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博客圈構(gòu)建英語專業(yè)閱讀課學習共同體的實踐研究

      2013-12-23 03:54:30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系康艷
      首都外語論壇 2013年1期
      關鍵詞:博客共同體成員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系 康艷

      一 問題的提出

      在全球知識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通過閱讀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英語閱讀(泛讀)作為一門重要的技能訓練課,是高校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必修課,向來受到師生的廣泛關注。然而,當前的閱讀課教學,無論從課堂反應,還是學生反饋來看,效果均不理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閱讀材料缺乏時代感,難以調(diào)動學生閱讀興趣。當前的外語類閱讀教材雖然種類繁多,但大多缺乏時代性。由于出版程序限制,一些本是“新聞”的入選材料,待到教材正式發(fā)行時則早已成為“舊聞”。這些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的材料,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彌補教材缺陷,有的教師給學生指定一些課外讀物、復印最新材料或讓學生自選閱讀材料。但教師單方面挑選的材料學生可能并不感興趣而不愿閱讀;而學生自選的材料,教師也無法對其進行監(jiān)督和評估。此外,復印材料費時費力,對家庭困難的學生也是一種經(jīng)濟負擔。

      (2)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師生交流。當前的閱讀課教學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圍繞著課文展開,學習方式以讀為主,目的是要使學生掌握課文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主題等重要信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課堂教學缺乏討論與溝通;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少,呈現(xiàn)一種單向的交流模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探究問題、討論問題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3)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未能充分發(fā)揮,無法保證閱讀量。閱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通過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增強語言文化背景知識。這種訓練是以大量閱讀為前提的。由于師生缺乏交流、學生沒有閱讀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自然也難以發(fā)揮。加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多數(shù)學生不會花費時間閱讀課外資料,無法保證閱讀量,也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

      (4)教師任務繁重,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當前的高校教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很少有時間與學生課下交流,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閱讀情況,對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即便是教師給學生布置書面作業(yè),也很難及時評閱。即使勉強回復,也只能是簡單批注,不能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思想上的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希望嘗試將博客引入教學,改進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的教學模式,并通過教師行動研究,探討博客應用于英語專業(yè)教學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問題。

      二 博客技術應用于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博客(Blog)是一種低技術起點的網(wǎng)絡交流平臺。創(chuàng)建者無需任何技術知識就可以在上面發(fā)布個人日志、音視頻資料,并隨時更新;也可以通過鏈接將之與外部資源相連。博客上的日志按照發(fā)布時間順序排列,閱讀者可以對任意消息發(fā)表評論。

      博客以語言為載體,表達思想,傳播信息,積累知識,將其與外語教學相結(jié)合有著巨大的潛力。Bhattachara 和Chauhan (2010)的研究表明,博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二者共同作用可以促進學生語言和認知技能的發(fā)展。①Bhattachara,A.& Chauhan K.Augmenting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blogging.ELT Journal,2010,doi:10.1093/elt/ccq002.Ward (2004)認為,博客可以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材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同時,學生在閱讀文章和他人的評論時能夠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②Ward,J.M.Blog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BALL):push button publishing for the pupils.TEFL Web Journal,2004,3 (1):1-16.這正與大綱規(guī)定的閱讀課教學的目標相吻合。

      結(jié)合當前研究和博客自身的特點,我們認為將博客應用于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它能夠以經(jīng)濟便捷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大量具有時代性的鮮活的閱讀資料,大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能夠為師生和生生搭建真實交流的平臺,在提供語言輸入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入,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第三,博客平臺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各種需求,使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最后,博客的信息組織和管理形式使之能夠以類似學習檔案袋的形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反思材料,也便于教師監(jiān)督學生,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

      但是,博客作為一個網(wǎng)絡工具,不可能自動實現(xiàn)以上功能。語言教學的實質(zhì)是交際,是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是基于師生共同參與、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關系之上的真實交流。博客的引入只是為這種互動交流提供平臺,并不能必然促進這種關系的建立。因此,我們擬在研究中進一步引入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以構(gòu)建共同體為基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博客優(yōu)勢,促進真正的教學交流,提高英語專業(yè)閱讀課教學的成效。

      三 基于博客圈的學習共同體

      3.1 實踐共同體理論

      學習共同體所依據(jù)的一個重要理論框架是實踐共同體(communities of practice)理論。所謂實踐共同體,指的是一群有共同關注點或?qū)δ稠椆ぷ鞅в泄餐瑹崆榈娜私M成的組織;他們通過定期的相互交流,共同學習,使工作能夠更為圓滿地完成。一個實踐共同體區(qū)別于一般組織應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知識領域(domain)、在領域中追求共同志趣的人構(gòu)成的共同體(community)以及由領域內(nèi)成員共同創(chuàng)造并共享的實踐(practice)。①Wenger,E.2006,Communities of practice:a brief introduction.http://www.ewenger.com/theory/,retrieved on July 28,2010.根據(jù)Wenger 的觀點,明確的領域由一系列共同關注的問題構(gòu)成,它確定共同體的目的,體現(xiàn)共同體存在的意義。成員在領域中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彼此學習,分享各種資源,包括經(jīng)驗、故事、工具、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并在這樣的參與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身份(identity)。這種身份以共同體之中對于領域知識或問題把握的熟練程度來劃分:如是新手還是有經(jīng)驗的人,或者說是學徒還是專家。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領域內(nèi)成員創(chuàng)造出集體的智慧和能力,形成彼此分享的共同實踐。

      學習是意義協(xié)商的過程,是成員在共同體中參與并將實踐具體化的過程。這種參與首先是合法的邊緣性的,隨著參與程度和復雜性的增加,學習者從邊緣性參與者逐步發(fā)展為共同體中的核心成員,從新手逐步成長為專家。②Lave,J.& E.Wenger.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Wenger (1998)認為,有能力的成員(competent membership)應具備三個條件:交往的相互性(mutuality of engagement)、對共同事業(yè)的責任(accountability to the enterprise)以及對共享技藝庫的協(xié)商能力(negotiability of the repertoire)。③Wenger,E.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 and Ident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即,他們首先需要與共同體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對他們的行動進行回應;這種相互性是成員參與共同體實踐,形成個人身份(identity)的基礎。其次,成員需要充分理解共同體的事業(yè),對之負責;積極參與共同體的協(xié)商討論,并為之做出貢獻。最后,成員應通過共享的技藝庫,即共同體成員分享的話語或意義交流方式,在充分參與中發(fā)現(xiàn)實踐,并給實踐賦予新的意義。

      3.2 博客圈與學習共同體

      博客圈是由擁有博客的網(wǎng)絡用戶依照共同的經(jīng)歷或興趣自發(fā)建立的網(wǎng)上人際關系圈;圈內(nèi)成員通過鏈接了解其他人的最新動向,進行溝通交流。博客圈作為一個網(wǎng)絡互動平臺成為學習共同體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明確共同目標,塑造成員的歸屬感:學習共同體的共同目標就是成員在共同協(xié)商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為了提高知識和技能所進行的參與和實踐意義的具體化。成員在此過程中獲得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即自己作為學習共同體成員的歸屬感,為集體做出貢獻的責任感。因此,博客圈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作為共同體的一部分而存在,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通過參與共同體實踐提高自己的水平或能力。在共同體中成員之間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作為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和凝聚力,使成員將共同體的規(guī)范和要求轉(zhuǎn)化為自覺的行動,朝著共同的目標不斷努力。

      (2)形成相互交流的氛圍,支持成員間合作:學習共同體中的相互交流不是強迫的交流,是成員出于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以及這種身份帶來的責任感,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心交流。博客圈中成員走進彼此的精神世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博客為平臺進行平等對話。他們在這一學習共同體中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合作,實現(xiàn)協(xié)作式學習,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

      (3)形成共享技藝庫,搭建資源分享平臺:共同體成員遵循彼此認可的規(guī)范,通過相互認同的方式將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等與他人分享,供他人參考和討論,并在意義協(xié)商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形成并發(fā)展成群體共享的知識和技能。技藝庫的建立使博客圈從一個普通的網(wǎng)絡關系網(wǎng)發(fā)展成為凝聚集體智慧的資源分享型學習平臺,有效地促進成員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基于博客圈的學習共同體建立在成員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共同的學習目標的基礎之上,解決了一般網(wǎng)絡輔助教學中學生被迫參與的問題。它能夠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性的立體交流平臺,為師生成員的平等對話和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在這一共同體中,教師作為重要參與者和有能力的成員,在擔當其他成員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的同時,自身也是一名學習者。一方面,教師以一位平等的有經(jīng)驗的參與者的身份賦予其他成員參與的合法性,參與他們的身份建構(gòu),幫助他們獲得認同,明確參與共同體的目標和意義,并為互動協(xié)商提供各種支持,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在通過共同體的共享技藝庫創(chuàng)造不斷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新的意義,在推動共同體發(fā)展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的飛躍。

      四 基于博客圈構(gòu)建英語閱讀學習共同體的實踐

      4.1 課程簡介

      本研究于2008~2009 學年度秋季學期實施,參與學生是我校07 級二年級英語教育專業(yè)兩個班,共42 人。課程使用教材是遼寧教育出版社引進McGraw Hill 公司的美語路路通第四版第三冊。同時課程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內(nèi)容包括社會熱點話題、科技熱點話題、心靈雞湯系列及原版英文小說等。每學期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從書單中自由選讀至少8 本書,撰寫讀書筆記。此外,學生以組為單位,根據(jù)教師安排,對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話題進行小組調(diào)研,并通過課堂演講或組織課堂討論展示調(diào)研結(jié)果。

      4.2 基于博客圈的英語閱讀學習共同體的構(gòu)建

      本課程的學習共同體是由英語閱讀課主講教師與學生通過建立博客圈而共同構(gòu)成的一個教學實踐共同體。學期之初,教師向?qū)W生公布課程博客①該博客的地址為http://extensivereading.spaces.live.com。除以上網(wǎng)址,本課程還有一個sohu 博客http://extensivereading.blog.sohu.com。由于MSN 博客為國外網(wǎng)站,部分學生無法在校園網(wǎng)內(nèi)訪問,本課程又在sohu 上開設博客,方便無國外訪問賬號的學生使用。兩個博客內(nèi)容完全一致,學生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一個訪問。該問題將在教師反思部分進行詳細闡述。,并要求學生每人也建立個人博客,與課程博客鏈接,建立博客圈。活動開展前,教師向?qū)W生明確博客圈的目的就是增進班級成員與教師的互動和交流,提高閱讀技能,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教師規(guī)定學生應定期閱讀課程博客,在博客中提交作業(yè);更新自己的博客,將感興趣的文章和話題與他人分享;瀏覽他人博客,發(fā)表評論。學生在博客圈中的參與程度將作為期末考評的一項重要標準。同時,教師也承諾將定期對所有內(nèi)容進行閱讀和評論,并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為了增進師生互動和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教師還率先在課程博客上發(fā)表自己的心情隨想,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評論。逐漸地,學生態(tài)度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能夠做到每天關注博客動態(tài),主動參與博客圈活動。

      1.博客圈內(nèi)容

      博客圈主要內(nèi)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與課程教學相關的內(nèi)容,包括,課程材料、練習題答案、課程作業(yè)、與課程學習相關的外部鏈接等(如,博客日志2008—12—16)。將這些內(nèi)容公布于網(wǎng)站,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課程信息,把握課程進度,更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化課堂學習,根據(jù)自身需要調(diào)整學習進度

      二是課外閱讀資料。這一方面來自于教師選取的與學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散文、英文報紙對社會熱點的報道、語言和詞匯的小知識、英文腦筋急轉(zhuǎn)彎等。這些與學生相關的真實的閱讀資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并學會使用語言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學生貢獻的閱讀資料也是課程補充材料的一大來源。由于博客圈逐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多的學生向教師和其他同學推薦自己感興趣的閱讀資料(如博客日志2008—12—02),應在博客中與他人共享。

      三是師生對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感悟隨筆。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促進學習共同體建立的基礎,是師生平等關系下完全真實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它不僅有助于加深師生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學生從教師身上汲取學習的動力,深化自己在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有時,教師將自己的個人生活體驗與閱讀材料相結(jié)合,引導學生閱讀思考。例如,在期末臨近時,教師選擇了一篇介紹如何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和考分,減輕考試焦慮的文章,并在該文章前以前言的形式分享了自己作為在讀博士生同樣也為期末論文和成績焦頭爛額的心態(tài),并鼓勵大家閱讀文章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詳細內(nèi)容參見2008—12—8 博客日志)。

      四是師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反思。學生反思主要記錄學生在小組調(diào)研和課堂演講等活動的表現(xiàn),由教師和其他成員對之提出建議。此外,教師在博客中也會發(fā)表對自身課堂教學的想法和反思等,邀請學生進行評論,為提高教學效果建言獻策。這些反思和相關的評論體現(xiàn)了學習共同體協(xié)商互動,互惠合作的作用,有助于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如博客中以book reflection 為標題的日志)。

      2.學習共同體的活動形式

      學習共同體活動形式按照參與活動的主體可以分為五類:教師與教師博客、教師與學生博客、學生與教師博客、學生與自己博客、學生與同學博客。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博客圈活動形式匯總

      4.3 學習共同體效果分析

      學期末,教師對博客圈共同體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問卷由教師參考相關文獻編制而成,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個部分。定性部分內(nèi)容包括四個方面:(1)對本課程的整體看法;(2)博客圈活動對學習的作用;(3)參加博客圈活動的動機;(4)博客圈活動對今后學習的影響等。定量部分為一個開放性問題,收集學生對本課程及博客圈教學的建議(問卷見附錄)。教師共發(fā)放問卷42 分,回收有效問卷37 分。調(diào)查結(jié)果如表2 所示①同意一項人數(shù)包括選擇4 (同意)和5 (十分同意)的學生,不同意一項包括選擇1 (十分不同意)和2 (不同意)的學生,選擇3 (不清楚)的學生不計算在內(nèi)。:

      問卷項目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意(%)______對本課程的整體看法1.我從這門課中獲得了有價值的東西。94 2_________2.通過參與博客圈活動,我覺得我是班級的一部分。89 5 3.在博客活動中,我覺得其他同學能夠幫助我學習。80 10 4.通過博客活動,閱讀課教師對我的幫助比其他教師大。85 6 5.博客圈活動有助于提高我的語言水平。90 4博客圈活動學習的幫助體現(xiàn)在:96 2 6.1 博客閱讀開闊了我的視野。6.2 教師能夠給我提供建議。6.3 我能從其他同學那里獲得建議。6.4 我有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參加博客圈活動的動機94 1_________82 8 84 6 7.我參與博客圈是因為這樣可以得高分。96 4________8.我參與博客圈是因為這對我的學習有幫助。88 5________9.我參與博客圈是因為這些活動挺有意思的。90 7________10.我參與博客圈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作業(yè)。93 5________博客圈活動對今后的影響11.我今后還會參與類似的博客圈活動。92 5 12.我今后還會自己堅持寫博客。79 15________

      以上數(shù)據(jù)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博客圈對于他們的學習有所幫助:94%的學生認為從課程中學到了有價值的東西(問題1);90%的學生認為博客圈活動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問題5),89%的學生感覺自己已經(jīng)成為學習共同體的一員(問題2)。博客活動中對學生最有益的是開闊視野(問題6.1),其次是獲得建議(問題6.2、6.3),以及獲得學習的主動性(問題6.4)。同時學生在開放性問題中也提到,博客圈的活動使他們能夠從其他同學那里學到許多新的知識,了解他人的學習和想法,與教師交流心得。

      在參加博客圈的動機方面,教學評價的因素仍然起到主導作用(問題7、10),這說明外在動機仍然是主要原因。但學生也表示對博客活動活動感興趣,覺得能夠促進自己的學習,因而愿意參加(問題8、9)。由此可見,博客圈活動也同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數(shù)據(jù)也顯示,如果教師要求,他們今后會繼續(xù)參加這一活動(問題11);但如果是自己通過博客學習,愿意堅持這一活動的人就明顯減少(問題12)。因此,教師指導下的學習共同體活動應該更受學生歡迎。

      五 教師反思

      5.1 行動研究中的不足

      研究表明,基于博客圈的閱讀學習共同體有助于學生建立團體意識,激發(fā)閱讀興趣,增進互動交流,加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但教學實踐和學生反饋也揭示了該研究的一些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缺乏硬件條件:本行動研究的前提是參與研究的全體學生都具有上網(wǎng)條件,有自由支配的電腦和網(wǎng)絡設備,可定期訪問博客。但學生反饋顯示,個別學生因為沒有電腦,參與活動十分困難。此外,教師選擇在微軟提供的MSN Space 上建立博客,目的是希望在有必要的時候通過與之相連的Messenger 網(wǎng)絡聊天工具與學生進行單獨交流。但是,由于學生宿舍網(wǎng)絡受到學校網(wǎng)管限制,進行國外訪問需要支付高昂費用,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教師在了解情況后又迅速在sohu 另開了一個相同博客,便于沒有國外訪問權限的學生鏈接訪問。

      (2)忽略學生個體水平差異:部分學生在問卷開放問題中提到,由于自己英語水平欠佳,很難理解教師和同學在博客上發(fā)布的文章,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他們只能在閱讀后簡單評論,卻并沒有從中獲得收益。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支持,提高參與的程度和參與的積極性。此外,也有學生表示,他們不喜歡撰寫博客,更希望采用傳統(tǒng)的書面閱讀和作業(yè)的方式。事實上,網(wǎng)上閱讀是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教師應該及早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博客的作用和博客圈學習共同體的目標,鼓勵學生適應和接受共同體的交流方式,使他們能夠盡快獲得共同體的認可和成員的歸屬感。

      5.2 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對本研究的反思提示教師,任何教學改革都不能采取一種“自上而下”的模式。在實施之前,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學生水平、興趣愛好及與教學改革相關的硬件條件等,避免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干擾教學改革的效果。此外,在教學改革推進過程中,教師應時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想法,了解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只有不斷地關注過程,在過程中評價,才能保證教學改革的效果,真正實現(xiàn)教學改革的目的。

      此外,本研究認為,今后采用博客圈建立學習共同體的教學實踐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首先,教師可引導共同體成員充分利用RSS 訂閱功能,使共同體成員能夠及時有效地了解其他成員最新的日志與評論。RSS(Real Simple Syndication)也稱為聚合內(nèi)容技術,是一種在線共享內(nèi)容的簡易方式。①馬武林、蔣艷,基于RSS 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博客群的建設及應用,《外語電化教學》,2009年第1 期:39—44。采用RSS 的用戶可以不打開相關網(wǎng)頁就能獲得所訂閱網(wǎng)站或網(wǎng)頁的更新信息,使交流和共享更為便捷。其次,教師可引入其他成員,構(gòu)建更為廣闊的學習共同體。這些成員可以包括其他教師、學生、專家等。最后,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免費商業(yè)博客平臺,里面含有大量的商業(yè)廣告,干擾信息太多。今后以教學為目的的博客圈可以在專門的教育網(wǎng)絡平臺上構(gòu)建,這有利于集合更多的教育資源,促進學習共同體的成長。

      猜你喜歡
      博客共同體成員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gòu)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博客天下
      博客天下(2015年2期)2015-09-15 14:12:57
      博客相冊
      博客天下(2009年12期)2009-08-21 07:35:10
      大洼县| 门源| 九龙城区| 崇信县| 平顶山市| 安陆市| 周口市| 体育| 元阳县| 阳东县| 海宁市| 民和| 蒙自县| 原阳县| 剑阁县| 繁昌县| 寿宁县| 蓬莱市| 凤冈县| 长顺县| 昭苏县| 巴楚县| 涡阳县| 教育| 浑源县| 康乐县| 桑植县| 兴山县| 佛冈县| 台东县| 秦安县| 彭泽县| 深州市| 兰考县| 凤翔县| 墨竹工卡县| 屏东市| 乐山市| 乌兰浩特市| 曲水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