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莉,盧曉莉,賈麗華
(東陽市人民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臨床護理與管理·
SBAR溝通方式在急診年輕護士規(guī)范化交班培訓中的應用
蔣麗莉,盧曉莉,賈麗華
(東陽市人民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目的:探討SBAR溝通方式在急診年輕護士規(guī)范化交班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應用SBAR溝通方式設計急診護理個案交班單,組織培訓,制定并實施護理交班流程。結果運用SBAR溝通方式后,護士交班問題發(fā)生率從使用前的24.67%下降到5.33%;醫(yī)護人員對年輕護士交班現狀的滿意度從使用前的70.60%上升到85.41%,交班時間從使用前的21.33±5.32分下降到15.71±4.45分。結論運用SBAR溝通方式,可規(guī)范年輕護理人員交班的流程,促進患者安全,提高年輕護士的評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
SBAR;溝通方式;急診;年輕護士;交接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BAR communication for young nurse training in the emergency shift. [Method] We designed the emergency nursing shift report sheet by SBAR communication, organized training and implement nursing shift processes. [Result] After using SBAR communication, the nurse shift problem incidence dropped from 24.67% to 5.33%. Satisfaction of young nurse status rise from 70.60% to 85.41%, and shift time reduced form 21.33 ± 5.32 minutes to 15.71 ± 4.45 minutes. [Conclusion] It could promote patient safety, improve the young nurse's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mprove staff satisfaction by regulating the flow of young nurses shift.
Keywords:SBAR;communication; emergency;young nurse;shift
交接班是護士傳遞工作信息,保證護理工作連續(xù)性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保證臨床護理工作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SBAR溝通方式是一種標準化、結構化的交流模式,包括狀態(tài)(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評估(Assessment)、建議(Recommendation),目的在于為醫(yī)護人員提供即時、正確的信息,使得醫(yī)護人員對患者信息進行系統(tǒng)的傳遞,減少不必要的混亂[1]。在美國醫(yī)療機構中已經使用這種溝通方式[2-3]。由于急診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檢查、治療、護理量大,交接班時患者的信息量大。傳統(tǒng)交班由于受個人水平能力限制特別是低年資護士,易造成交接漏項和信息傳遞不清等問題,影響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本院急診科應用SBAR溝通方式設計護理個案交班單,在搶救護理組對年輕護士進行交班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1 護士資料
急診科護理人員共46人,平均年齡28.35±6.81歲,其中男性2人,占4.34%,女性44人,占95.56%。職稱:副主任護師2人,占4.3%,主管護師7人,占15.2%,護師11人,占23.9%,護士26人,占56.5%。工作3年以上的護士20人(43.5%),學歷:本科7人,占15.2%,大專13人,占28.3%。工作3年內的護士26人(56.5%),學歷:本科10人,占38.5%,大專16人,占61.5%。
1.2 實施方法
1.2.1 設計護理組個案交接單 基于SBAR溝通方式,參照臺灣中國醫(yī)藥大學急診護理交班單,結合急診科實際設計個案交班單。見表1。
表1 東陽市人民醫(yī)院急診危重患者護理個案交班單
表1主要有以下內容:S狀態(tài):床號,病患資料;B背景:診斷及主訴,異常報告及處理,重點藥物及治療;A評估:目前的狀況,病情,管道等;R建議:特殊交班,需要下一班注意的內容。
1.2.2 組織培訓,掌握方法 組織學習使科內人員了解使用SBAR的意義,掌握SBAR溝通方式的相關理論知識,由各護理組長負責培訓組內年輕護士,通過學習SBAR理論的相關知識,理解運用方式,指導護理人員如何收集資料和分析問題,并應用Mini-CEX評量考核(Mini-CEX是一套教學回饋與評量考核的工具)和模擬情景培訓及考核,使每個護理人員掌握使用方法。
1.2.3 個案交班單的使用過程 交班護士在交班前,根據表格內容收集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把需要交班的個案填寫在護理個案交班單上,交班時用這張表單與接班者以規(guī)范SBAR模式進行交班,把本組患者的病情準確、完整地傳遞給接班者。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護士交班問題發(fā)生率
護士交班過程中,未達到一次性信息交接完整或出現信息溝通錯誤,就屬交班問題1例,發(fā)生問題例數除以交班總例數即為交班問題發(fā)生率[4]。2012年6月1日起,通過傳統(tǒng)方式交班300例患者,發(fā)生問題74例,問題發(fā)生率24.67%。2012年12月1日起,應用SBAR溝通方式設計護理個案交班單交班300例患者,發(fā)生問題 16例,問題發(fā)生率5.33%,兩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9738,P<0.01)。
2.2 醫(yī)護人員對交班現狀的滿意度
從交班的完整性、條理性、時效性、重點突出4個方面進行調查。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1~5分依次對應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很滿意。每份問卷全部很滿意為20分,滿意度為所得分數/很滿意的應得分數。使用SBAR溝通方式個案交班單法前后發(fā)放問卷調查表單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結果醫(yī)護人員對年輕護士交班現狀的滿意度從使用前的70.60%上升到85.4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8034,P<0.01)。
2.3 交班時間
指交班護士填寫交班表加上整個交班結束所需時間。使用SBAR溝通方式個案交班單法的交班時間(15.71±4.45)明顯短于傳統(tǒng)交班(21.33±5.3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3467,P<0.01)
3.1 SBAR溝通方式有利于規(guī)范交班流程,促進患者安全
由于年輕護士知識水平、工作經驗、溝通技巧相對薄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本組患者病情全面交接清楚存在一定的困難。嚴格交接班管理,對于提高交接班質量,提供安全優(yōu)質護理具有重要意義[5]。在醫(yī)療機構的高風險科室中,如手術室、ICU、急診室,SBAR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醫(y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有助于安全文化氛圍的營造[6]。SBAR是一個結構化、標準化的交流模式,應用SBAR溝通方法,設計使用個案交班單規(guī)范了交班的整個流程,使交班流程更趨標準化,規(guī)范化。由于交班前填寫表單,這要求護士必須系統(tǒng)評估病情,及時掌握病情變化,整理資料,保證資料的完整性,避免不必要的遺漏。交班時,交接雙方利用表單進行溝通,理清了年輕護士的交班思路,使整個交班過程條理清晰、內容完整,使接班者及時掌握患者的信息。保證護理工作的持續(xù)性,準確性和安全性,提高護理質量。
3.2 SBAR溝通方式可以縮短交接班時間,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
交接班是一個高風險時段,這一點在急診科尤為突出。急診科的工作特點決定患者在交接班時段會不斷涌入,同時,急診患者病情危重且病情變化快,存在安全隱患。應用SBAR溝通方式使交班時間從使用前的21.33±5.32分下降到15.71±4.45分??s短交接班時間,能增加護士在患者身邊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安全性。
3.3 SBAR溝通方式可以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
SBAR模式下的個案交班單使用,使整個交接過程更細致、全面、規(guī)范又省時,使有待解決的問題在下一班得到落實和重視,加強了對重點患者重點問題的觀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從而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用SBAR溝通方式向醫(yī)生匯報病情,由于患者信息完整,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很受醫(yī)生歡迎。
3.4 SBAR溝通方式有利于提高年輕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
在急診科護理人員中年輕護士(工作3年以內)占到科室總人數的50%以上,隨著年輕護士不斷充實到急診護理崗位,其在頻繁復雜的搶救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搶救經驗不足,預見性整體性全面觀察病情能力不足以及護患溝通方面等缺陷影響搶救實效[7]。SBAR的溝通方式幫肋護士確定患者的主要問題,指導如何完整收集患者相關資料,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從患者整體去看,準確地反映了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需求,提高了護士對患者的整體管理能力和對病情的評估分析能力[8],有效地提高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同時提高急診護士的整體素質。
3.5 SBAR溝通方法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應用SBAR溝通方法,設計使用個案交班單,對護士交班起到一個規(guī)范的目的。但對年輕護士交班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應提升年輕護士管理患者的能力,真正體現分區(qū)責任制整體護理。當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個別護理人員會偷懶,需要不斷督查;同時書寫個案交班單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時候就會來不及寫。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也得到了醫(yī)院領導和信息部門的支持,在書寫電子病歷后自動生成個案交班單中的內容,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書寫的時間。在具體實踐中,需要不斷督查,持續(xù)跟進,才能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完成交班工作。
[1]Zimmermann PG.Cutting-edge discussions of management,policy and program issues in emergency care[J].J Emerg Nurs,2006,32(3):267-273.
[2]Bello J.Quinn P,Horrell L Maintaining patient safety thmugh innovalion:an electronic SBAR communication tool[J].Compnt Inform Nurs,2011.29(9):48l-483.
[3]Froitag M.Carroll VS.Handoff communication:using failure mod∞and effect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transition in eAtre process[J].Qual Manag Health Care,2011.20(2):103.109.
[4]徐雙燕,姚梅琪,周海燕.標準化溝通方式在醫(yī)護間溝通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27-629.
[5]古成瑤,劉雪琴.護士分層次管理模式下護理交接班改革與探索[J].中國護理管理,2009,9(2):31-32.
[6]Velji K,Baker GR ,Fancott C,et al.Effectiveness of an adapted SBAR communication tool for a rehabilitation setting[J]. Healthc Q,2008,11(3):72-79
[7]張永翠.急診科年輕護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護士,2007,7: 21-22.
[8]徐雙燕,姚梅琪,周海燕.標準化溝通方式在醫(yī)護間溝通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27-629.
ApplicationofSBARcommunicationforyoungnursetrainingintheemergencyroomshift
JIANGLili,LUXiaoli,JIALihu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yang,Zhejiang 322100,China)
蔣麗莉(1963-),女,浙江東陽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管理
R192.6
B
1672-0024(2013)06-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