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
摘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對全體黨員的又一次洗禮。本文從基層黨校教師角度,闡述如何立好“學者”、“行者”、“師者”以提升學習教育實效。
關鍵詞:思想建黨;以學促教;知行合一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149-01
重視思想建黨,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是我們黨的建設、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制勝法寶。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新時期不斷豐富思想建黨內涵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現(xiàn)實需要。作為基層黨校教師,必須以黨章為“總開關”,以黨規(guī)為“戒尺”,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先以“學者”促成“行者”,然方可“師者”也。
先學、學深,爭當“學者”。北宋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意思是個人修身,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做學問、傳授學問,則應該以書本上的知識為根本。因此,黨校教師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以黨章黨規(guī)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知識為根本,吃透“兩學”的深刻內涵,充足電量,助推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首先,要重溫“黨章”。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和總規(guī)矩。因此,黨員教師要牢記黨員第一身份,全面理清黨章的歷次修改內容、背景及歷史意義,找尋理論依據(jù),做到點、線、面立體式理清黨章要求。其次,要嚴學“黨規(guī)”。黨規(guī)是管黨治黨的總根本。因此,黨校教師要嚴格地學《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深究其修改的背景及意義,精準闡述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及特點,握緊黨紀“戒尺”,揮好紀律“教鞭”。第三,要研讀“黨史”。 習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讀懂中國共產黨史,就讀懂中國革命史。因此,黨校教師肩負著對黨員干部進行政策理論武裝的重要使命,必須要學習,不停地學習黨史,尤其是中國革命史和近現(xiàn)代史,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論,分析和厘清中國共產黨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營養(yǎng),做到給學員“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池水”。最后,要深讀“系列重要講話”。毛澤東同志說過,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的[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發(fā)展,深刻闡述了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一系列重大理論和戰(zhàn)略思想。因此,黨校教師要全面學、系統(tǒng)學、深入學,把講話精神一學到底。要原原本本地學,逐篇逐句地讀,做到學深悟透:領悟系列講話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掌握講話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領悟它同馬列毛鄧、“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等一脈相承的思想理論主線;領悟其中的堅定信仰追求、歷史擔當意識、真摯為民情懷和務實思想作風。
促行、行遠,做實"行者"。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皥猿謱W用結合,知行合一”是本次活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因此,黨校教師要做到以學促教,知行合一,做合格教師。首先,要行于忠誠。對黨忠誠,堅定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強調政治合格問題。因此,黨校教師必須堅持黨校姓黨和黨校教師姓黨原則,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忠誠于“四項基本原則”,牢固樹立“四種意識”。其次,要行于擔當。擔當,是指講奉獻、有作為,強調履責合格問題。我們共產黨人最講奉獻、最講犧牲。因此,黨校教師要熱愛黨校教育事業(yè),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把個人的價值追求、理想抱負與黨校教育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要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學好“兩學”,堅定“三個自信”,補足“精神之鈣”,以“信仰之修”鑄就“黨性之魂”。第三,要行于守紀。講規(guī)矩、有紀律,強調遵規(guī)守紀合格問題。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因此,黨校教師要嚴于治教,嚴于律己,堅定黨的信仰,做到“黨校講臺有紀律”,在講課和公開發(fā)表言論中,要時刻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理直氣壯地堅持和宣揚馬克思主義真理,努力做黨的“忠誠衛(wèi)士”,做黨員干部思想上的“導航員”。最后,要行于垂范。垂范,是指講道德、有品行,強調品德合格問題。春秋管仲曾說,道德當身,不以物惑。面對各種誘惑,我們不可以放下自身的道德。面對五花八門的不良誘惑,黨校教師要經得住各種考驗,嚴守政治紀律,在自身黨性鍛煉上更加嚴格,做到一言一行顯黨性修養(yǎng),做我們黨的合格“喉舌”,在黨員干部中樹立威望,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黨員干部。
出師、師廣,敢擔"師者"。唐代韓愈《師說》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黨校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用屬于共產黨人的理論思想、理想信念和意識形態(tài)等來感化和教育學員,使他們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和政治素養(yǎng)。在黨校教育事業(yè)中,“授業(yè)”、“解惑”更多體現(xiàn)在理論課、案例課、體驗課這三堂課上。首先,要講好理論課。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黨校教學的主業(yè)和主課。黨校教師要先學、深學“兩學”,理清思路,堅持問題導向,運用語言藝術彌補純理論的枯燥,活躍課堂氣氛,切記“滿堂灌”、照本宣科,注重回答學員普遍關注的問題,深入淺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入耳入腦入心效果。其次,要講好案例課。本次活動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學促做,知行合一。因此,黨校教師要做到有的放矢、鞭辟入里,精選具有針對性、真實性、啟發(fā)性的問題或者有情境的案例,采用課堂互動,讓“麥克風”于學員,多角度剖析問題,找到解決辦法,最終達到師生共鳴、共同解決問題的最佳效果。最后,要講好體驗課。體驗式教學是黨校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之一。習總書記強調,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因此,黨校教師應該把“體驗”和“做”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黨校教師要同學員深入基層一線,接地氣,共同收集、梳理、匯總、分析來自基層第一手材料,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結合,針對存在問題,可以提供建議和指導,讓學員在活動中受到啟發(fā),黨性得到淬煉,干事創(chuàng)業(yè)能力和服務民生水平得到提高。[2]
總之,黨校教師應當牢記身份,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立好“學者”、“行者”、“師者”三重身份,自覺當好學習教育活動的踐行者、助推者和引導者,不斷提升學習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N].毛澤東文集.1996-9-1.
[2]毛雅紅.黨校教師當為“兩學一做” 備好“三堂課”[N].東方網.20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