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大學網分兩批公布了150余所假大學名單。
第一批榜單發(fā)布后不久,教育部發(fā)出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預警第1號,提醒廣大考生切勿相信網上虛假高校招生宣傳,“國家有關部門正采取行動,依法關停有關網站、懲處不法分子”。
就在今年7月,我國首例因辦無資質民辦高校而被追責的刑事案件宣判。北京國際金融學院校長獲無期徒刑,多名校領導被判刑。這所不具備任何招生資格的學校,在2007—2011年,以包分配、包戶口等多種名義騙取了600多名學生3600余萬元。
不過真正立案偵查的還是少數(shù)。據(jù)諶江平介紹,他們發(fā)布假大學榜單后,有許多學生和家長向他們求證,自己是否已經被騙。畢竟像北京國際金融學院這樣擁有實體學校的假大學還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假大學宣稱通過網絡教育就可以取得高校學歷。也許很多考生和家長本來就有“買文憑”的念頭,所以多持一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心態(tài)”,這也給從法律意義上懲處這些假大學加大了難度。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