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給水與排水工程是考察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涉及到城市生產、生活和消防,涉及到千家萬戶。文章就城市給排水的規(guī)劃原則和城市給排水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市給排水 規(guī)劃原則 管理舉措
中圖分類號:F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2-287-01
一、城市給排水工程的規(guī)劃原則
城市工程管線綜合對城市規(guī)劃、城市建設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工程管線有6種:給水管道、排水管溝、電力線路、電信線路、熱力管道及燃氣管道。本文主要闡述給排水管道:給水管道——包括工業(yè)給水、生活給水、消防給水管道;排水管道——包括工業(yè)污水、生活污水、雨水管道及溝渠。
城市工程管線規(guī)劃安排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采用統(tǒng)一城市坐標及標高系統(tǒng),如坐標或標高系統(tǒng)不統(tǒng)一時,應首先進行換算工作,以確保把握各種管網的正確位置。
2.管線綜合布置應與總平面布置、豎向設計、綠化布置統(tǒng)一進行,使管線之間、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之間在平面及豎向上保持協(xié)調。
3.根據管線的性質、通過地段的地形,綜合考慮道路交通、工程造價及維修等因素后,選擇合適的敷設方式。
4.盡量降低有毒、可燃、易爆介質管線穿越無關場地及建筑物。
5.管線帶應設在道路的一側,并與道路或建筑紅線平行布置。
6.在滿足安全要求、方便檢修、技術合理的前提下,盡量采用共架、共溝敷設管線的方法。
7.盡量減少工程管線與鐵路、道路、干管的交叉,交叉時盡量采用正交。
8.工程管線沿道路綜合布置時,干管應布置在用戶較多的一側或將管線分類,分別布置在道路兩側。
9.當地下埋設管線的位置發(fā)生沖突時,應按照以下避讓原則處理:壓力管讓自留管,小管徑讓大管徑,易彎曲的讓不易彎曲的,臨時的讓永久的,工程量小的讓工程量大的,新建的讓現(xiàn)有的,檢修次數少的、方便的,讓檢修次數多的、不方便的。
10.工程管線與建筑物、構建物之間,以及工程管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應符合相應的規(guī)范,當因道路寬度限制無法滿足水平間距的要求時,可考慮調整道路斷面寬度或采用管線共溝敷設的方法解決。
11.在交通繁忙,路面不易進行開挖并且有兩種以上工程管線通過的路段,可采用綜合管溝進行工程管線集中敷設的方法。但應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工程管線在所有的情況下都可以進行共溝敷設。管線共溝敷設的原則是:熱力管不應與電力、電線電纜和壓力管道共溝,排水管道應位于溝底,但當溝內同時敷設有腐蝕性介質管道時,排水管道應在其上,腐飾性介質管道應位于溝中最下方的位置,可燃、有毒氣體的管道一般不應同溝敷設,并嚴禁與消防水管共溝敷設。
二、城市給排水工程的整治和管理
城市的形成發(fā)展有個歷史的過程,許多城市是在老城區(qū)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特別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城市人口大增長,城市生產、生活設施的大量增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幅度跟進,造成城市管網錯綜復雜。面對現(xiàn)實,要搞好城市給排水的規(guī)劃和管理,必須進行大普查、大疏通、大整治、大管理,形成“一城一網一主體”的格局。
1.啟動地下排水管網大普查,建立污水雨水排放檔案。啟動地下排水管網大普查工作。地下雨污管網相當于城市的腸胃系統(tǒng),直接關系城市的“新陳代謝”和防洪抗?jié)衬芰ΑkS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地下排水管網的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然而,多年來由于多頭建設,多頭管理等原因,沒有一個部門能對市建成區(qū)內的地下排水管網怎么鋪?運行狀況如何?給出一個相對準確的數據。
經過大普查,搞清排水管網總長度,搞清排水泵站、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座數及其運行狀況。由于城市建設長期“重面子、輕里子”的原因,以往所建設的排水設施質量普遍較差,又因為維養(yǎng)管理的缺位,造成市區(qū)排水設施完好率低。排水泵站設備陳舊,功能不全,導致故障率高,有些根本無法運行;局部區(qū)域排水設施布局不夠合理等的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雨污混接錯接,污水排入河道現(xiàn)象較為嚴重。
2.排水管道大疏通,提升城市排污能力。城市排澇更多地依賴于地下排水管渠,一旦這些管渠的排水能力不能滿足需要,就會造成城市內澇。逐步建立起市區(qū)城市排水“一城一網一主體”的工作格局,形成城市排水設施建設運行單一的責任主體,避免“政多出門”;此外,在管網大普查的基礎上,要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加強排水設施的升級改造,大大提高維養(yǎng)水平,最大程度的提升城市“代謝”功能。
面對排水管網淤積嚴重地段,應開展雨水、污水管網的大疏通。成立排水分公司,細化責任主體,請專業(yè)的疏通人員,形成相對固定的疏通隊伍,設立專用的疏通資金,力求在主汛期前完成橫溝疏通。
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加快對現(xiàn)有管網水位實施遠程監(jiān)控和泵站的自動化改造。低洼積水點沒有管道檢查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遠程掌控這些易患水災地段的排澇狀況。
3.實施污水處理大整治,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简灣鞘信潘芫W先進與否,不僅要看它的排澇功能,還要考量它的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
要實施污水處理大整治,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率100%。
要實現(xiàn)城市污水100%收集,最基礎的還是要織就遍布城市的污水管網。加大截污納管工程建設投入,突出重點,狠抓管理,全力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做到城市不再澇,污水被“網”進,實現(xiàn)水清河暢,建成宜居幸福家園!
參考文獻:
1.王其鈞.城市規(guī)劃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版社,2010
2.利維.現(xiàn)代城市規(guī)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饒會林.中國城市管理新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4.申劍,白慶華.從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5)。
5.蹤家峰.城市與區(qū)域治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蒼南縣龍港新城開發(fā)建設管理委員會 浙江蒼南 325800)(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