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漢字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又是華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還是世界多元文化中值得驕傲的中國元素。獨有的傳統書法藝術成為世界藝術領域的奇葩,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然而,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漢字書寫卻備受冷落,以致中國人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越發(fā)淡薄。書寫習慣較差,語文能力低下,已是不爭的事實,傳承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很多教育專家對目前學生的書寫和語文能力十分擔憂,教育部也多次下發(fā)通知,要求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搞好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語文能力。
為此,我們對學生書寫水平低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得出三個結論:一是由于學生上學或執(zhí)筆較早,加之家長沒有正確指導,導致學生執(zhí)筆姿勢從一開始就不正確,久而久之,影響了正確用筆。二是大部分學校、家長、教師不重視學生寫字,導致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不能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三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和計算機的普及,使很多人認為寫好字沒有太大的用途,不愿把時間花費在這方面。錯誤的姿勢,錯誤的方法,使學生形成錯誤的定勢。這樣一種結果,至少有三大不利:一是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同時也影響學生其他習慣的養(yǎng)成。二是對祖國文字、書法藝術的漠視,會使學生不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可能導致高分低能。三是寫字質量低下,影響交流和建立自信。我們認為,學生科學規(guī)范習字,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特殊情感——喜歡母語,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質——耐心做事,有利于提升個人品味——提高自信。
為此,我們決定在全校學生中開展硬筆書法教育活動,用三年時間改變學生書寫水平低的現狀,積累教學經驗,形成學校特色,從而成為本地區(qū)書法教育的領跑者。
二、過程的實施
1.教材的開發(fā)
在認真思考學生寫字問題的基礎上,我們認為:第一,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書寫,要制訂詳細的執(zhí)行方案,并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和學校規(guī)劃,把寫字教育作為學校主要的特色建設。因此,我們成立了寫字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層面,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主抓,教務處執(zhí)行;第二層面,書法教師指導,班主任教師管理,科任教師協助,家長支持,社會宣傳,最終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第二,要有一套自己開發(fā)的校本教材,進行周密、系統的訓練。2008年,我校組織書法愛好者及相關人員,編寫了一套12冊的寫字教材,本著以興趣引導為主,使學生主動自覺習字的思想,將教材取名為《快樂寫字》,旨在希望學生自覺進行寫字練習,達到寫規(guī)范字、美觀字的目的。教材每學期一冊,共17課時。分寫字習慣培養(yǎng)、基本筆畫訓練、偏旁部首臨習、基本結構分析、硬筆作品欣賞五部分。1至10冊為正楷,主要進行書法基本功訓練。11至12冊為行楷,進行行書訓練,旨在為學生進入中學學習書法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有兩個關鍵。一是每課時練習10個漢字或同一筆畫,采取韻語介紹寫字方法,淺顯易懂,幫助學生理解并提高學生的興趣。二是每課時有教師評價,既有激勵與指導,又將做人的道理蘊含其中,使學生在提高寫字能力的同時,提高做人的品位。
2.教師的培訓
提高教師的思想意識,提升教師的指導能力,是保證寫字教育工作順利而有效實施的關鍵。首先,開展寫字訓練工作,不僅是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更是一種民族精神教育,一種行為習慣引領。其次,開展寫字訓練工作不僅是學校的一項特色建設活動,更是一種集思想、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教育。學生寫字質量能否提高,除了需要學生自覺和教師指導,還需要教師示范。因此,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顯得尤為重要。為此,一方面學校要求廣大教師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鋼筆字和板書練習,且每周檢查評比一次;另一方面學校結合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課題研究,不僅快速提高了教師的書寫水平,更使其具備了示范和指導能力,為寫字訓練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3.課程的管理
我們選派三名書法愛好者任寫字教師,在全校20個班級,每周授課一節(jié),另外每周安排兩課時由班主任組織學生集中練習。學校每周檢查評比一次書法作業(yè),每學期開展一次書法作品展覽交流,每學年舉行一次校內外書法愛好者交流筆會。另外,我們還制訂了特殊人才培養(yǎng)計劃,對書法特長生集中培訓,分類指導(軟、硬筆書法)。結合特色建設工作,我們申請了營口市“小學生寫字習慣培養(yǎng)研究”科研立項,結合科研,帶動教學,利用教學,推動科研,使兩項工作同時順利而高效地進行。
三、特色的形成
開展全校性寫字教育工作自2008年開始實施,至今將近五年時間。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不動搖,扎實開展工作,取得喜人的成果。學生的書寫興趣大大提升,寫字能力大幅提高,養(yǎng)成了較為良好的寫字習慣。20%的學生能寫一手漂亮的硬筆字,50%的學生能寫一手規(guī)范字,所有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校掀起了學寫字、練書法的熱潮。同時,這項工作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肯定,書法特色已然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胺椒秸龑懽?,堂堂正正做人”恰是我們把寫字能力培養(yǎng)和做人做事教育結合起來的最好概括,既提升了學生的品德意識,又為形成良好的校風奠定基礎。
四、工作的反思
在中小學開展寫字教學工作,應從基本訓練抓起,而寫字興趣的培養(yǎng)甚至要從幼兒園開始。五年來,我們始終如一,堅持不懈,改進教材,調整教學,以興趣引領、激勵教育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實,字能否寫好的關鍵不是教師的指導,而是學生是否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持之以恒的練習。所以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十分必要。
五年來,學生整體書寫水平有了飛躍式提高。當然,也有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的寫字姿勢還不正確,有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對寫字的興趣或不具備主動性。因此,我們還要在指導教師的教學上下功夫,在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上下功夫。具體而言,有兩方面。一是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軟筆書法隊伍,加強師資力量,使更多學生成為書法愛好者。二是繼續(xù)探討寫字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和最佳做法,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書法水平和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使學生成為有特長、有品味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三是在實踐中我們開始思考,可否借此契機讓這項特色創(chuàng)建活動擴展為“加強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我們發(fā)現,學生不僅寫字水平較低,語文能力也較差。祖國幾千年燦爛的母語文化應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因此語文這一交流、生活的工具學科應得到重視。基于此,我們既要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又要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qū)鐵東小學)
(責任編輯:陳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