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 梅
十年前的一段往事,一直溫暖著我。
我成為教師的那一年,某個冬日的傍晚,批改完作業(yè),剛回到清冷的宿舍,就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打開門,見是淘淘——班上一個最搗蛋最令我頭疼的男孩。
“作業(yè)寫完了嗎?”我順手拉出一個凳子,微笑著示意他坐下。他臉一紅,吞吞吐吐地說:“還沒,但我今晚一定完成作業(yè)!只是……”他遲疑了一下,從破舊的棉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茶杯遞給我。接過來,我仔細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做工十分精細,杯身上有著幾枚青青竹葉的陶瓷杯子,便不解地問:“怎么了?”
淘淘有點害羞,低頭盯著自己的衣角,小聲說:“我爸在陶瓷廠上班,下午看我作業(yè)時說我錯題少了,字體工整了,比以前進步了,就獎勵給我這個杯子,我想把它送給您,不知您喜歡不?”聽完淘淘的話,我的臉驟然發(fā)燙。
就在上午,我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地批評過他,說他的調皮、不思進取、令人失望,甚至在內心里還覺得他已無可救藥了。而此時此刻捧在手里的還留有孩子體溫的杯子,卻讓我溫暖,讓我慚愧,感到它有千斤的重量,我有點承受不起。但面對孩子純凈的目光,我使勁地點了點頭,歉意地輕拍著孩子的肩。他笑了,我的喉間卻像被什么東西堵住了,半天沒能說出一句話來。
送走孩子,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就是這樣的一個小杯子,讓我看到了自己不堪的一面。身為教師,自己是何等不稱職。
兩年后,那孩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市一中,這個杯子一直伴隨著我,提醒我作為一名教師要用變化的眼睛看待每一位學生。
這個印著淡淡竹葉的杯子,成了我記憶中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