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義
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朱軍義
目的探討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的表達以及其臨床意義。方法對我院2006~2012年病理科保留的117份卵巢組織標本進行免疫組化學方法檢測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的表達。結果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中,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23.53%;在良性腫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4.35%;在卵巢癌組織中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90.91%;在卵巢交界性組織腫瘤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3.33%。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腫瘤組織(P<0.05)。結論Bub1蛋白的表達異常是卵巢癌發(fā)生的機制之一,與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轉移有關系。
卵巢上皮性腫瘤; Bub1蛋白; 免疫組化
伴隨著生物細胞學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漸漸認識到紡錘體檢查點在細胞分裂周期中的重要意義。而在細胞的有絲分裂中,參與紡錘體檢查點功能的蛋白有Mad(mitotic arrest deficient/defective)家族蛋白,包括Mad1、Mad2、Mad3和Bub(budding uninhibited by benzimidazole/benomyl)家族蛋白,包括Bub1、Bub2、Bub3等。Bub1作為紡錘體檢測點蛋白,具有通過染色體不穩(wěn)定性和非整倍體傳代促進腫瘤發(fā)生的作用[1]。因此,紡錘體的失控是導致腫瘤細胞存在主要原因之一。為此,我院通過對117份卵巢組織標本進行免疫組化學方法檢測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的表達,探討B(tài)ub1在臨床上的意義。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6~2012年病理科保留的117份卵巢標本中,正常卵巢組織21份;卵巢良性腫瘤組織23份;交界性漿液性瘤組織18份;卵巢癌組織55份,其中包括子宮內膜癌6例;粘液性癌16例;移行細胞癌16例;漿液性囊腺癌17例。在本組117份卵巢組織標本中,患有卵巢癌的患者中,有11例患者伴有腹水,有21患者伴淋巴結轉移,所有卵巢癌患者在術前均無放療、化療史。
1.2方法 所有標本通過4%多聚甲醛進行固定,常規(guī)石蠟包埋,連續(xù)切片4 μm。②將石蠟切片進行常規(guī)二甲苯脫蠟及梯度酒精脫水。③將玻片擦干凈后,滴入3%H2O2,將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進行滅活。檸檬酸鹽緩沖液抗原修復30 min。④在玻片上滴入15%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恒溫封閉10 min。⑤第一抗體4℃過夜。⑥生物素標記第二抗體溫室作用下30 min。⑦滴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鏈霉素卵白素工作液,恒溫30 min。⑧滴加適量的DAB/H2O2進行反應染色,在顯微鏡下控制染色深度及背景,在滿意后及時用水充分進行沖洗,蘇木素復染,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鏡下觀察。
1.3結果判定標準 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主要位于細胞質,部分細胞核著色,染成黃或者棕黃色顆粒。再采用雙評分法進行判定。陽性程度判定:在光學顯微鏡200倍視野下觀察卵巢組織標本,在每張切片隨機觀察5個視野,未見陽性細胞為(一),記作0分;陽性細胞數(shù)/100個細胞<25%,記作1分;陽性細胞數(shù)/100個細胞25%~50%,記作2分;陽性細胞數(shù)/100個細胞≥50%,記作3分。陽性細胞面積與染色強度積分的相加結果作為判定標準:0分記作不著色;1分記作呈淡黃色;2分記作棕黃色;3分記作棕褐色。將上述兩項判定得分做和,0分為陰性;1、2分為弱陽性;3、4分為陽性;5、6分為強陽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通過SPSS 13.0軟件統(tǒng)計系統(tǒng)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Bub1蛋白在不同的病變卵巢組織中的表達率是不同的。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中,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23.53%;在良性腫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4.35%;在卵巢癌組織中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90.91%;在卵巢交界性組織腫瘤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3.33%。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腫瘤組織(P<0.05)。具體見表1。
表1 Bub1蛋白在不同的病變卵巢組織中的表達
細胞的有絲分裂是一個嚴格調控、高度有序的周期,為確保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忠實性,通常是通過細胞內的固定檢查點來檢查完成的。而有絲分裂的檢查點又稱“紡錘體檢查點”,Bub1作為紡錘體檢查點的平臺蛋白,可能是紡錘體檢查點其他組分定位于紡錘體檢查點的基礎[2]。有研究表明,Bub1可以通過直接作用或者以形成復合物的形式來對其他重要的紡錘體檢查點蛋白進行調控,從而影響細胞周期的進程。通過對細胞內BUBl基因表達的研究,在探討染色體不分離的分子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
通過本組研究結果表明,Bub1蛋白與卵巢癌的發(fā)生有著密切關系,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卵巢癌組織中的Bub1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正常卵巢組織的陽性表達率,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個結果表明,Bub1蛋白陽性表達率的增高可能與卵巢上皮性腫瘤的惡性發(fā)展有關系。
綜上所述,Bub1蛋白的異常表達可能是卵巢癌的發(fā)病機制之一,與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轉移有密切關系。通過對Bub1的功能探討和紡錘體檢查點的作用機制的探討,對人們治療卵巢癌提供了方向與臨床依據(jù),對于疾病的治愈有著重大意義。
[1] 呂煊.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Bub1蛋白的表達及其意義.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8):627-629.
[2] 周婷.人Bub l基因shRNA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及其對人卵巢癌細胞SKOV3紫杉醇敏感性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9(2):171-188.
[3] 施瓊.微小RNA對胚胎細胞BUBl基因的表達抑制.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32(1):44-51.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婦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