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建萍
一年級新生入學后,學做廣播操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他們上幼兒園時,做廣播操主要是被動模仿老師動作,這也符合幼兒的學習水平。到了小學,對廣播操的學習質量有了更精細的要求,如果老師還是讓學生單一模仿就很難在質量上有較大提升。經常聽到一年級體育教師們因為教操達不到預期效果而煩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體育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廣播操前應知道的知識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的準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操的效果。筆者認為在教操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但是持久力欠缺。學生剛開始學操時興趣盎然,可是久而久之,又會因為反復練習而覺得枯燥無味。因此,保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不可小覷。
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學生的內在力量;二是通過改善教學方法、集體氛圍等外部環(huán)境來提高學生學練廣播操的興趣。廣播操教學前,應先讓學生明白做操有哪些好處,還要告訴學生只有認真學、刻苦練才能把操做好。把學習中將遇到的困難例舉出來,讓學生討論如何解決。引導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為了集體的榮譽吃苦流汗、互相鼓勵、互幫互學,讓學生深知集體的榮譽源自于每個人的努力。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如累了、不想練習了、動作完成不好時,如何激勵自己去戰(zhàn)勝困難和惰性,培養(yǎng)自己堅強的意志毅力。班集體有了積極向上的風氣,才能最大發(fā)揮集體教育的力量。教學前有了這樣的情感動員,學生已經滿懷期待、躍躍欲試了。如果后期的教學手段再多樣化些,學生一定較長時間地保持學操興趣。
一年級的新生,因為教育環(huán)境的千差萬別,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他們對于自己的身體部位知道一部分,但是知道的不全,表述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教師在教操前補充對身體部位的教學非常必要。
首先讓學生明白弄清自己身體部位對學操的幫助,然后用游戲、比賽的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掌握自己身體部位名稱。在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讓學生說出名稱,對不規(guī)范的或不對的進行糾正,等學生基本掌握后,再用“指部位”的游戲來鞏固知識。教師說出部位名稱,學生就能對上號,避免了學生聽不懂的情況,對教操時動作講解非常有幫助。當然,對于身體部位的掌握,還要在今后的教操過程中進行糾錯和反復強化。
在體育教學中,經常用到示范,動作示范屬于直觀教學法。小學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好,模仿能力很強,對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能記住,因此在低年級體育教學中,示范法是效果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
根據(jù)示范方位,教師的示范分為鏡面示范、側面示范、背面示范。一年級的孩子,還不知道什么叫鏡面、側面、背面示范,如果教師不講解三種示范的特點,不告訴學生如何跟著老師示范做動作,那么學生只憑自己的猜測去做,結果可想而知。相反,如果在教學前教給學生關于示范面的知識,并適當進行分辨式練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明明白白的學,不僅知道怎么跟做,還知道為什么這樣做,學習起來會更有信心,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會好。
廣播操教學屬于徒手體操的范疇,有些基本動作,在操中反復出現(xiàn),如側平舉、前平舉、斜上舉、上舉、前踢腿、側踢腿等常見動作,這些基本動作最好在做操前將動作要求講清楚,教師逐個檢查糾正到位,將單個動作做規(guī)范。動作細節(jié)先解決了,等學操的時候,學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動作順序上,感知完整動作,建立整體感。
《希望風帆》中“踢腿運動”手腳并用,動作變化多,動作路線也比較復雜,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果不是在先前解決了前踢腿、側踢腿的動作,學生很難應付這么復雜的動作。當然,在教這節(jié)操的時候,還應該將有難度的動作拿出來,單獨、反復練習,直到熟練為止。
專業(yè)術語存在的目的也就是便于大家交流,規(guī)范的學科教學離不開專業(yè)術語。一個術語一說出來,大家就明白表達的是什么意思,知道怎么做是正確的。對于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從一開始,就應該有意識地教給學生規(guī)范的專業(yè)術語,并常常使用專業(yè)術語,讓學生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
在操的教學中,常用到開立、掌心相對、拳面相對、半蹲、全蹲、弓步、提膝等專業(yè)術語。將這些術語系統(tǒng)地教給學生,比零星地教給學生效果要好,因為在對比中學習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動作節(jié)奏是廣播操的靈魂,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節(jié)奏感,對操的美感有很大影響。
如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意識呢?首先,要告訴學生節(jié)拍的含義,教師喊的節(jié)拍有什么規(guī)律,喊出的每個數(shù)字代表什么意思。這樣,學生會聽節(jié)拍后就能將節(jié)拍和動作對應起來。然后,還要讓學生分辨節(jié)奏的快、慢,用快、慢節(jié)奏對比法教學,學生掌握效果比較好。先讓學生適應教師口令的節(jié)拍,等操學會了,還要學會跟音樂的節(jié)拍。學生有了主動感受節(jié)奏的意識,節(jié)奏感方面進步就會快一些。
建國以來至今,中小學課間廣播體操一直活躍在校園生活內,它旺盛的生命力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一年級教操前,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準備好基本的身體技能,做好必要的前期鋪墊,對廣播操的教學無疑是起到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