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師之所以認為很多課題研究都只是形式而已,主要原因是一些參與課題的教師總是抱有功利性的目的。因為目前很多學校對老師進行考核時,都把是否參與課題研究當成了評價教師業(yè)績的重要考察內容,所以教師便紛紛絞盡腦汁,硬著頭皮申報、參與課題研究,不管這個課題跟自己的教學有多大關系,也不管自己對這個課題有沒有研究興趣,更不管自己對這個課題有沒有研究條件??傊灰撜n題上寫著自己的名字就好。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進行課題研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老師是這樣對待課題研究的:“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边@給了我們一個進行課題研究的新思路——每一位教師,不管你是小學的還是中學的,不管你是班主任,還是科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其中有些困難需要我們耗費大量的心思和時間才能夠解決。而這個困難,就是一個很好的科研課題,這個解決困難的過程就是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而這個困難解決的結果也就是課題研究的結果。也就是說,當我們解決了一個困難后,就把整個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雖然我們沒有進行課題申報,但卻使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將成為我們教育生涯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就是課題研究。
當然,除了教育中的難題,有些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也可以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這樣使我們能夠從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收獲的幸福。
課題研究可以人人有。只要抱著一顆平常心,根據(jù)教學需求,自己做課題研究的命題者,做到我的課題我做主,這樣,我們才不會被課題所累,被課題束縛,也不會使課題流于一種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