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發(fā)杰,張鋒,王開昌
(1.湖北鄖縣青曲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服務中心,442531;2.湖北省農(nóng)業(yè)廳蔬菜辦;3.湖北鄖縣農(nóng)技推廣中心經(jīng)作站)
狠抓“菜籃子”產(chǎn)品供給,充分發(fā)揮都市農(nóng)業(yè)應急保障能力,確保大中城市鮮食蔬菜自給能力,是黨中央、國務院、國家農(nóng)業(yè)部歷年來關注的焦點之一。地處國家南水北調(diào)中線核心水源區(qū)的鄖縣,水資源豐富,光、熱、土壤條件適宜蓮藕生長,蓮藕常年種植面積近700 hm2,總產(chǎn)量維持在2萬t左右。為提升保障供給能力,節(jié)本增效,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在蓮藕清潔高產(chǎn)栽培方面大膽嘗試,利用蓮藕頂芽進行兩段育苗后移栽大田,效益比用種藕栽培的提高30%,每667 m2增收1 988.90元,減少投入2 132.9元,經(jīng)濟效益明顯,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白蓮系列鄂蓮4號頂芽、子藕頂芽和本地淺水紅蓮系列六月報頂芽、子藕頂芽,對照分別為鄂蓮4號和六月報整身種藕。
試驗于2010年和2011年在青曲鎮(zhèn)周家坪村4組農(nóng)民藕田中進行,砂壤土,肥力中等,于3月初在藕田堵埂作畦,畦寬1.5 m、長23 m,施入充分腐熟、細碎的有機農(nóng)家肥15~20 kg,整成泥糊田,搭小拱棚,棚中心高度60 cm。
用于繁殖的鄂蓮4號種藕和六月報種藕,藕身粗壯肥大,節(jié)間短、細小,色澤光亮,無病害,頂芽完整、飽滿。選晴天上午用消過毒的刀片自頂芽帶節(jié)下1 cm處削(種藕整身繼續(xù)進入市場銷售),沖洗干凈后將頂芽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60%多菌靈600倍液浸泡10min,后按株行距10 cm×10 cm植入畦中,入泥深度2 cm,拱棚內(nèi)畦面水位保持0.5 cm,溫度保持在15~30℃。苗齡21 d,當蓮藕頂芽苗長至3葉1鞭時,頂芽下節(jié)位不定根長出后即可移栽大田。
處理1:鄂蓮4號主藕頂芽繁殖;處理2:鄂蓮4號子藕頂芽繁殖;處理3:六月報主藕頂芽繁殖;處理4:六月報子藕頂芽繁殖;以鄂蓮4號和六月報整身種藕繁殖作對照(分別為CK1和CK2),每個處理面積(小區(qū))為 66.7 m2,3次重復,3月 30~31日將頂芽繁殖苗和整身種藕(對照)移栽到大田。
栽植穴行距為1 m×2 m,每穴2苗,移栽定植時(3葉1鞭)小葉露出水面,蓮鞭和藕節(jié)不定根植入泥中,深度為5 cm左右,對照藕尾伸出水面,藕頭埋入泥中10 cm左右。
蓮藕田灌水本著“淺、深、淺”的原則,即淺水護苗,深水生長,淺水藕身粗壯。栽后水位保持在5 cm,6月20日水位灌至15 cm,7月25日至9月15日藕田水位保持在5~8 cm。
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餅肥或牛羊糞2 500 kg,磷酸二銨40 kg、硫酸鉀15 kg、尿素40 kg作基肥。5月下旬,當出現(xiàn)6~7片立葉時,667m2追施充分腐熟的餅肥、牛羊液肥或人糞尿2 500~3 000 kg,硫酸鉀50 kg,尿素10 kg,磷酸二銨10 kg,液肥隨灌水由進水口流進藕田;7月上旬蓮藕葉封行時,667m2追施充分腐熟的液肥3 000 kg、硫酸鉀10 kg、磷酸二銨25 kg,隨灌水由進水口流入藕田。
主要防治蓮縊管蚜,用5%阿維菌素4 000倍液和吡蟲啉1 000倍液噴霧即可,腐敗病和葉斑病可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用70%曹達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加收米(春雷霉素)1 000倍液防治。
于當年12月7日進行田間測產(chǎn),取各處理3次重復的平均值,計算667m2產(chǎn)量和市場銷售值。
由表1可知,用主藕頂芽繁殖,由于主藕養(yǎng)分儲備充足,同等栽培條件下其實際產(chǎn)量明顯高于用子藕頂芽繁殖的,同比增長24%(鄂蓮4號)和16%(六月報)。用鄂蓮4號主藕頂芽繁殖栽培,其產(chǎn)量比用整身種藕繁殖栽培低1%,但差異不明顯。
表1 不同部位頂芽繁殖栽培產(chǎn)量比較
表2 不同部位頂芽繁殖經(jīng)濟效益比較
用種藕頂芽作繁殖材料栽培,鄂蓮4號667m2用頂芽660個左右,用種藕頂芽7.854 kg,子藕頂芽7.194 kg,用種成本分別為47.12,43.16元;六月報用種藕頂芽和子藕頂芽繁殖的用種成本分別為44.75元和40.01元。而用整身種藕每667m2需投入成本3 180元(鄂蓮4號)和3 060元(六月報)。6個處理的生產(chǎn)資料成本相同,均為2 000元/667m2。用頂芽繁殖的大田管護成本和采挖上市銷售成本比整身種藕繁殖的高40%,且其栽培管理成本高,但用種成本低,同等栽培田塊,同等綜合投入、大田管理以及采挖情況下,田間實際成本用整身種藕繁殖的栽培比頂芽繁殖栽培高66.5%,用主藕頂芽繁殖栽培667m2增收1 988.90元,經(jīng)濟效益顯著。
試驗結果表明,一方面,采用頂芽繁殖栽培蓮藕經(jīng)濟效益顯著,可操作性強,易在水生蔬菜栽培區(qū)推廣,尤其是在環(huán)核心水源區(qū)(三縣兩區(qū))水資源豐富、光熱條件優(yōu)越、栽培面積逐年擴大的情況下(近 5 000 hm2),推廣此技術每年可為菜農(nóng)增收1 500余萬元;另一方面,消費者多半將頂芽廢棄,而生產(chǎn)者和銷售者取下主藕或子藕頂芽并不影響整藕外觀和品質,還可上市銷售。在有藕鞭消費的地區(qū),更應推廣此技術,頂芽育苗時間提早,設施栽培其效益更加明顯,不失為農(nóng)民節(jié)本增效的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