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淵源學(xué)視域下的《吉姆爺》研究

      2013-12-19 06:06:22王秀麗
      宿州學(xué)院學(xué)報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克萊恩弗萊明康拉德

      王秀麗

      銅陵學(xué)院文學(xué)與藝術(shù)傳媒系,安徽銅陵,244000

      淵源學(xué)(Crenology)又稱為源流學(xué)或源泉學(xué),屬于比較文學(xué)實證性研究范疇。它是以比較文學(xué)的“跨越性”為基本特征,以“接受者”為研究的出發(fā)點,去探尋“放送者”的影響。也就是說,“在比較文學(xué)視野中,揭示某一文學(xué)現(xiàn)象或作家的主題、題材、人物、情節(jié)、風(fēng)格、語言等的外來因素,是一種對跨國影響淵源的實證性追溯和研究”[1]。

      1 問題的提出

      《吉姆爺》的作者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是一位有著特殊人生經(jīng)歷的作家。他出生于波蘭,父親是一位詩人和語言學(xué)家,曾經(jīng)翻譯過莎士比亞、雨果等人的作品,所以康拉德在很小的時候?qū)Ψ▏陀奈膶W(xué)就很熟悉,甚至他成年后在英國工作的第一份薪水就用來買莎士比亞的文集。與此同時,康拉德的父親還是一位堅定的愛國主義者,曾積極投身于波蘭的民族解放運動,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康拉德深深地愛著他的祖國——波蘭,但最后卻迫于形勢,不得不離開祖國,最終成為遠離祖國的流亡者。17歲的康拉德來到法國馬賽,成為一名水手,最后成為船長,24年后因為身體原因結(jié)束航海生涯,定居于英國南部直至去世??道碌囊簧阚E幾乎遍及全球,“波蘭、俄國(斯拉夫)——法國(拉丁)——英國(盎格魯-撒克遜)——亞非地區(qū)(殖民地各民族)”[2]這四條民族文化之線融合于他的一生。在此期間,康拉德仍然保持著廣泛閱讀的好習(xí)慣,他鐘情于英國文學(xué),對莎士比亞、喬治·艾略特、哈代、亨利·詹姆斯等贊譽有加;他熱愛法國文學(xué),對莫泊桑、福樓拜等人的作品了熟于胸;他為屠格涅夫辯解,他和斯蒂芬·克萊恩友情深厚,他向往庫柏筆下描寫的大海。從一名水手最終成長為一名作家,康拉德的創(chuàng)作明顯受到了他人的影響,“有時候,他剛剛讀過的作品中的一個段落就可能成為他作品中的某一部分”[3]。在創(chuàng)作《吉姆爺》期間,康拉德同樣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為從淵源學(xué)視角研究《吉姆爺》提供了可行性。

      《吉姆爺》是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歷來都存在分歧。英國著名的評論家F.R.利維斯就認為這部小說內(nèi)容單薄,是在用一個短篇的內(nèi)容勉強撐起一部長篇。但不可忽視的現(xiàn)實是:這部小說在康拉德創(chuàng)作生涯中及在英國小說史上都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地位。小說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年輕時的吉姆對大海充滿了浪漫幻想到最終成為一名水手;第二部分,在災(zāi)難面前棄船逃生,違背了水手的基本職業(yè)道德;第三部分,為逃避輿論逃到帕圖森,成為受土著人尊敬的“吉姆爺”。吉姆遜教授在演講中說:“康拉德希望我們將其當(dāng)成一部英雄主義小說?!盵4]從喪失尊嚴的水手吉姆到帕圖森的風(fēng)流人物“吉姆爺”,吉姆真的成功了嗎?康拉德對吉姆的評價究竟如何?這個形象又是如何孕育而成的?從淵源學(xué)的視角解讀作品,會幫助讀者更好地解答以上問題。

      2 形象層面——吉姆形象的淵源

      吉姆出生于一個牧師家庭,在看了一些供假日消遣的文學(xué)作品后立志要成為一名海員。吉姆對海上的冒險生活充滿了期待,“他頭腦清醒,體魄健壯,精明出眾”,“常常帶著注定要在危難中挺身而出的好漢的不屑神情”,“心中充滿了對冒險世界中的動蕩生活的希望”,“他想象過自己在熱帶海岸上與野蠻人對峙,在外海平息船上的嘩變,在大洋中的一只小艇里讓絕望的人們鼓起勇氣——永遠都是忠于職守的榜樣,像書中的英雄那樣毫不退縮。”[5]3經(jīng)過兩年的訓(xùn)練,吉姆正式成為一名海員,單調(diào)乏味的航海生涯消磨了他的激情,肆虐的風(fēng)暴使他倍增恐懼,當(dāng)“帕特納號”遭遇沉船的危險時,吉姆并沒有像他想象中的英雄那樣挺身而出,浪漫的理想在嚴峻的現(xiàn)實面前不堪一擊。吉姆棄全船八百名香客的性命于不顧,從沉沒的“帕特那號”跳往救生艇,喪失了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因此受到了法庭的審判和輿論的譴責(zé)。對于從小就懷著英雄主義理想的吉姆來說,“逃生”的行為使他與自己的英雄夢想擦肩而過,他在心底為自己烙上了恥辱的“A”字??梢哉f,比起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更痛苦的是失去了獲得榮譽的機會,所以“逃生是吉姆肉體得救,靈魂受難的開始”[6]。吉姆來到了“帕圖森”,在這個陌生的土著人的世界里,吉姆要重塑自己的英雄夢想。他以近乎“強烈的自我主義,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柔情愛著那里的土地和人民”[5]177。這種強烈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源于白人的優(yōu)越感。他憑借著良好的把握生疏局面的能力贏得了當(dāng)?shù)厝说男湃?,收獲了名聲、友誼和愛情,被當(dāng)?shù)厝俗鸱Q為“吉姆爺”。然而,這樣的結(jié)局并不是康拉德想要的,對于吉姆這個形象,康拉德的感情是復(fù)雜的。

      白人布朗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切。布朗與當(dāng)?shù)赝林税l(fā)生沖突,吉姆出面斡旋,以性命擔(dān)保,使面臨絕境的布朗獲得了一條生路。不料布朗背信棄義,暗中偷襲,殺死了首領(lǐng)多拉明的兒子,這對于吉姆來說無疑于致命的一擊。吉姆親手締造的一個世界瞬間塌了下來,沉沉地壓在他的身上,這次他沒有逃避,而是選擇了勇敢地面對多拉明的槍口,吉姆的死使他的英雄夢想最終灰飛煙滅,成為一個悲劇人物。

      《吉姆爺》是本文淵源學(xué)研究中的“接受者”,那么影響的放送者是誰呢?可以說,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受到了美國作家斯蒂芬·克萊恩的《紅色英勇勛章》(1895)的影響,依據(jù)有以下兩點。

      首先,康拉德在創(chuàng)作《吉姆爺》之前就閱讀過克萊恩的這部作品。《吉姆爺》創(chuàng)作于1900年,而《紅色英勇勛章》創(chuàng)作于1895年,在時間上存在著后者影響前者的可能性;確鑿的證據(jù)來自于康拉德的《文學(xué)與人生札記》,其中有一篇專門提到了“Stephen Crane”,康拉德說:“那時,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樣,我剛剛讀他的《紅色英勇勛章》……我感到它非同尋常,十分值得欽佩?!盵7]而克萊恩同樣閱讀了康拉德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水仙花”號的黑水手》,兩人互相仰慕,并且在克萊恩來英國期間多次見面,私交很好。曾有國外學(xué)者認為,《吉姆爺》中的“馬洛和吉姆”的友誼就是以“康拉德和克萊恩”的友誼為原型的,吉姆的性格里有很多克萊恩的影子,是以克萊恩的人生和性格為基礎(chǔ)的。本人認為,這倒是另一個有趣的值得探討的話題。綜上所述,康拉德在創(chuàng)作《吉姆爺》之前,確實閱讀過克萊恩的《紅色英勇勛章》,并且對這部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此同時,克萊恩的個性魅力更是征服了大他16歲的康拉德,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其次,《吉姆爺》中的吉姆和《紅色英勇勛章》中的弗萊明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前者明顯烙上了后者的印跡?!都t色英勇勛章》講述的是發(fā)生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農(nóng)村小伙亨利·弗萊明受到愛國宣傳的影響,熱切地想成為戰(zhàn)斗中的英雄,“他好幾次急不可待地要去報名參軍。有關(guān)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的故事震動了全國。它們雖然不是荷馬史詩般特別英勇的戰(zhàn)斗,但好像也還是很榮耀的事情”[8]6。他不顧母親的反對,毅然報名參軍,“在去華盛頓的路上,他的情緒高昂。新兵團每到一站,都受到招待和慰勞,小伙子心想,他一定是英雄了……當(dāng)他沐浴在女孩子們燦爛的笑容里,當(dāng)老人們拍著他的后背夸獎他時,他感到渾身上下有了一股浴血奮戰(zhàn)的力量”[8]9。弗萊明想象中的戰(zhàn)場是刺激和浪漫的,就像吉姆最初對大海的認識一樣。漸漸地,弗萊明的思想開始開小差,“他在冥冥之中好像看見了‘恐懼’,它長著一千條舌頭,在他背后沒完沒了地嘮叨,讓他趕快逃跑,而其他的人卻冷靜地為國家做著大事”[8]23。因為恐懼,弗萊明在一次戰(zhàn)役中當(dāng)了逃兵,繼而又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他渴望自己也有一個傷口——一個英勇作戰(zhàn)的標志,而具有戲劇性的是:逃亡途中,弗萊明被一隊潰逃中的士兵誤傷了頭部,當(dāng)他終于回到原來的部隊時,戰(zhàn)友們誤以為他是在戰(zhàn)爭中英勇作戰(zhàn)時負的傷,弗萊明竟成了戰(zhàn)友們尊敬和仰視的英雄。第二天的戰(zhàn)斗打響后,弗萊明不再恐懼,被置于死地而爆發(fā)的瘋狂的激情使他沖殺在前,殺敵無數(shù)。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弗萊明的勇氣傳遍了全團,他終于一舉成名,成為戰(zhàn)斗英雄。

      《紅色英勇勛章》和《吉姆爺》,一個講述戰(zhàn)爭中的“英雄”的成長,一個講述海員“吉姆”如何追尋失去的責(zé)任感和道德感,成為受人尊敬的“吉姆爺”。前者在詳細考察主人公心理變化的基礎(chǔ)上,深入闡釋了作者對戰(zhàn)爭和人的自然主義理解以及對人類價值的深刻反思;而后者的主題思想——借用著名學(xué)者阿諾德·卡特的比喻就是:康拉德的作品好比是蔥頭,剝了一層又一層,滿懷希望,但最后看到的還是蔥頭。盡管如此,還是能夠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兩部作品在人物形象上的相似之處(表1)。

      表1 《紅色英勇勛章》和《吉姆爺》的相似之處

      弗萊明和吉姆的形象是對傳統(tǒng)英雄形象的解構(gòu),雖然兩人最終都成為“他者”眼中的“英雄”,但是他們的內(nèi)心卻是孤獨的。兩者的相似證明了吉姆受到了“放送者”——弗萊明的影響,兩者的不同恰恰又顯示出康拉德對前者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3 語言層面——《一生》的潛在影響

      在淵源學(xué)研究中,發(fā)現(xiàn)作家所受的影響常常不是單一的,因此,深入的淵源學(xué)研究往往從各個側(cè)面來考察作家所受的跨越性影響,也就是梵·第根所說的“圓形的研究”。就《吉姆爺》的創(chuàng)作過程而言,康拉德每當(dāng)遇到創(chuàng)作瓶頸時,總是會閱讀一些他最喜歡的作家的作品,如莫泊桑、福樓拜、屠格涅夫等,在他們的作品中,他常常感到一種共鳴。而這些作家的某部作品的片段很可能給了康拉德某種觸動,然后被康拉德大膽“拿來”,并巧妙地轉(zhuǎn)化到自己的作品中。莫泊桑的《一生》就是如此。

      康拉德非常欣賞莫泊桑小說的語言藝術(shù),稱其為“運用語言的文學(xué)大師”[9]49。在康拉德看來:“閱讀莫泊桑的小說……可以使你的道德理性得以強化??梢哉f,他的作品中充斥著非常濃重的道德批判精神。”[9]45

      《一生》發(fā)表于1883年,主要講述善良的女子約娜一生不幸的遭遇。約娜出生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是個純情天真、溫柔善良的女孩。她的身上有一種浪漫氣質(zhì),對未來滿懷夢想與憧憬,但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將她的夢想一個個擊碎。她陶醉于愛情的甜蜜中,婚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白馬王子”原來是個無恥之徒;她將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但她的兒子卻是個揮霍無度的敗家子。約娜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得賣了房子,節(jié)儉度日。但在一連串的打擊之下,她已經(jīng)疲憊不堪、心力交瘁。

      將《吉姆爺》與《一生》仔細對比一番,不得不承認:康拉德是個聰明的“拿來主義”者,他不是簡單地照搬或者是模仿,而是經(jīng)過吸收、消化之后,使之與自己的作品水乳交融。但仔細閱讀文本之后,這種語言風(fēng)格上的影響還是清晰地浮出了水面,這里舉兩個例子予以佐證。

      首先看兩部作品中的一段景色描寫。以下這一段摘自《吉姆爺》第三十五章,主要寫的是馬洛最后一次與吉姆見面并告別時的情景[5]243:

      “這時太陽已經(jīng)落下去了。薄暮籠罩著東方,沿海變成了黑色,將它那陰沉的墻壁無限地延伸——那墻壁似乎正是夜的堡壘;西邊的海平線成了一大片金紅的烈焰,烈焰中浮著一大團孤零零的云,暗淡而且靜止不動,在下面的水面上投下了一個板石似的陰影,我看到海灘上的吉姆注視著雙桅船漸漸變小,全速前進……暮靄正從他頭上的天空很快地消退,那條沙灘已經(jīng)在他的腳下沉沒,他自己顯得不比一個孩子大——然后就只有一點,一個小小的白點,似乎要把一個暗淡下來的世界剩下的全部光明都抓住……突然間,我就看不見他了……”

      再看莫泊桑的《一生》第三章中的片段,描寫的是約娜和于連約會時的情景:

      “落日像血一般地鮮紅;一道寬廣的耀眼的光波,在水上閃閃跳動,從海洋的邊際一直伸展到小艇的周圍。

      風(fēng)完全靜止了;水浪也平靜下去;帆葉在晚霞中染成通紅,無聲無息地飄著。無際的沉寂籠罩了整個空間,在大自然的交合中,一切都靜默了;這時候,大海在天空下袒露出它光潤起伏的胸腹,等候那火一般熱烈的情郎投入到她的懷中。太陽被愛情的欲望燃燒著,急忙撲下身去。終于他們合并在一起,大海逐漸把太陽吞沒了。

      這時天邊吹來一股涼氣,使海面激起一陣顫栗,仿佛那被吞沒了的太陽向天空舒出一口滿足后的嘆息?!盵10]

      這兩段都是以大海為背景?!兑簧分羞@一段反復(fù)強調(diào)海上落日金壁輝煌的色彩,用太陽象征于連,用大海象征約娜,借用“紅”這一顏色把戀人的約會寫得浪漫而熱烈纏綿,但沖動的情欲往往會讓人陷于表象,盲目的愛情往往是悲劇性的。這里抒情而簡潔的語言以及色彩和象征的結(jié)合給了康拉德以啟示??道略凇丁八苫ā碧柹系暮谒帧ば蜓浴分嘘U明了自己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主張:“我要盡力完成的工作,是靠文字的力量,使你能聽到,使你能感受到——最重要的是,使你能看到。”[11]因此,康拉德非常重視象征手法的運用,在1918年5月給巴瑞特·克拉克的一封信中,他說:“所有偉大的文學(xué)作品都是有象征意義的,只有這樣他們才具有復(fù)雜性、感染力、深度和美感?!盵12]

      在這里,康拉德不斷強調(diào)落日之后的黑暗,“黑色的沿?!?、“陰沉的墻壁”、“暗淡的孤云”、“板石似的陰影”,在這一片黑暗之中,唯有一個“小小的白點”,這個“白點”象征著吉姆,在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吉姆的精神贖罪和追求道德完善是顯得那么地不合時宜,“白點”最終被吞沒,也正象征著吉姆的悲劇性結(jié)局。雖然這里的氛圍和《一生》中“鮮紅的落日”、“耀眼的光波”、“通紅的晚霞”、“燃燒的太陽”所帶來的感受完全不同,但異曲同工的是:海景在這里被賦予了重要使命,具有了象征意義,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第二個例證來自于《一生》第五章約娜和于連婚后蜜月以及《吉姆爺》第十六章馬洛和吉姆最初相識:

      “她感到她和他之間隔著一層簾子,橫著一道屏障,她第一次發(fā)覺,既然是兩個人,就永遠不能從心底里,從靈魂深處達到相互了解,他們可以并肩同行,有時擁抱在一起,但并非真正的合而為一,所以我們每個人的精神生活會永遠是感到孤獨的?!?《一生》)

      “我們就是在試圖掌握他人最隱秘的需要時,才洞察到人們是多么不可理解,多么搖擺不定,多么迷離,盡管他們和我們看到同樣的星星,享受到同樣的太陽的溫暖。”(《吉姆爺》)

      《一生》中描述的是婚后于連的本性漸漸顯露,于連是個俗氣的人,他錙銖必較,缺乏風(fēng)度;他自以為是,缺乏浪漫。這種隔閡感橫亙于婚姻生活中,必將導(dǎo)致婚姻的悲劇。再來看《吉姆爺》中的這段描寫,雖然馬洛對吉姆抱有極大的理解和同情,但在他們的友誼中總是有“一層簾子”,或者說“一層屏障”,這段話就反映了馬洛當(dāng)時的心情。雖然一個是形容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一個是形容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表面上看是不同的,但究其本質(zhì),都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揭示了人內(nèi)心的孤獨感。由此也發(fā)現(xiàn):真正的影響并不是簡單的“復(fù)制”和“移動”,而是完全滲透到藝術(shù)作品中,使之成為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滲透往往是很謹慎甚至是不著痕跡的。

      4 思想層面——小說的哲學(xué)基礎(chǔ)

      康拉德的精神生活和他的創(chuàng)作一樣充滿著矛盾和變化:他熱愛祖國——波蘭,卻最終加入英國國籍;他迷戀大海,卻選擇了定居陸地;他有著白人種族優(yōu)越感卻又同情黑人的悲慘遭遇;他對英國充滿感情,卻又深刻批判其殖民主義行徑。在矛盾中,叔本華的哲學(xué)給了他安慰??道碌哪嬷弧郀査谷A綏曾證實:“他讀過許多哲學(xué)書籍。叔本華在20多年以前就曾給他以滿足?!盵13]即便是沒有讀過叔本華,康拉德通過莫泊桑也可以吸收不少叔本華的觀點,因為后者是叔本華的忠實崇拜者。

      在《吉姆爺》中,往往難以理解吉姆為什么會選擇去帕圖森,為什么最后又會選擇死在多拉明的槍口之下?如果從叔本華的哲學(xué)思想出發(fā),就不難發(fā)現(xiàn)康拉德其實是深受其影響的。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華指出:“欲求和掙扎是人的全部本質(zhì),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擬”,“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和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最后成分”[14]425。棄船逃生的吉姆急需重新找回做人的尊嚴和價值,這是他此時產(chǎn)生的新的“欲求”,正如“不能解除的口渴一樣”,這種愿望非常強烈,甚至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在帕圖森的吉姆表面上是成功的,但內(nèi)心卻是非常孤獨的,“孤獨正把他包圍起來……而正如他(吉姆)所說的,永遠永遠也不能使他們理解他”[5]297。因為他在這里做的一切是期望得到他故鄉(xiāng)的同胞的肯定,他希望他的同胞能知道他在這里的一切,從而抹去他們記憶中對他的負面評價,而重新貼上一個“英雄”的標簽。雖然被尊稱為“爺”,但吉姆的內(nèi)心卻是孤獨和痛苦的。所以,當(dāng)吉姆輕信了布朗釀下大錯時,他選擇了勇敢面對死亡來結(jié)束他的孤獨和痛苦。就像叔本華所說,人生“到了最后必然還是死亡戰(zhàn)勝,因為我們的誕生就已把我們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過是在吞噬自己的捕獲品之前,(如貓戲鼠)逗著它玩耍一會兒罷了”[14]424。

      普希金說:“模仿可能說明作家對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說明他希望沿著某個天才的足跡去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世界,說明他渴望以謙恭的態(tài)度掌握自己尊崇的范例,從而賦予它新的生命?!盵15]這句話用來形容《吉姆爺》的創(chuàng)作是非常恰當(dāng)?shù)?。盡管影響的源頭眾多,但康拉德沒有迷失方向,他博采眾長,創(chuàng)新升華,他以實力征服了讀者,征服了英國文學(xué)界。

      參考文獻:

      [1]曹順慶.比較文學(xué)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7

      [2]趙啟光.青春——康拉德小說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序

      [3]Batchelor John.Lord Jim[M].London:Unwin Hyman,1988:68

      [4]吉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128

      [5]康拉德.吉姆爺[M].熊蕾,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

      [6]楊波.《吉姆爺》:生命的意義世界[J].齊齊哈爾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6):79-81

      [7]康拉德.文學(xué)與人生札記[M].金筑云,譯.北京:中國文學(xué)出版社,2000:58

      [8]克萊恩.紅色的英勇標志[M].劉士聰,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

      [9]康拉德.生活筆記[M].傅松雪,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10]莫泊桑.一生漂亮朋友[M].盛澄華,張冠堯,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36

      [11]康拉德.“水仙號”上的黑水手[M].石永禮,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369

      [12]趙海平.讀《“水仙”號船上黑水手》的《序言》[J].國外文學(xué),2004(3):59-64

      [13]易曉明,金惠敏.意志的詩化流播——叔本華哲學(xué)對西方作家、藝術(shù)家的影響[J].名作欣賞,1997(5):71-86

      [14]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沖白,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15]約瑟夫.比較文學(xué)研究資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0

      猜你喜歡
      克萊恩弗萊明康拉德
      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發(fā)現(xiàn)的
      康拉德小說中的真實焦慮
      名人名言
      埋頭做事
      青霉素發(fā)現(xiàn)者的兩字經(jīng)典
      克里斯托弗·克萊恩 最后的煤王
      弗萊明與青霉素的故事
      失落中的真實:康拉德小說《陰影線》中的有機共同體思考
      不可錯過的克萊恩·蒙塔納
      戶外探險(2016年10期)2016-10-21 20:43:49
      Exploration of Existentialism in“The Open Boat”
      科技視界(2015年24期)2015-08-15 00:54:11
      荆州市| 庐江县| 苏尼特右旗| 娱乐| 黄冈市| 肇庆市| 淮阳县| 富民县| 连城县| 黄龙县| 万荣县| 四子王旗| 长阳| 句容市| 仁寿县| 浦北县| 姚安县| 天祝| 澎湖县| 枣强县| 喀喇沁旗| 化州市| 北碚区| 开封市| 中牟县| 多伦县| 东辽县| 卓资县| 社旗县| 阿拉善右旗| 宁河县| 博野县| 瓦房店市| 建昌县| 香河县| 资溪县| 新蔡县| 贵阳市| 广安市| 上饶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