定句中,更多地側重于對客觀事實的強調(diào),而“也”更多地側重于從主觀意識形態(tài)出發(fā)進行強調(diào),“倒”既可用于客觀方面,也可用于主觀方面的強調(diào)。

      (二)三者所在分句的句法形式上:

      1、三者所在分句句法形式的共同特征

      (1)三者都可用于否定句。

      (2)三者不能與語氣助詞“了”共現(xiàn)。

      (3)如果句子中否定詞的前面出現(xiàn)了時間副詞、方式副詞、程度副詞以及范圍副詞等等,那么,這些句子中的否定詞的前面就不可以再出現(xiàn)評注性副詞“并、倒、也”。

      2、不同的是

      “倒”可用于表比較意義的否定句中,而“并、也”不能。

      [1]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0:3.

      [2]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0:67.

      [3]陸儉明,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43

      [4]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Z].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201.

      [5]景士俊.現(xiàn)代漢語虛詞[Z].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80.

      [6]屈承熹.漢語副詞的篇章功能[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12.

      猜你喜歡
      三者虛詞語氣
      注意說話的語氣
      注意說話的語氣
      明知故問,加強語氣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虛詞識別方法
      注意說話的語氣
      讀 書
      踏上“四有”“三者”好老師之路
      速讀·下旬(2017年7期)2017-08-03 20:09:44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59:54
      虛詞功能的羨余及其修辭作用
      當代修辭學(2011年6期)2011-01-29 02:49:48
      陇川县| 会泽县| 武冈市| 丰镇市| 连城县| 宣城市| 中江县| 麦盖提县| 营口市| 洞头县| 鲁山县| 和静县| 收藏| 东乡族自治县| 山阴县| 安平县| 敖汉旗| 达拉特旗| 交城县| 台东市| 柞水县| 甘洛县| 来宾市| 曲麻莱县| 浪卡子县| 岳阳县| 江永县| 无棣县| 郸城县| 阳谷县| 鱼台县| 武城县| 大渡口区| 叶城县| 通许县| 瑞昌市| 女性| 阿拉善右旗| 都江堰市| 鸡东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