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偉
當前農村完小體育教師基本依靠師范學校畢業(yè)的文化課教師兼職,大多鄉(xiāng)鎮(zhèn)完小和中心小學低段的體育課由班主任包班上課,形式都是一些活動課,很多課表現為,繞操場跑兩圈后就回教室自修。因此,對于這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基本功的現實、后續(xù)、自我培訓變得極為必要,在培訓中要認清層次,分析底情,做到門檻低、有實效和持久性。
由于這些兼職體育教師沒有經過體育院系專業(yè)課的學習,一些基本的專業(yè)術語和專業(yè)理論沒有系統(tǒng)性,頭腦當中沒有概念,在培訓中要讓他們掌握這些專業(yè)術語,并將這些專業(yè)術語轉化成 “兒化”語言運用到常態(tài)課中。
一些基本的日常體育課術語要正確掌握和運用,這些是課堂常規(guī)用語,不存在 “兒化”,不需要轉化,但需要準確。比如,隊列練習中的立正、稍息、報數、集合、向 (左、右)轉、向后轉;隊列變換中的一列變二列,一列變三列,以及還原等;行進間隊列動作,齊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立定、齊步、跑步向 (左、右、后)轉走。這些動作的口令必須正確掌握,并在課堂中教會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和鞏固。而一些復雜的難以理解的術語,教師心里必須了解,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必須成功轉化成兒童化語言,或盡可能編成通俗易懂的 “口訣”或 “兒歌”進行敘述,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比如,前滾翻要求團身緊,講解為可以像皮球一樣滾動,投擲壘球最后用力可以解釋為 “鞭打”,跑時前蹬落地可以敘述為馬奔跑時前蹄扒地等。
示范是完小體育教師的又一個薄弱點,從本縣小學體育教師現場基本功比武情況來看,很多體育教師示范能力相當薄弱,我們選取的動作是最基本的隊列隊形操練,田徑中的小步跑、高抬腿和后蹬跑,以及籃球運球低手上籃,排球正面墊球動作。能順利完成的老師并不多,而這些教師都是從各級完小和中心小學層層推舉而來的,至少代表各個學區(qū)最高水平??梢韵胂笸晷〖壖媛汅w育教師的示范基本功是何等樣子?隊列動作依據解放軍隊列條令逐個自我訓練即可,關鍵要在課堂中熟練運用,有的教師在常態(tài)課中基本沒有涉及這些基本的口令和指揮,到了場上就慌了手腳?;镜幕@球、足球和排球技能可以在課余時間或者直接在上課時和學生一起練,常年累月的接觸,球性慢慢熟悉,進而熟練掌握基本的動作技術,關鍵是有沒有這個興趣能堅持下去。其實,兼職體育教師如果能在平時的課中善于積累和運用技能,一方面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另一方面也能形成自己的特長和愛好?,F實體育教師隊伍中有很多不是體育科班出身的老師,但其運動技能一點都不比專業(yè)的體育院系畢業(yè)的學生差,甚至更好,這些老師都是在教學生涯過程中認真學習、教學訓練出來的,教學本身就是和學生一起學習動作技能的過程,這樣真正達到 “教學相長”的效果。
在示范動作達到基本標準時,就要合理選擇示范面了,示范面有正面、側面、背面和鏡面四個方位。筆者這里主要提鏡面示范,完小一級教師必教的內容是廣播操,而教廣播操用的最多的是鏡面示范,孩子形象直觀的學習方式就是跟著老師做。體育教師在學習鏡面示范時可以結合圖紙和視頻,跟著做動作,在課堂示范時一成不變地去套,這樣的示范面就是鏡面示范,圖示中的動作轉化學習過來就是鏡面示范動作。動作學會了,結合口令進行慢速指揮學生,并實施講解。
當前,完小兼職體育教師的備課基本沒有進行,一般檢查以主任學科檢查為主,因此,對于體育課教材的分析和組織可謂是 “捕風捉影”,在頭腦當中根本沒有這回事。說到底還是一個意識的問題,意識跟進了,教師的能力在常態(tài)課的準備過程中也會逐漸養(yǎng)成。組織教材能力是教師根據教材所提供的練習內容,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制定教學計劃,分析教材和課時的教學重難點。在此之前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并參考相關的教學用書,對教材的性質、意義、教材的系統(tǒng)性、技術環(huán)節(jié)、技術細節(jié)以及各項教材對鍛煉身體的價值有一個較為深刻的理解,要清楚各項教材按年級排列的縱向聯(lián)系,又要了解不同教材之間的橫向影響。這樣,在學年、學期、單元及課時計劃中才有條件和可能合理選擇教材并把教材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達到預期的目的。
一般完小地處偏遠山村,有很多的地理環(huán)境資源可以利用,比如簡單的越野跑,可以結合當地的地利、地勢特點開發(fā)跑類課程。包括器材簡單的繩類項目,跳繩是一項簡單易行、大眾化的體育活動,其花樣繁多,可變性強,人人都能參加。比如一個純繩類的陽光大課間活動的開發(fā)模式:第一環(huán)節(jié):5分鐘的各關節(jié)的繩操 (肢體各個關節(jié)活動,韌帶拉伸);第二環(huán)節(jié):6分鐘的個人計數跳,各班學生組織半分鐘、1分鐘、2分鐘的計數跳,由體育委員負責統(tǒng)計;第三環(huán)節(jié):6分鐘的自由跳,可以兩三人結合跳,個人花樣跳;第四環(huán)節(jié):10分鐘的大繩跳,每班分成4組,集體跳,形式不一,最后環(huán)節(jié)是各種放松活動。只要組織和考核到位,其鍛煉效果也一樣能達到。一些教師埋怨學校體育設施簡陋,器材短缺,其實對現有的條件進行分析,對現有的場地設施進行整合,開發(fā)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會讓課的內容更加豐富,并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干,而不至于跑兩圈就回教室休息。關鍵是體育教師有沒有去思考、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
完小教師基本功的問題不是體育教師本身造成,而是特定的教育大背景所制約,教師進入門檻的提升,讓完小的體育教師缺口不減反增?;诖?,必須對現有的教師隊伍進行自我培育和自我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稍稍改變尷尬局面。過去我們也曾通過各種培訓和教研活動來提升教師自身業(yè)務水平,但培訓時日過于集中,間隔過長,參加的教師有限,本身對教師的自我壓力也不夠。
所謂的教師基本功底線就是勝任日常教學的基本能力,比如,對課堂常規(guī)、備課以及基本的教學示范每學期都要進行考核,不是僅僅一張教材教法的試卷,而是廣播操自喊口令鏡面示范,現場指揮行進間轉法,武術操等。最底線的基本功每位教師每個學期都必須接受考核,考核結果和績效掛鉤。由學區(qū)或中心小學牽頭組織,教學行政部門進行抽檢,定期舉行縣級層面的教師基本功比武,特別對完小一級的教師基本功考核要切實到位。
教學基本功比武不但監(jiān)測了體育教師的教學基本能力,同時還是一個相互學習、觀摩、交流,技藝切磋的過程。對完小體育教師而言,設置比武的內容要適合這個教師群體的整體層次,標準制定要相對低。主要集中在徒手操、游戲組織、教材教法的分析等內容上。設置的方式要注意引領性,徒手操不是做廣播操,而是編簡單的肢體操;可讓教師自選一些民族、民間傳統(tǒng)項目作為展示技能的一個考核指標,并設立相關比重。
走訪發(fā)現,完小一到三年級的體育課基本上是由班主任一手包班的,由于班主任平時工作繁忙,外加針對兼任學科的培訓機會也少。對此,可采取函授、短訓、講座和組織小組送教下鄉(xiāng)等辦法,幫助其提高業(yè)務水平。這尤其要注重發(fā)揮縣鎮(zhèn)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能作用和學區(qū)、中心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的指導和輻射作用,幫助指導班主任上好體育課。培訓、講座和指導要做到細水長流,并實施現場蹲點,指導不是一課時,而是一個技能單元的教學,或者一周甚至更長時間。中心小學骨干教師也可以跑教指導的方式進行現場上課,讓老師觀摩。
完小體育教師都是現實的單干戶,也是包班戶,基本和別的體育教師沒有任何的教學上的往來,更不會有教材教法的鉆研和探討。要打破這種現實局面是很困難的,首先需要意識的引領,要讓老師們自覺去做,自己去鉆研;然后是提供必要的平臺,如參加一些學區(qū)的集體備課,參看有關的教材教法的書籍,從網上瀏覽和參與集體備課的討論,如,參加浙江省教育資源網體育協(xié)作組的教材教法的網上討論,這些舉措較為便捷又很實用。
走訪中還發(fā)現,低段體育課部分有女班主任兼任,這一現象還有擴大趨勢,甚至有些中心小學也出現類似問題。她們對體育課看法更是離譜,處于極度被動的狀態(tài),因此要特別注意調動廣大女班主任的積極性,消除顧慮,妥善安排,引導她們承擔體育教學任務。
完小體育教師是一個特殊群體,處境尤為尷尬,作為學科它是客觀存在的,但常態(tài)操作起來就成了 “軟學科”,收縮性很大;作為教師他是有名頭掛在那里的,但常態(tài)操作起來就成了 “次學科教師”??梢韵胂螅瑑呻y境地,客觀現實,要提升完小體育教師的基本功,全面提高完小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