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在組織學生進行臺階練習時,要充分考慮練習的安全性問題,否則很可能在學練中發(fā)生學生小腿脛骨和腓骨受到傷害、踝關節(jié)扭傷、膝關節(jié)疼痛、前腳掌疼痛等癥狀。針對這些可能在學練中產(chǎn)生的傷害,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熱身活動就非常必要了??蛇M行針對性的踝、膝和髖關節(jié)及韌帶專門性拉伸動作,讓學生在臺階上走運籃球、走上和走下活動、臺階慢跑、臺階柔韌性活動等熟悉臺階過程。
二、課前認真細致檢查
并不是學校里面所有的臺階都適合開展臺階練習,譬如貼上釉面磚的臺階、用石頭塊鋪連的臺階、臺階高度超過學練學生膝關節(jié)以上高度的臺階都是不適合的,同時又有可能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練中發(fā)生意外傷害事件。
三、異常天氣不能開展臺階練習
雨、雪天氣和空氣非常潮濕的天氣以及臺階上結冰等異常情況下,不適宜組織學生來進行臺階練習。
四、關注體育困難生
臺階練習中要密切關注超重生、運動能力薄弱生的學練行為。在臺階練習過程中他們由于自身技術動作不到位和不合理,容易出現(xiàn)小腿碰撞到臺階菱角處導致破皮出血等損傷,也可能由于自身體能跟不上,更可能由于體育教師安排的運動負荷、運動密度不適宜他們而導致腿部發(fā)軟。針對這種正常性運動反應,體育教師應該及時做出調整練習手段和學練目標,從而保證他們安全地完成學練任務。
五、運動負荷制定的合理性
為了在課堂中學生能安全、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就必須根據(jù)不同學段、不同班級、不同性別的學生科學制定出適宜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否則不僅達不到練習效果,而且還會發(fā)生學生傷害事件。以初一學生臺階交換腳跳為例,男生30次、女生20次×3~5組為宜,加上準備活動時間和基本練習時間,總練習時間25分鐘;初二男生40次、女生30次×3~5組;初三男生50次、女生40次×3~5組,總練習時間在20~25分鐘為宜。
六、注意臺階學練方法的掌控
臺階練習方法是否正確,一方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練質量,另一方面也可能給學生帶來傷害事件。教師必須在開始臺階練習之前完整地進行示范講解,在平坦的場地上多組織學生練習弓箭步走,再到弓箭步縱跳,接著進行走、踩臺階、蹬高臺階練習后再組織正式性內容進行學練。正確、有效的臺階跳,必須是前腳掌主動著地、主動蹬地、主動抬提大腿配合雙臂前后積極擺動來帶動全身跳躍起來。同時,告訴學生如果在練習以后出現(xiàn)大腿酸、疼、麻、抖、小腿發(fā)脹、踝關節(jié)、前腳掌疼等癥狀都是正常的肢體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