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中高年級的要求是:把握文本內容展開深度對話,情感滲透并升華達到心靈智能的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要引導學生從文本的感情入手,尋找共鳴點,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感,這是語文教學的本質所在。如何發(fā)展學生心靈共鳴的能力呢?筆者認為,要將構建生本情感磁場作為語文課堂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方互動交融,最終實現(xiàn)心靈顫動、真情感動的人文目標。在此,我以《生命的壯歌》閱讀教學的處理談談體會。
一、濃情搜索文本,構建感受場景
《生命的壯歌》這篇文章故事簡單,但情感深刻。學生們完全能夠憑借自己的閱讀,構建自己的故事場景。為此,我一開始就沒有從引導設疑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而是從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建構內在場景的思路來設計。
在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引導學生利用文本搜索,在腦海中進行場景構建。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構建起一個非常動情的場景時,就可能被自己感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想要讓其獲得情感的共鳴,首要一點就是從文本的情境建構入手。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想象當時的畫面。你就站在那里,看到了什么?(播放濃情音樂,渲染氣氛,學生邊讀邊想象)
生1:我看到了小羚羊騰空而起,老羚羊卻墜落深淵。那幅畫面讓我難過。
生2:我看到了一群螞蟻圍成生命的長城,在火海中被燒焦融化,但依然有螞蟻堅持著要將生的希望留給另外的螞蟻。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很快進入了文本,找到了情感融合點。一則場景一幅畫面,故事的精彩和感人之處就此在學生心中演繹開來。課堂教學中,我重在讓學生感受,聆聽文本中的真情,激活學生對朗讀的把握,讓朗讀內化成屬于學生自己的情感,使學生收獲了課文以外的東西,成就了個性化的語文閱讀體驗。
二、全媒體資源展示,激發(fā)真情真心
在課文的第一個故事《蟻國英雄》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原本打算進行講讀,但考慮到故事非常簡單易懂,而學生需要的恰恰不是講授,而是感受和自我體驗。于是,我決定將課堂改在網(wǎng)絡教室。因為,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豐富的資源庫中搜集資料,進行自主理解和體驗。
師:今天的任務就是要大家在網(wǎng)絡中搜集螞蟻的資料。只要是你感興趣的,你都可以找出來,然后閱讀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最后寫成一篇有關螞蟻的文章,其中可以有你的想法,也可以直接粘貼、復制材料內容,題目可以自己來定。
(學生上網(wǎng)查找資料,教師指導學困生進行檢索)
師:大家都搜集到那么多動人的故事,我也來和大家分享一個。
【學生熱情高漲,教師便講起了二戰(zhàn)期間在原始森林中,德國的一個師居然被螞蟻全部吃掉的故事。學生們了解到螞蟻也有侵略性,知道用策略來懲罰俘虜。】
學生們在自我搜集故事的過程中,通過全媒體資源的展示,獲得了內心的感受,對文本的解讀也更加深入。這是教師無論通過何種強加的方式都無法收獲到的。
三、捕捉動情點,用顫抖的心靈去感動
課文的第二個故事《生命橋》的文辭內涵豐富,其情感意蘊會讓讀者眼睛流淚,內心滴血。如何讓學生感受到生命橋的情感真髓呢?我不得不進行了網(wǎng)絡資料搜集。鍵入“羚羊的故事”五個字后,我發(fā)現(xiàn),其豐富的資源庫中的情感意蘊猶如大海般深廣。我突然明白,只要將學生放在這情感的海洋中,任其徜徉,即可滋養(yǎng)他們的心靈。于是,我采用了生本自學、生生互動、交流探討的教學模式。
師:世界上有一座橋,那是生命的橋,那是羚羊們跳躍的一座神圣的橋。請你將找到的羚羊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1:我讀到過一篇藏羚羊的故事。一個小羚羊受傷了,老羚羊從山上飛奔下來攔截路人,希望解救它的孩子。
生2:我讀到過一個故事,說藏羚羊產羔后離開“產房”時,數(shù)不清的公羚羊自動組織起來,精心保護母羚羊和剛出生不久的羊羔。遇到江河溪流,公羚羊首先跳下水,在下游排成屏障,保護母羚羊和羊羔過河。一旦有小羊被水沖倒,公羚羊便用身子使勁擋住它,從而讓小生命爬上岸去。
生3:據(jù)說在廣袤的高原草地上,如果有一只羚羊被獵人射殺后,一大群羚羊都不肯離開,直到被人通通殺死。它們優(yōu)雅地奔跑著,身姿矯健、敏捷、高雅、善良、美麗、尊貴……可是卻被人類殺害,這多么令人痛心。
學生聽著伙伴們講述的羚羊故事,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心靈受到了震顫。我又讓學生進行練筆,將自己的感受寫成一封信,寫給熱愛羚羊的人們,或者是寫給那些死去的優(yōu)雅高貴的羚羊們。學生在心靈的顫動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情感,寫下了深情的文字。至此,學生的情感體驗歷程獲得了圓滿收尾,內心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而腦海中也建立起了直觀的情感場景,并且裝滿了內涵故事。
閱讀教學是生本自我體驗,建構心靈空間的過程,不是教師自我預設,進行勉強干預的訓練場。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只要讓學生投入真心,就可以讓一顆心在顫動中獲得成長的真諦,而這正是語文教學孜孜以求的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