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幼紅
縱觀整套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參考用書,從第一冊到第十二冊,幾乎每一篇課文的教學要求中都有這樣一句話:“學會本課×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關(guān)于“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最近筆者有幸聽了三位青年教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下冊《鳥語》第一課時,他們分別是這樣處理的。
【片段一】
學生通讀課文后,教師甲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公冶長、勤勞、無拘無束、傻話、怠慢、喜鵲、嗓子、應(yīng)驗、安慰、通曉、疏忽、猜想、倍感親切。教師指名學生讀,糾正讀音后提問:“同學們,你讀懂了哪些詞語?”學生紛紛舉手,一個詞語一個詞語地說過去,一直說到“喜鵲是一種鳥”。
【片段二】
學生通讀課文后,教師乙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同教師甲),指名學生讀,糾正讀音后提問:“同學們,你有哪些詞語不懂的?”學生也紛紛舉手,一個詞語一個詞語地問過去,一直問到“喜鵲是什么”。教師只好組織大家一一進行討論。
【片段三】
師丙:課文已經(jīng)讀過好幾遍了,相信這些詞語大家一定會讀了。
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同教師甲)。
(指名一學生讀詞語)
師丙:詞語讀對了。你能從這些詞語中選幾個完成這道填空題嗎?
出示:“我”從小就愛鳥?!拔摇毕矚g布谷,喜歡和它
地一問一答,它的聲聲催促讓“我”在學習上不敢 怠慢;“我”喜歡喜鵲,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 ,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 ,聽到它的叫聲,人們總是 。
(指名一學生口頭完成填空題。齊讀填空題)
師丙:填對了??磥硗瑢W們已經(jīng)基本理解這些詞語了。誰能說說“疏忽”是什么意思?
生1:“疏忽”就是粗心大意。
生2:“疏忽”就是忽略,不重視。
師丙:課文中的“我”在學習上不敢疏忽怠慢,“我”會怎么做呢?
生3:每天準時到校。
生4: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
生5:每天認真復習,考得好成績。
師丙:是啊,布谷鳥的聲聲催促讓“我”在學習上不敢疏忽怠慢。你能用“疏忽”說一句話嗎?
生6:開汽車時,爸爸一點也不敢疏忽。
師丙:你爸爸是一個負責的司機。
生7:媽媽囑咐我考試時不能疏忽大意。
師丙:你媽媽說得對。誰再來說說“倍感親切”的意思?
生8:“倍感親切”就是喜鵲的叫聲讓人們感到更加親近。
師丙:再讀讀課文,還有什么讓人們感到親切呢?
生9:據(jù)說喜鵲是報喜之鳥,一聽到它的名字人們就感到親切,它的叫聲好像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人們就感到更加親切。
師丙:你理解得很好。能用“倍感親切”造句嗎?
生10:老師鼓勵的眼神讓我倍感親切。
師丙:老師一定記著多鼓勵大家。
生11:奶奶的撫摸讓我倍感親切。
師丙:真羨慕你有一個好奶奶!
……
關(guān)于“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三位教師的做法誰最有效呢?
師甲在帶領(lǐng)學生認讀詞語后,讓學生說說讀懂了哪些詞語。這一課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挺多,但是理解起來并不難。因此,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說了一個還想說一個,教師沒能及時收住。但學生對大多數(shù)詞語的理解僅停留在字面上,沒有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詞語的意蘊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開掘。這樣的詞語教學表面上好像很熱鬧,實際上教學效率不高,缺乏生命活力。
同樣,師乙在帶領(lǐng)學生認讀詞語后,讓學生說說有哪些詞語不理解。教者本以為學生會揀幾個難理解的詞語問,然后組織大家討論解決。沒想到有一兩個學生沒有領(lǐng)會教師的意圖,好表現(xiàn)的心理使他們問出了“喜鵲是什么”這樣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顯然,關(guān)于“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師丙的做法最有效。師丙沒有提問學生理解了哪些詞語或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而是精心設(shè)計了一道填空題。這道題既概括了課文主要內(nèi)容,又考查了學生對“無拘無束、疏忽、應(yīng)驗、安慰、倍感親切”等詞語的運用。接著,師丙還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了“疏忽、倍感親切”兩個詞語的意思,并相機指導學生用這兩個詞語練習造句??梢钥吹贸?,師丙對“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理解,是全方位的、立體的,是在充分了解學情、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詞語的特點精心設(shè)計的,因此教學效率也是最高的。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是課文教學第一課時的重要內(nèi)容,詞語理解得透徹就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達到讀懂課文的目的。一般來講,生字詞不多或理解起來不困難的,可在第一課時全部完成。如果生字詞較多且理解有困難的,可分兩步走。第一課時先理解一部分,一些關(guān)鍵詞語可安排在第二課時邊學課文邊解決。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很多,我們應(yīng)該視具體情況靈活選用、巧妙組合,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