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梵高奶奶”繪畫作品的民間美術特征分析

      2013-11-30 03:38:00吳志恩
      關鍵詞:秀峰梵高向日葵

      吳志恩

      (中原工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一、“梵高奶奶”及其作品

      常秀峰(1933—),女,河南省方城縣拐河鎮(zhèn)江家村一位普通農(nóng)民,不識字,更沒學過繪畫,在2003年來到兒子在廣州的家之前連縣城都沒去過,但她為孫女講述農(nóng)村風物而信手涂鴉的蠟筆畫,竟有后印象派的風格,被兒子放到博客上并經(jīng)網(wǎng)絡傳播而迅速走紅。由于她的蠟筆畫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愛畫向日葵(見圖1),與梵高的向日葵作品風格相似,故而被網(wǎng)友稱為“梵高奶奶”、“中國農(nóng)村的梵高”。中國、新加坡、歐美等國的數(shù)十家報紙、電視臺報道了她的作品。她在香港成功舉辦了畫展,兩次被請上《魯豫有約》,出版了《梵高奶奶的世界》和《俺們農(nóng)村》兩本畫冊。趙瑜先生的散文隨筆集《小憂傷》,所有插圖全部選用她的繪畫共計64幅。世界著名攝影師克勞迪·斯魯本收藏了她的蠟筆畫《石榴樹》,臺灣馬英九先生也收藏了她的畫作。斯魯本說:“梵高奶奶和我一樣,都不是在用機器和筆展示藝術,而是在用心。”著名畫家陳丹青稱贊常秀峰的畫有“質(zhì)樸的震撼和心靈純凈的體現(xiàn),她用純真無瑕的眼睛,去觀察和感受生活的真諦”。

      二、常秀峰作品藝術風格分析

      1.繪畫題材

      從繪畫題材看,常秀峰畫的最多的是各種花卉、樹木以及自己的家庭生活,然后是鄉(xiāng)村集體生活,包括春播秋收、斗地主、吃食堂、娶新媳和祭奠毛主席等場景。其作品所描繪的全部是農(nóng)村人熟悉的題材,或者是作者經(jīng)歷的社會生活。如《玉米和豆角》的題材就是中原農(nóng)村最常見的作物,玉米植株間距大,一般在玉米地里要插種各種豆類,因此更顯得真實可信,濃郁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常秀峰畫了大量的花卉植物,尤其是牡丹、荷花、向日葵。為什么熱衷于畫這些題材呢?她說:“牡丹是幸?;?,向日葵是向陽花、還能榨油,荷花干凈、高尚。”

      常秀峰不畫世俗津津樂道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戲文、傳說,基本上也不描龍畫鳳,也不畫麒麟送子、魚躍龍門等吉祥主題,她不說牡丹是富貴花,她沒有“富貴”的概念,她只求世俗而質(zhì)樸的幸福。常秀峰也不畫民間迷信的閻王神佛,更不畫土匪劫掠、刁民賭搶、媒婆欺蒙等民間常見的丑惡世事。她濾掉了幾十年含辛茹苦的黃土地上的卑污和艱辛,只展示她質(zhì)樸、博大的愛,她畫那個正在或者已經(jīng)逝去的農(nóng)村,她畫畫的目的就是讓孫女多了解農(nóng)村,為孩子提供認識鄉(xiāng)村的素材。

      常秀峰也寫生,在花園里撿樹枝回家畫,有時候還要回老家“充電”積累素材。常秀峰除了畫自己熟悉的農(nóng)村題材以外,偶爾還應孩子們的要求畫一畫她并不熟悉的長城、圓明園、桂林象鼻山與劉三姐以及她住了七八年的城市,但顯得勉為其難,表現(xiàn)得柔弱陌生,顯然是不夠熟悉、不夠了解的緣故。

      圖1 熟透的向日葵(常秀峰)

      常秀峰的繪畫,純粹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流露,無涉名利富貴,只是為了表達作者對鄉(xiāng)間生活和勞動的熱愛,具有一種質(zhì)樸、純凈的精神,這是職業(yè)畫家所不具備的。

      2.繪畫語言

      常秀峰的繪畫在造型、色彩、構(gòu)圖等繪畫語言方面,帶有強烈的主觀性。

      在造型方面,常秀峰的繪畫突出主要特征,省略細枝末節(jié),對有興趣的形象和部位有意放大或夸張,其他地方則相對簡單、概括,具有民間繪畫大膽、直率、樸實、主觀的特點。如《繁花似錦》《荷花》就是典型例子,因為重點表現(xiàn)花朵,所以畫面上除了花朵綠葉、蓮蓬之外,其他部分都忽略。又如《石榴樹》重在表現(xiàn)“石榴”,所以作者就畫了剖開一半露出石榴籽的情形,這種舍表求里、帶有裝飾趣味的造型手法,是民間美術常用的藝術手段,這在常秀峰的繪畫中屢見不鮮。

      在色彩方面,常秀峰喜歡用純色,因為從未受到過專業(yè)訓練,她沒有原色和間色、復色的概念,而且蠟筆材料的特殊性也限制了單色混合成間色、復色的可能性,所以常秀峰喜歡使用主觀意向強的色彩或彰顯個人偏愛的喜慶色彩,一般是采用平涂的手法,畫面效果具有對比強烈、色彩明確的特點。

      常秀峰對色彩的認識是單純的,在她的眼里,紅就是紅,綠就是綠,藍就是藍,不會將紅色按色性分為冷紅色和暖紅色。在表現(xiàn)上,她盡量省略生活中豐富的多層次的灰色調(diào),夸張色彩的純粹程度,如用大紅或朱紅去表現(xiàn)太陽,用湖藍表現(xiàn)海水,同時大膽地使用對比色和純度較高的原色,以取得響亮的畫面效果,形成粗獷、明快、樸實、熱烈的色彩風格。

      作為民間美術家,常秀峰喜歡用紅黃綠藍等顏色,她筆下的家鄉(xiāng)總是鮮艷的:玉米是金黃色的,番薯是紅紫色,蘑菇是赭紅色,牡丹花是正紅色的,葡萄則是濃烈的紫色。這些顏色純度高,對比鮮明,畫面效果明快爽朗、簡單自然。如圖1用色大膽,翠綠的葉子和明黃的向日葵花瓣奠定了整幅畫面鮮活的基調(diào),色彩感強,對比強烈,取得了很好的視覺效果;兩個熟透的向日葵色彩濃重,又具有調(diào)節(jié)畫面、協(xié)調(diào)色彩效果的作用,使整幅畫艷而不俗。而在《老太太眼中的圓明園》中,常秀峰卻一反常態(tài),使用了憂郁的藍色調(diào),只有個別小花采用黃色,以調(diào)節(jié)畫面。色彩在常秀峰的畫中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性。

      中國畫所謂的疏密聚散、西方畫所謂的正倒三角形構(gòu)圖,甚至氣韻、節(jié)奏等形式美的規(guī)律,“梵高奶奶”也許根本不懂,更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她在繪畫中不自覺地運用了這些形式美的法則,她是憑借個人對美的感受來作畫的。在這一點上,常秀峰的情況完全符合民間藝術家實踐先行的特點。

      從構(gòu)圖看,常秀峰的繪畫體現(xiàn)了民間美術的平面性、裝飾性。有時為了把從各個方向看到的形象表現(xiàn)在一張畫中,她常采用“鳥瞰式”的構(gòu)圖方法,把很多視點看到的形象畫在一幅畫中,畫面構(gòu)圖很滿,但又疏密有致。這樣的平面構(gòu)圖畫面容量較大,尤其是在畫比較大的場面時,為了能夠比較全面地表現(xiàn)對象,常采用這種“鳥瞰式”的構(gòu)圖方法。如《家鄉(xiāng)的秋天》(見圖2)就體現(xiàn)了民間美術這種自由、奔放、大膽的構(gòu)圖形式,作者將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及知道的、想到的或彼此無關的東西,都拼湊羅列到畫面上,直到畫滿為止,從而解決了不同視點、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結(jié)合問題。如荷塘、小徑、柿樹、各種花草等,都可集中表現(xiàn)在一個畫面上,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這種打破時空的造型方法,在民間美術中顯得合情合理。

      3.技法和風格

      圖2 家鄉(xiāng)的秋天(常秀峰)

      從常秀峰作畫材料和工具上看,蠟筆用得最多,她也嘗試過彩色鉛筆、油畫棒、水彩、水粉等,這些工具材料都具備易掌握、易得到、造價低的特點。常秀峰還敢于創(chuàng)新,如用牙簽刮出線條,用裝修涂料抿到畫面上做雪景。而蠟筆線條粗放、不宜畫細的特點雖然限制了畫面細節(jié)表現(xiàn),但也正體現(xiàn)了民間繪畫追求整體感的要求。

      從繪畫技法看,表面上,常秀峰的畫不講什么技法,與其他的民間繪畫一樣不講畫理、畫法,卻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她的作品由點、線、面組成,多平面化,少立體感,大多數(shù)作品直接以蠟筆涂抹,偶爾有勾線填色,部分作品根據(jù)需要先平涂出底色,再勾畫線條,如《生長的向日葵》;或者在底色基礎上以牙簽、油畫刀或其他簡單工具刮出所需線條,刻畫成紋理或者葉脈,如《玉米與豆角》。

      從個人風格上看,常秀峰的作品樸素自然、感情純真熾烈,毫無矯揉造作與無病呻吟之感,澄凈明澈的內(nèi)心通過畫面一覽無余。常秀峰的畫是陽光健康的,也是溫暖人心的,她帶了濃烈的情感去描述一個個正在逝去的鄉(xiāng)村風物。那幅《熟透的向日葵》與梵高的名畫《瓶中的向日葵》一樣,用色亦是絢麗奪目,但梵高筆下的向日葵讓人感覺焦灼、扭曲、瘋狂和孤獨,而“梵高奶奶”的向日葵卻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無憂地生長,快樂地成熟。

      常秀峰的作品屬于寫實主義,當然,由于民間藝術的影響,再加上其個人毫無美術訓練基礎,她的造型具有概括、適度夸張、抽象和美化的特點,恰好處于似與不似之間。著名畫家曹新林說:“這屬于原生態(tài)畫作,樸實、漂亮,很有藝術靈氣。”

      《論語·為政第二》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背P惴宓漠嬛阅軌蚋腥灸敲炊嗳耍褪且驗樗苤笔阈匾?,大雅若俗。

      三、常秀峰作品的民間美術特征

      在常秀峰老家河南方城,可以見到的民間美術有繪畫與刺繡(含手繪中堂、木版年畫等)、神像雕刻(含本地特產(chǎn)方城石猴黃石硯、家具建筑雕飾)、服裝鞋帽(含虎頭鞋等)、實用編織(各類草編藤編)、各類金屬制品(金銀首飾及銅錫制品用具)五大類,常秀峰的繪畫作品,與這些民間美術聯(lián)系緊密。

      1.功能相像

      在豫西南,民間美術主要是為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逝去時光的緬懷,以及對子孫后代的教育。常秀峰在廣州描繪家鄉(xiāng)風物,慰籍了其本人與家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在其作品被放在網(wǎng)絡上得到廣泛傳播之后,得到了無數(shù)網(wǎng)民的支持和熱愛,其鄉(xiāng)思擴大為漂泊者們的集體鄉(xiāng)愁、工業(yè)化時代對原始鄉(xiāng)村的懷舊。

      2.題材相同

      流傳于河南方城的民間刺繡、家具浮雕與漆畫,多以花卉等寓意祈福的事物為題材,常秀峰的畫(見圖3)也是如此。常秀峰作品和本地民間美術作品有相同的題材特征,多是與民間生活聯(lián)系緊密、也深受百姓喜愛的花卉題材。

      圖3 幸福花開(常秀峰)

      3.手法相似

      常秀峰的作品,寫實的生機勃發(fā)、質(zhì)樸熱烈;抽象的簡要概括,有明顯的程序化特點。如圖3《幸?;ㄩ_》中夸大花頭的處理手法,就與河南民間漆畫牡丹的花葉處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再看設色,常秀峰的繪畫與河南民間刺繡繪畫一樣,用的都是純色,艷麗、直接,這也是河南民間美術的特征。

      常秀峰以前常被請去給人裁剪衣服,也曾給孫輩做過虎頭鞋等,她一向是民間美術的參與者,后來她能在紙面上完成那么多繪畫,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由此可見,美術創(chuàng)作并不是知識階層的專利,民間美術蘊含著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與生命力,這是學院派畫家們應虛心學習的。

      [1]江華.梵高奶奶的世界[M].梵高奶奶,圖.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梵高奶奶,江華.俺們農(nóng)村[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3]趙瑜.小憂傷[M].梵高奶奶,繪.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4]美術鑒賞課編寫小組.中等師范學校美術課本·美術鑒賞[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猜你喜歡
      秀峰梵高向日葵
      微信在小兒普外科護理單元管理中的應用
      梵高的世界
      Magnetic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materials for spintronic devices*
      《星月夜》和梵高
      幼兒100(2021年17期)2021-06-19 09:54:56
      向日葵
      廢墟之舞等
      當代工人(2020年17期)2020-10-09 10:37:21
      被盜竊的梵高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2:30
      向日葵
      向日葵
      Micron-sized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for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of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酉阳| 海盐县| 冕宁县| 土默特右旗| 吴川市| 普陀区| 奉新县| 九江县| 原平市| 隆回县| 陆河县| 读书| 伊金霍洛旗| 抚州市| 桐乡市| 大新县| 泰安市| 江门市| 南陵县| 新乡县| 贵港市| 荔浦县| 尤溪县| 化隆| 阿瓦提县| 龙口市| 丹凤县| 新乡市| 宝丰县| 渑池县| 麻栗坡县| 彭阳县| 江阴市| 嘉峪关市| 新泰市| 宿州市| 九龙县| 岐山县| 元江| 磐石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