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虹
(浙江省富陽市婦幼保健醫(yī)院,富陽 311400)
近年來,國際醫(yī)學界提出“DOHAD理論”即“健康和疾病的發(fā)育起源”,意旨除遺傳因素,如果生命在發(fā)育的過程早期(包括胎兒和嬰幼兒期),經歷不利因素外(營養(yǎng)不良、環(huán)境不良等)將會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甚至對未來幾代人的身體健康都會有影響[1-2]。因此,科學的營養(yǎng)干預,有效控制孕期體質量增長,可降低巨大兒出生、難產和發(fā)生妊娠并發(fā)癥的危險,從而有效降低剖宮產幾率。我院營養(yǎng)監(jiān)測中心2011年引進DOHAD理論,并將該理論靈活運用于營養(yǎng)監(jiān)測中心各類代謝性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體質量指數異常、妊娠合并貧血等孕婦人群中,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按隨機自愿原則從營養(yǎng)門診抽取200例孕前體質量指數(BMI)>25的依從性高的一般孕婦,年齡26~35歲,平均30歲,孕周選取12~16周之間,均在我院圍生期門診定期產檢,并計劃在我院分娩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以往常規(guī)營養(yǎng)指導,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DOHAD理論孕期指導,營養(yǎng)監(jiān)測中心制定24 h膳食回顧調查表發(fā)放至實驗組孕婦,就診前一天讓實驗組孕婦記錄好當天的飲食情況(避開不正常飲食,如因各種原因造成飲食過量或過少的情況),根據《回顧性膳食調查輔助參照食物圖譜》正確估計食物量,將24 h膳食記錄錄入DOHAD軟件,制定個性化營養(yǎng)食譜和運動方案。自我監(jiān)測體質量,及時繪制體質量增加曲線圖,結合產前檢查、B型超聲等估計胎兒的大小。設計DOHAD體質量指數異常隨訪表,營養(yǎng)監(jiān)測中心每半月隨訪一次實驗孕婦飲食控制和運動堅持情況[3-5]。
1.3 評價指標 根據孕婦每周體質量增加情況和分娩方式的選擇及巨大兒發(fā)生率和剖宮產率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每周體質量增加情況比較(表1) 從表1看出,實驗組經過營養(yǎng)中心都哈理論的干預,個性化食譜方案的制定,以及指導合理的運動,每2周電話隨訪飲食控制和運動堅持情況,根據體質量增長情況及時調整食譜方案和運動強度,在整個孕期,實驗組體質量增長的控制明顯要比對照組好。
表1 兩組每周體質量增加情況比較[n(%)]
2.2 兩組巨大兒的發(fā)生率與剖宮產率的比較(表2) 從表2看出,通過都哈理論干預,實驗組的巨大兒的發(fā)生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隨之實驗組剖宮產的發(fā)生率也明顯降低。
表2 兩組巨大兒的發(fā)生率與剖宮產率的比較[n(%)]
據統(tǒng)計,我國巨大兒的發(fā)生率高達7% ~10%,與此同時,我國的剖宮產率也處于一直“高燒不退”的狀況。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已接近50%,遠遠高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推薦的15%的上限,其中巨大兒的發(fā)生也是導致剖宮產率上升的一部分原因。孕婦在孕期最適體質量應較孕前增加20% ~25%,即10~12.5 kg,孕12周起每周增加350 g左右,孕末期每周增加450 g左右。根據體質量指數的不同,孕期有不同的增重標準,偏瘦者(BMI<19.8)12.5 ~18 kg,正常者(BMI 19.8 ~26)11.5 ~16 kg,較重者(BMI 26~29)7 ~11.5kg,肥胖者(BMI>29)<7.0 kg。
控制孕期體質量,除需要指導孕婦合理的飲食和適量適當的運動,營養(yǎng)監(jiān)測中心需每周在孕婦學校進行都哈孕期營養(yǎng)有關知識的宣教,發(fā)放孕期體質量增加曲線圖,讓每一位孕婦進行體質量自我監(jiān)護[6]。加強針對性,把合理、科學和有益健康的膳食結構、飲食方式、飲食習慣等傳授給廣大孕、產婦及家屬。關鍵窗口期的營養(yǎng)將決定后代終生的健康狀況,其中胎兒期就是寶寶健康發(fā)育的關鍵窗口期,胎兒期營養(yǎng)不均衡,宮內環(huán)境變化會引起機體的反應與調整,在胚胎階段,機體各組織器官處于發(fā)生、分化、發(fā)育最敏感的階段,對宮內不利環(huán)境變化所作出的適應性改變會對其終生造成嚴重的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損害,這種改變不僅僅是功能性的,許多還是結構性的。其中,內分泌和代謝改變,尤為明顯,后代的器官被永久性的調整,以適應子宮內的失衡,造成出生體質量異常,這些調整對日后豐富的食物攝入做出反應的適應性差,胰島分泌失常,日后罹患肥胖、高血脂、高血壓,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升高。
將DOHAD理論運用于孕期營養(yǎng)監(jiān)測中,可有效減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巨大兒、難產的風險,減少遠期成人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并對剖宮產率的控制也具積極的意義。做好孕期體質量控制工作,是產科和營養(yǎng)科醫(yī)生共同的責任,也是提高社會人口素質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步驟。
[1]Barker D J,Osmond C.Infant mortality,childhood nutrition,a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in England and Wales[J].Lancet,1986,1(8489):1077-1081.
[2]葛可佑,主編.公共營養(yǎng)師[M].第2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2-12.
[3]Bateson P,Barker D,Clutton-Brock T,et aI.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and human health[J].Nature,2004,430(6998):419-421.
[4]Krause B,Sobrevia L,Casanello P.Epigenetics:new concepts of old phenomena in vascular physiology[J].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2009,7(4),513-520.
[5]Barker D J.The origins of 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theory[J].J Intern Med,2007,261(5):412-417.
[6]李光輝,黃醒華.孕產婦營養(yǎng)對子代的近遠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4):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