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告同學書
親愛的同學們:
當你們與我的文字見面的時候,這個夜晚已經(jīng)過去了。我知道你們很難懂得我此刻的心情,但我的文字還是要交托給你們,因為我是你們的老師,我的職責不僅是教你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你們做人。
晚上想的最多的,是我第一次上課的情景。當時我翻來覆去橫豎睡不著,一直持續(xù)到十二點鐘,不安與惶恐、喜悅與興奮集結(jié)在一起,我滿懷著期待。
而現(xiàn)在,也就是在這次期中考試后,我覺得一切與我想的有些出入,這使我不得不感到恐慌。你們之所以考出如此不佳的成績,是因為你們根本沒有做好這件事的愿望和拼搏精神。孩子們,你們沉迷于玩耍和吵鬧,用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浪費了大量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光陰,我感到你們開始自暴自棄了。很多同學忘記了自己肩上承擔的責任,忘記了為人子女的使命,拿自己的學習當兒戲,把父母的希望當兒戲,一次次地讓人失望。這是我最大的遺憾。
同學們,我同樣來自于農(nóng)村,同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鍛煉著自己,同樣為一個出人頭地的念頭而努力拼搏。我努力做一個好老師,希望和你們共同進步。你們把對我的不歡迎建立在了強烈的抵制情緒上,我很傷心。我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而悲憤,也為你們不能完成父母的心愿而自責。
你們或許不明白我為何說這些話,但你們一定會懂得,有的人是做了不一定說,有的人是說了不一定做。我是一名教師D7PdBs0V+e4gqf/Ig5ETZA==,我有義務(wù)在你們成長的過程中講這些道理給你們,就像你們的父母有義務(wù)撫養(yǎng)你們一樣。我相信總有一天,當你們想著今天我說的這些話時會恍然大悟。
如果大家還有興趣同我教的數(shù)學和英語拼搏一番,我希望你們不要把話總說在口上,重要的是把它付諸行動。在這次考試后,我也將改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我希望大家能加以配合!
相信我,共同努力,加油!
你們的老師
2009年11月13日
(二)邊緣的記憶
親愛的同學們:
距離2009年11月13日半年了,那封題為《告同學書》的信還保留在我的抽屜里,它使我在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抖擻精神講授著新的內(nèi)容。我清楚地知道,你們快畢業(yè)了,相處的日子不會很長了,我愿意陪你們快樂走完這小學階段的最后一段路。
在寫這零碎文字的時候,我翻看了你們整理的一份份《老師,我想對你說》的文稿,雖然那些文字還很稚嫩,但它所滲透出來的真誠和熱情卻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我情不自禁,為你們寫這些心里話。
這半年的交往使我們非常地熟識,也非常地信任對方,甚至很多學生親切地叫我叔叔,到我辦公室談天和玩耍。我覺得你們每一個同學都是一支潛力股,只要給予良好的外部條件,你們都會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升值空間,這也是我在你們放松時及時敦促,在你們有問題時耐心解答的重要原因。我之所以比上學期更嚴格地要求你們,是因為你們快畢業(yè)了,未來的路還很漫長,你們有必要在人生的初級階段備足干糧和水源上路,等待著你們的可能是無際的荒漠和盛夏的酷熱。
學習,本身就意味著艱辛,像我們學習騎自行車一樣,無數(shù)次的跌倒爬起后就會了,而如果你一味害怕跌倒,最終也只能是挨了疼卻學不會。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不畏挫折迎難而上的進取精神。只有抱定這樣的態(tài)度,你們才會更有前途。
同學們,你們應(yīng)該堅持不認輸?shù)男拍睿钭约禾綄ぷ约旱哪繕?,探尋自己該走的路。知識,是一個很奇妙的事物,它改變著我們的生存方式,也改變著我們的生存空間。通過學習,我們進入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里,陶醉于知識所帶給我們的全新感受,那是很賞心悅目的事情。
在《老師,我想對你說》的文稿里,我看到徐玉茹提示我說,大家應(yīng)該珍視相處的最后時光,我覺得這個提法很好。我們要珍惜畢業(yè)前的時光,珍惜和大家在一起的每一次相聚。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期末考試臨近了。只要我們團結(jié)起來,相互幫助,勤學善問,我堅信期末考試之時,我們的力量會積蓄得很強大,我們也勢必會迸發(fā)出耀眼的火光。
一起奮斗吧!
你們的老師
2010年5月13日
(三)難忘的家訪
前天是個星期六,我和同事打算去幾個學生家看一看。
我有一個學生陳蒙,她家前幾年房屋被電線燒毀了,聽說家境不好,而除了離校遠以外,我對她也所知寥寥。問了很多路,走了很遠,才到了山里陳蒙的家中。這是一個老式的四間土房,除臥室有隔墻外,其余三間敞著,一眼就能見到屋里的陳設(shè)。我們同陳蒙的母親照常敘了點家庭瑣事,如收入情況、身體情況、上學情況等,得知她每周一人翻山越嶺去學校,我們都很震驚。上學期,本還有一個學生和她一起的,但那學生這學期輟學了,也就剩下她一個。陳蒙母親說:“這上學的一路太遠了,冬天只是路滑而已,夏天卻蛇多,很危險,但是必須要讓孩子上學,不上學孩子就成了文盲,那不行?!蔽倚睦锖懿皇亲涛?。這個學生家住得偏僻,生活也不易,但是父母卻非常鼓勵孩子上學。這讓我深深地感到了肩上的重任,作為教師,我所承載的是兩代人的夢想,我必須將我全部的精力奉獻給學生,這樣才不枉學生稱我為師。
今年七月,這一屆學生就畢業(yè)了,但我永遠忘不了這一晚家訪的經(jīng)歷。我想,倘使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段歷史的話,我定會給它留存一點容身之處,盡管它不是大事,但它深深影響了我。我今后的信念和精神寄托都在于此。
2011年3月28日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黑山小學)
(責任編輯:馬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