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武
近年來,高考地理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基礎知識以及地理能力的考察。筆者在一輪復習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因基礎知識或者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楚在解題時頻現(xiàn)失誤。鑒于此,筆者擬對試題中頻繁出現(xiàn)的相似地理名詞或者地理概念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輔以例題論證,以期幫助學生以及剛入職的教師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從而突破解題瓶頸。
一、“等高線”與“等深線”
等高線和等深線都是等值線,描述了地形的起伏程度。其中等高線描述了地面的起伏程度,等深線描述了海底的起伏程度。共同點都是等高(深)線越密集,坡度起伏越大;等高(深)線越稀疏,坡度起伏越小。不同點則是等高線中數值較小的線組合成的閉合圖形表示的是盆地,而等深線中數值較大的線組合成的圖形表示的是海盆。詳見下表。
例1 讀圖1,世界某海域等深線圖,寫出圖中甲、乙兩地的海底地形名稱。
甲 ,乙 , 并簡要分析甲、乙兩類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等深線的判讀。據圖1可知,甲地等深線較為密集,而且數值較大,距海面較遠,且附近等深線較為稀疏,表明甲地附近地形起伏不是很大,故甲地為海溝。這有點類似于陸地上的陡崖。乙地等深線數值較四周較小且比較密集,則乙地離海面較近,故乙地為海嶺。甲地(海溝)的形成因板塊間的碰撞,乙地(海嶺)的形成是板塊間的張裂。
例2 讀圖2,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分析下列問題:
(1)①②③④四處中,屬于盆地的是 。
(2)計劃從小河引水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的判讀。(1)讀圖可以得出等高距為10米,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干流的流向是從西南到東北。①處的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故①處為盆地;②處有兩條等高線重合,故②處為陡崖;③處位于兩個山峰之間且海拔較兩邊較高,故③處為鞍部;④處周邊的等高線數值為290,且有閉合的趨勢,故④處應為山峰。所以①②③④中為盆地的是①。
(2)如從小河引水到C處,引水線路應由高到低,這樣才可以借助重力勢能使水流到C處。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沿AC路線是由高走向低,而沿BC路線是由低走向高。故選擇AC路線比較合理。
二、“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時”
地方時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刻,區(qū)時則是一個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北京時間是東八區(qū)的區(qū)時,北京地方時則是北京所在經線的地方時。這兩個概念有一個相同點,即都是指某一條經線的地方時。詳見下表。
例3 圖3中N為北極點,A、M、B位于地球表面,NP為經線,NM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若觀測到M地日影最短的時刻是北京時間12時40分,則M地大致位于( )
A. 66°N,110°E B. 67°N,110°E
C. 66°N,130°E D. 67°N,130°E
[解析]根據NM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23×111千米),可知M點的緯度的67°N, 若觀測到M地日影最短,則此時M地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而題設所給的M地日影最短的時刻是北京時間(120°E)12時40分,依據相差1度相差4分鐘,計算出M地的經度為110°E。故此題答案選B。
例4 北京時間12點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的旗桿影子所在的方位是( )
A. 東北 B. 西北
C. 正北 D. 正南
[解析]北京時間12點,也就是東經120°經線的地方時12點,而此時北京天安門廣場(116°E)的地方時=12時-(120°-116°)×4分/度=11點44分。此時太陽還不在天安門廣場的正南,而在東南方向,所以天安門廣場的旗桿影子應與太陽的方位相反,即西北方位。此題答案應選擇B。本題易錯選答案C,誤認為北京時間就是北京地方時。
三、“0度經線”與“0時刻經線”
0度經線和0時刻經線都是指某一條經線。0度經線是以經度命名的,0時刻經線則是以地方時命名的。沿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由0度到180度,西經由180度到0度。0度經線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0度經線的地方時為中時區(qū)的區(qū)時,且為世界時。0時刻經線則是一條自然日界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了0時刻經線就進入新的一天。0時刻經線在地球上不斷向西移動。詳見下表。
例5 圖4中MON表示晨昏線,陰影部分表示6日,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卮鹣铝袉栴}。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公轉速度較快
B. Q點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
C. MO為晨線
D. NO為晨線
(2)北京時間是( )
A. 6日12時 B. 7日12時
C. 6日24時 D. 5日12時
[解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順時針,由此可以判斷圖4為在南極上空所看到的俯視圖,圖示半球為南半球,南極點為S。根據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以判斷SP經線和SQ經線為新舊日期的分界線,一條為國際日期變更線(180度經線),一條為0時刻經線。再根據MON為晨昏線,沿PS方向延長,則PS會與MON相交切平分MON,則SP為0時刻經線(在日照圖中,平分晨昏線的經線一條是0時刻經線,一條是12時的經線),SQ為180度經線。根據經線SP為0時刻經線可以判斷出點P位于夜半球,故南極點附近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地球應該在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根據經線SP與經線SQ相差120度,可以得出經線SP的經度為60°W。經線SP地方時為0時,經線SQ的地方時為16時。沿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到夜為昏線,由夜到晝?yōu)槌烤€。故ON為晨線,MO為昏線。故(1)題應選C。本題解答的核心是找出0時刻經線。
(2)由題意知,陰影部分為6日。根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0時刻經線為新的一天可知,非陰影部分為7日。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已知60°W為0時,則120°E為7日的12時。故(2)題應選B。
例6 讀某經緯網圖(圖5),圖中點B的對跖點是( )
A. (0°,20°N) B. (0°,20°S)
C. (180°,20°S) D. (180°,20°N)
[解析]根據沿地球自轉方向,可以得出東經度數依次增大,西經度數依次減小。同樣,根據圖中經線間的間距可以得出點B所在的經線為0度經線。再根據從南到北緯度值依次減小的為南緯,可以判斷出點B所在的緯度為20°S。故點B的坐標為(0°,20°S),則其對跖點的坐標為(180°,20°N)。故本題應選D。
綜上所述,通過對一些極易混淆的概念進行梳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這些基礎知識,從而在做題的過程中突破解題瓶頸,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率。
近年來,高考地理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基礎知識以及地理能力的考察。筆者在一輪復習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因基礎知識或者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楚在解題時頻現(xiàn)失誤。鑒于此,筆者擬對試題中頻繁出現(xiàn)的相似地理名詞或者地理概念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輔以例題論證,以期幫助學生以及剛入職的教師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從而突破解題瓶頸。
一、“等高線”與“等深線”
等高線和等深線都是等值線,描述了地形的起伏程度。其中等高線描述了地面的起伏程度,等深線描述了海底的起伏程度。共同點都是等高(深)線越密集,坡度起伏越大;等高(深)線越稀疏,坡度起伏越小。不同點則是等高線中數值較小的線組合成的閉合圖形表示的是盆地,而等深線中數值較大的線組合成的圖形表示的是海盆。詳見下表。
例1 讀圖1,世界某海域等深線圖,寫出圖中甲、乙兩地的海底地形名稱。
甲 ,乙 , 并簡要分析甲、乙兩類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等深線的判讀。據圖1可知,甲地等深線較為密集,而且數值較大,距海面較遠,且附近等深線較為稀疏,表明甲地附近地形起伏不是很大,故甲地為海溝。這有點類似于陸地上的陡崖。乙地等深線數值較四周較小且比較密集,則乙地離海面較近,故乙地為海嶺。甲地(海溝)的形成因板塊間的碰撞,乙地(海嶺)的形成是板塊間的張裂。
例2 讀圖2,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分析下列問題:
(1)①②③④四處中,屬于盆地的是 。
(2)計劃從小河引水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的判讀。(1)讀圖可以得出等高距為10米,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干流的流向是從西南到東北。①處的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故①處為盆地;②處有兩條等高線重合,故②處為陡崖;③處位于兩個山峰之間且海拔較兩邊較高,故③處為鞍部;④處周邊的等高線數值為290,且有閉合的趨勢,故④處應為山峰。所以①②③④中為盆地的是①。
(2)如從小河引水到C處,引水線路應由高到低,這樣才可以借助重力勢能使水流到C處。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沿AC路線是由高走向低,而沿BC路線是由低走向高。故選擇AC路線比較合理。
二、“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時”
地方時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刻,區(qū)時則是一個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北京時間是東八區(qū)的區(qū)時,北京地方時則是北京所在經線的地方時。這兩個概念有一個相同點,即都是指某一條經線的地方時。詳見下表。
例3 圖3中N為北極點,A、M、B位于地球表面,NP為經線,NM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若觀測到M地日影最短的時刻是北京時間12時40分,則M地大致位于( )
A. 66°N,110°E B. 67°N,110°E
C. 66°N,130°E D. 67°N,130°E
[解析]根據NM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23×111千米),可知M點的緯度的67°N, 若觀測到M地日影最短,則此時M地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而題設所給的M地日影最短的時刻是北京時間(120°E)12時40分,依據相差1度相差4分鐘,計算出M地的經度為110°E。故此題答案選B。
例4 北京時間12點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的旗桿影子所在的方位是( )
A. 東北 B. 西北
C. 正北 D. 正南
[解析]北京時間12點,也就是東經120°經線的地方時12點,而此時北京天安門廣場(116°E)的地方時=12時-(120°-116°)×4分/度=11點44分。此時太陽還不在天安門廣場的正南,而在東南方向,所以天安門廣場的旗桿影子應與太陽的方位相反,即西北方位。此題答案應選擇B。本題易錯選答案C,誤認為北京時間就是北京地方時。
三、“0度經線”與“0時刻經線”
0度經線和0時刻經線都是指某一條經線。0度經線是以經度命名的,0時刻經線則是以地方時命名的。沿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由0度到180度,西經由180度到0度。0度經線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0度經線的地方時為中時區(qū)的區(qū)時,且為世界時。0時刻經線則是一條自然日界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了0時刻經線就進入新的一天。0時刻經線在地球上不斷向西移動。詳見下表。
例5 圖4中MON表示晨昏線,陰影部分表示6日,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卮鹣铝袉栴}。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公轉速度較快
B. Q點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
C. MO為晨線
D. NO為晨線
(2)北京時間是( )
A. 6日12時 B. 7日12時
C. 6日24時 D. 5日12時
[解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順時針,由此可以判斷圖4為在南極上空所看到的俯視圖,圖示半球為南半球,南極點為S。根據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以判斷SP經線和SQ經線為新舊日期的分界線,一條為國際日期變更線(180度經線),一條為0時刻經線。再根據MON為晨昏線,沿PS方向延長,則PS會與MON相交切平分MON,則SP為0時刻經線(在日照圖中,平分晨昏線的經線一條是0時刻經線,一條是12時的經線),SQ為180度經線。根據經線SP為0時刻經線可以判斷出點P位于夜半球,故南極點附近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地球應該在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根據經線SP與經線SQ相差120度,可以得出經線SP的經度為60°W。經線SP地方時為0時,經線SQ的地方時為16時。沿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到夜為昏線,由夜到晝?yōu)槌烤€。故ON為晨線,MO為昏線。故(1)題應選C。本題解答的核心是找出0時刻經線。
(2)由題意知,陰影部分為6日。根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0時刻經線為新的一天可知,非陰影部分為7日。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已知60°W為0時,則120°E為7日的12時。故(2)題應選B。
例6 讀某經緯網圖(圖5),圖中點B的對跖點是( )
A. (0°,20°N) B. (0°,20°S)
C. (180°,20°S) D. (180°,20°N)
[解析]根據沿地球自轉方向,可以得出東經度數依次增大,西經度數依次減小。同樣,根據圖中經線間的間距可以得出點B所在的經線為0度經線。再根據從南到北緯度值依次減小的為南緯,可以判斷出點B所在的緯度為20°S。故點B的坐標為(0°,20°S),則其對跖點的坐標為(180°,20°N)。故本題應選D。
綜上所述,通過對一些極易混淆的概念進行梳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這些基礎知識,從而在做題的過程中突破解題瓶頸,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率。
近年來,高考地理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基礎知識以及地理能力的考察。筆者在一輪復習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因基礎知識或者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楚在解題時頻現(xiàn)失誤。鑒于此,筆者擬對試題中頻繁出現(xiàn)的相似地理名詞或者地理概念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輔以例題論證,以期幫助學生以及剛入職的教師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從而突破解題瓶頸。
一、“等高線”與“等深線”
等高線和等深線都是等值線,描述了地形的起伏程度。其中等高線描述了地面的起伏程度,等深線描述了海底的起伏程度。共同點都是等高(深)線越密集,坡度起伏越大;等高(深)線越稀疏,坡度起伏越小。不同點則是等高線中數值較小的線組合成的閉合圖形表示的是盆地,而等深線中數值較大的線組合成的圖形表示的是海盆。詳見下表。
例1 讀圖1,世界某海域等深線圖,寫出圖中甲、乙兩地的海底地形名稱。
甲 ,乙 , 并簡要分析甲、乙兩類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等深線的判讀。據圖1可知,甲地等深線較為密集,而且數值較大,距海面較遠,且附近等深線較為稀疏,表明甲地附近地形起伏不是很大,故甲地為海溝。這有點類似于陸地上的陡崖。乙地等深線數值較四周較小且比較密集,則乙地離海面較近,故乙地為海嶺。甲地(海溝)的形成因板塊間的碰撞,乙地(海嶺)的形成是板塊間的張裂。
例2 讀圖2,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分析下列問題:
(1)①②③④四處中,屬于盆地的是 。
(2)計劃從小河引水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的判讀。(1)讀圖可以得出等高距為10米,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干流的流向是從西南到東北。①處的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故①處為盆地;②處有兩條等高線重合,故②處為陡崖;③處位于兩個山峰之間且海拔較兩邊較高,故③處為鞍部;④處周邊的等高線數值為290,且有閉合的趨勢,故④處應為山峰。所以①②③④中為盆地的是①。
(2)如從小河引水到C處,引水線路應由高到低,這樣才可以借助重力勢能使水流到C處。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沿AC路線是由高走向低,而沿BC路線是由低走向高。故選擇AC路線比較合理。
二、“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時”
地方時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刻,區(qū)時則是一個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北京時間是東八區(qū)的區(qū)時,北京地方時則是北京所在經線的地方時。這兩個概念有一個相同點,即都是指某一條經線的地方時。詳見下表。
例3 圖3中N為北極點,A、M、B位于地球表面,NP為經線,NM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若觀測到M地日影最短的時刻是北京時間12時40分,則M地大致位于( )
A. 66°N,110°E B. 67°N,110°E
C. 66°N,130°E D. 67°N,130°E
[解析]根據NM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23×111千米),可知M點的緯度的67°N, 若觀測到M地日影最短,則此時M地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而題設所給的M地日影最短的時刻是北京時間(120°E)12時40分,依據相差1度相差4分鐘,計算出M地的經度為110°E。故此題答案選B。
例4 北京時間12點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的旗桿影子所在的方位是( )
A. 東北 B. 西北
C. 正北 D. 正南
[解析]北京時間12點,也就是東經120°經線的地方時12點,而此時北京天安門廣場(116°E)的地方時=12時-(120°-116°)×4分/度=11點44分。此時太陽還不在天安門廣場的正南,而在東南方向,所以天安門廣場的旗桿影子應與太陽的方位相反,即西北方位。此題答案應選擇B。本題易錯選答案C,誤認為北京時間就是北京地方時。
三、“0度經線”與“0時刻經線”
0度經線和0時刻經線都是指某一條經線。0度經線是以經度命名的,0時刻經線則是以地方時命名的。沿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由0度到180度,西經由180度到0度。0度經線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0度經線的地方時為中時區(qū)的區(qū)時,且為世界時。0時刻經線則是一條自然日界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了0時刻經線就進入新的一天。0時刻經線在地球上不斷向西移動。詳見下表。
例5 圖4中MON表示晨昏線,陰影部分表示6日,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卮鹣铝袉栴}。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公轉速度較快
B. Q點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
C. MO為晨線
D. NO為晨線
(2)北京時間是( )
A. 6日12時 B. 7日12時
C. 6日24時 D. 5日12時
[解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順時針,由此可以判斷圖4為在南極上空所看到的俯視圖,圖示半球為南半球,南極點為S。根據非陰影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以判斷SP經線和SQ經線為新舊日期的分界線,一條為國際日期變更線(180度經線),一條為0時刻經線。再根據MON為晨昏線,沿PS方向延長,則PS會與MON相交切平分MON,則SP為0時刻經線(在日照圖中,平分晨昏線的經線一條是0時刻經線,一條是12時的經線),SQ為180度經線。根據經線SP為0時刻經線可以判斷出點P位于夜半球,故南極點附近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地球應該在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根據經線SP與經線SQ相差120度,可以得出經線SP的經度為60°W。經線SP地方時為0時,經線SQ的地方時為16時。沿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到夜為昏線,由夜到晝?yōu)槌烤€。故ON為晨線,MO為昏線。故(1)題應選C。本題解答的核心是找出0時刻經線。
(2)由題意知,陰影部分為6日。根據沿地球自轉方向,過0時刻經線為新的一天可知,非陰影部分為7日。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已知60°W為0時,則120°E為7日的12時。故(2)題應選B。
例6 讀某經緯網圖(圖5),圖中點B的對跖點是( )
A. (0°,20°N) B. (0°,20°S)
C. (180°,20°S) D. (180°,20°N)
[解析]根據沿地球自轉方向,可以得出東經度數依次增大,西經度數依次減小。同樣,根據圖中經線間的間距可以得出點B所在的經線為0度經線。再根據從南到北緯度值依次減小的為南緯,可以判斷出點B所在的緯度為20°S。故點B的坐標為(0°,20°S),則其對跖點的坐標為(180°,20°N)。故本題應選D。
綜上所述,通過對一些極易混淆的概念進行梳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這些基礎知識,從而在做題的過程中突破解題瓶頸,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率。